产业经济学专业(020205)
1.产业系统理论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产业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产业经济系统分析是我国开拓的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利用产业经济系统分析方法,探讨产业经济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规律。运用系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产业经济系统进行层次划分,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并进行不同层次产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观控分析和博弈分析,特别以传媒产业为例,建立产业政策决策支持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产业经济系统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本方向研究生适合从事各种产业系统的分析和政策设计。
2.文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方向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研究领域既包括狭义的产业概念出发的产业间的关系,诸如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又包括广义的产业概念出发的研究产业间的关系,如制造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传媒产业结构研究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传媒产业的资源占有关系,即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了解传媒产业演化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本专业的主要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规范性研究向学生介绍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一般规律;利用产业经济理论,站在国家传媒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传媒产业结构,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关于传媒产业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及其政策启示:深入研究我国传媒产业结构以及政策所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解决对策;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我国传媒产业结构和政策的演化规律及发展趋势。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传媒产业结构与政策方向。专注于传媒产业结构与政策是本研究方向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本方向研究生适合从事传媒产业结构分析和政策设计。
3.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该方向主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战略,主要包括区域文化市场特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区位优势、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属于中观层面研究,以区域发展的特殊性来指导文化产业不同门类的错位发展。该研究方向为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各类文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培养了解区域文化产业基本规律的专门人才。
4.文化产业市场方向
该方向主要研究文化企业运行内外部环境以及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规律,包括文化产品市场发展、要素市场发展、产品定价和价格规律、消费行为以及市场流通组织、文化信息与传播、市场品牌建设等。该方向培养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现状、特点和基本规律,能够胜任文化产业项目市场运作的专门人才。
5.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方向
该方向主要研究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理念、规律及效率、渠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等,包括政府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投融资空间分析、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源及其对策、影响投融资管理的要素及其作用机制、中外投融资体系比较研究、文化产业投融资战略研究等。该方向主要培养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同时有着较强实践能力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高端人才。
6.娱乐产业发展与管理
该方向主要研究娱乐产业的特点、规律,娱乐产业项目的创意、策划以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包括娱乐产业的基本理论、娱乐产业各类产业类型和项目的创意、策划、营销,以及国内外娱乐产业比较等。培养既有娱乐产业理论基础又能够掌握娱乐产业实践运营的高级创意策划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国际关系专业(030207)
1.国际关系理论方向
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学科的基础。要求学生在掌握一般社会科学方法和国际关系史的基础上,对国际关系思想方法、理论及其存在方式和理论的应用进行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在于使学生既能掌握大量的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又能从当今国际关系不断演变发展的现实轨迹来确定研究对象,从而体会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本具备独立开展与国际关系学有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校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1)国际关系思想与方法研究;(2)国际关系理论研究;(3)地区主义理论研究。
本方向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国际关系方法论、国际关系理论前沿、国际关系史论专题、当代国际关系前沿问题、区域国际关系比较研究、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亚太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体系研究、国际关系知识社会学等方面。
2.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方向
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是中国传媒大学根据本校学科优势,以跨学科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而开创的一个新领域,其特色在于把新闻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两者结合,从全新的思维角度和理论框架对国际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探索研究。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从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发生演变的不同层面,去了解和掌握大众传播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功能和特点、以及它对国际关系和当今全球范围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产生的互动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在国际关系和大众传播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要研究优势体现在:(1)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的范畴与方法研究;(2)国家形象研究;(3)传播战略及其历史研究;(4)国际媒体机构的产业组织研究;(5)国际关系中的媒体应用研究等。
本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具有相对宽泛的知识基础,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国际关系方法论等国际关系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新闻传播理论、跨国传播与文化交流等重要课程,使学生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国际关系中大众传播的走向,也能够从信息传播的具体案例中对各种相关因素展开分析和说明,从复杂多样的表面信息结构中提炼被传播信息的本质。
3.国际关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
国际关系与跨文化传播从跨学科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而开创的另一个新领域,其特色在于把国际关系学和语言学、特别是广播电视艺术学和电影学等多个学科结合在一起,从跨国传播和文化交流等交叉视角对国际关系进行整体性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重点,是把语言传播和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跨国传播、跨民族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进行整合,从追求国际政治多极化、国际经贸文化交流和面向广大第三世界的角度,来研究多国、多民族语言之间的文化传播。本校的主要研究特色体现在:(1)国际文化研究;(2)跨文化研究;(3)语言文化研究;(4)影视电视艺术的跨国研究与国别研究等。
本方向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关系史、论、方法论等基础课程外,主要重点放在国际关系与跨文化传播概论、国际关系文化研究、跨文化交流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思潮研究、跨国传播与文化交流等课程上。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国际关系与文化交往中常见的问题,基本具备独立开展与国际关系和跨文化传播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
4.当代国际关系方向
当代国际关系方向研究与当前国际形势发展演变和中国对外事务直接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态,以及特定国际形势与国际机制下中国的外交与战略选择,提高学生对当代国际事务的认识和研判水平,基本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素质。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代国际关系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1)大国关系与战略格局研究;(2)当代国际组织研究;(3)当代中国外交研究;(4)热点问题与周边国际环境研究。
在教学安排上,将课堂阐述和集体研讨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研究,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研究,主权和人权的关系问题研究,信息技术和国际关系研究,当代国际事务专题研究,国际组织研究,中国外交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研究,周边国家政治研究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030501)
该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科研的理论工作者或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实际工作者。专业方向有两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主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毕业生适用范围:毕业生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教学或者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务、行政管理工作。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方向
该方向是以全球化的现实进程为背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全面分析和研究当代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思潮。
研究内容涵盖哲学、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内容如下:(1)全球化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全球化理论源头与现代形态,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当代意义,全球化的进程,“反经济全球化”理论与实践等等;(2)当代社会思潮研究:主要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新保守主义理论、“第三条道路”与西方政党的演变、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等;
该专业培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状况,熟悉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具有较高的政治识别力和政治判断力,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向
该方向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经济发展的研究,深入分析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性难题,进而深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主要研究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经济发展,研究涉及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价值、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企业改革与发展、农村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传媒发展等领域。
该专业培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状况,熟悉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具有较高的政治识别力和政治判断力,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向
该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系统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了专业的传播理论和实践方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和研究人才。
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提供理论及方法指导,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说明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非常现实和深刻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提供理论及方法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侧重于对理论传播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规律和实践经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专门人才,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
该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能够掌握传播规律、灵活运用传播方法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对于这部分理论传播人才能够胜任党政、群团工作或者企事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也可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和研究工作或者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30505)
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律、功能、方法等都需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展开研究。因此,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本方向致力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等问题的研究。本研究方向将基础性研究与前沿探索紧密结合,基本理论研究与对策性研究相结合,发挥院校优势,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推向前进,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普及和传播服务。
2.传媒政治方向
本方向研究传媒与政治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传媒与政治的相互关系及其一般规律,涉及政治的一种手段和形式以及传媒的权力结构和权利分配。从研究类型看,它包括报刊政治、广播政治、影视政治、以及新媒体网络政治和手机政治。从内容结构上看,它包括了传媒与政治传播;传媒与国家、政府、政党、政治人物形象;传媒与民主政治、政党政治、法治政治;传媒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从主要问题看,由于该研究方向是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应用问题,以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问题等。
通过进行本方向的研究、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有关传媒政治的理论功底,处理传媒政治、传媒与公共事务实践问题必需的素质与技能。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和能力特点,具有专业针对性和较强的竞争优势。本方向也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3.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方向
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方向主要学习和研究政治传播和政治学中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特别着力于研究和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创新理论。主要内容有政治学的前沿理论;政治社会化的前沿理论;政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理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传播图景;西方发达国家政治传播理论的实践应用等。
学生通过硕士学业的系统学习和本方向的强化研究,可以掌握政治传播的基本理论,通过传媒与传播的实践,能够从事政治传媒传播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宣传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方向的学习,也可以为进一步攻读政治学或传播学的博士学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文艺学专业(050101)
1.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方向在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是一个学术功底扎实、学术成果在国内领先的一个方向。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中提升美学系列范畴、题画诗的研究等具有代表性。
本方向的目标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祖国古典文论与美学遗产为己任,做好古典文论与美学的现代转换工作,古为今用,培养出能够熟悉和了解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领域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可从事教学、研究、编辑、出版、行政等工作。本方向与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优势互补。
本方向以大量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等文艺著作及其理论史料为对象,研究中国文艺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轨迹及文艺存在、接受的状态与规律,深入总结中国文艺思想、美学思想的特色,是建构我们文艺学理论重要的研究工作。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充分挖掘古典文论与美学的价值必不可少。
本方向运用历史学、社会学、阐释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文论美学、古代书画美学、音乐戏剧美学等,并对不同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对古代文论、美学范畴的研究也为突出特色。整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审美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进行古代文论、美学体系的研究。
拓展了中国古代文论、美学的研究的领域,也为古代文论、美学从史到论、由点及面乃至体系的研究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2.文艺学原理与马列文论方向
文艺学学科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本方向是为了重视文艺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的教学研究和实际的文艺文化行政管理等需要而设立的。
文艺学原理方向,侧重深入总结、概括人类在所有文艺种类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关系、规律特征,侧重学理性的建构,培育理论思维的抽象、概括等能力,原理涉猎的范围较为广泛,注重理论的学理价值。
马列文论方向倡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为指导,强化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强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
要充分注意到文艺学原理对于当今文艺实践,尤其是广播影视文艺的介入以及文艺各部类之间的互动联系,使文艺学原理真正成为指导广播影视文艺及其他文艺实践的理论科学。对邓小平文艺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文艺观的研讨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要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研究,对唯物史现与现当代文艺思潮关系也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会为更多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广播影视艺术实践者提供丰富、系统、深入、可行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成果的借鉴。
本方向发挥我校有马克思主义原理、艺术学硕士点的优势,可以互补。为完善文艺学学科体系,本方向的培养目标为从事文艺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现当代文艺思潮等教学、研究、编辑、出版、行政、文化教育类公司等专门人才,视野较高,必对新世纪的理论工作者等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
3. 西方文艺理论方向
本方向主要以西方文艺理论美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从古希腊罗马到21世纪的西方主要国家的文艺理论美学理论为依据的范围。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研究西方文学、美学的本质、特征、功用以及创作、欣赏、发展的规律,总结和探讨西方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规律。
本方向注重系统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西方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观点,提倡将西方经典史料、理论学说的诠释与西方文化历史语境的解读,与中国古典文论的研读并重,努力强化理论思辨能力,扩展视野,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
本方向在俄苏文论、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西方艺术史等领域均有自己的理论建树。要求接受西方哲学美学的思辨能力训练,注重对西方文学艺术重要理论家、重要学术思想和思潮的研究。
本方向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现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专业、有外国语学院设有多种外语专业(含小语种)的优势,培养目标为培养促进西方文艺理论研究,促进中外文化的比较与交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可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编辑、出版、外事文化行政、文化教育类公司服务等工作。
4. 审美文化学方向
审美文化学方向是一个涉及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方向,在我国的研究方兴未艾,与大众的审美实践活动联系密切。审美文化学以审美化了的当代大众文艺、大众文化生活为对象,研究其审美实践的本质、特征,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审美生成的规律及审美文化的价值等。
中国传媒大学依托自己广播影视及其他众多艺术门类的学科优势,着重于审美文化实践应用层面的研究,对当今现实生活中各种审美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关注,如广播影视戏剧艺术及综艺娱乐文化等,这是审美文化学得以构建的基础,也是目前审美文化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充分吸收文化研究的成果,涉及到都市文化、时尚文化等领域。
文艺美学从理论的研究走向现实的关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先进文化的良性传播与创造;有利于当今各种具体的文艺、文化政策的制定,有利于文艺生产、接受等各个环节质量与品位的提高,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中,引导建立良好的文化秩序。
本方向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办有审美文化研究所和文化产业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机构的优势、发挥文学院及其他二级学院戏剧、影视、动画等艺术学科等发展突出的优势,为我国审美文化学的发展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50102)
1.应用语言学方向
应用语言学方向是适应我国应用语言学发展需要设立的研究方向,它以“人机交际”和人际交际的语言理论和技能、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跨学科的语言应用学科,它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
本方向有社会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两个研究领域。社会语言学,重在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它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对语言应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总结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如传媒、旅游、交通、商贸、公关、司法、教育等)语言应用的特殊规律,对语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服务。计算语言学是利用计算机对人类自然语言处理和加工的科学,它是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语言可计算理论、语料库语言学、自然语言理解、语言计量研究、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等都是本方向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的研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方向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文、理、工多科院校、以及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合作的优势,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对外汉语教学是我校为配合国家“软实力”发展战略需要并在充分考虑到我校语言学科建设现状及媒体传播学科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而确立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之一。本方向以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以及汉语在国外的传播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方向设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出能适应国内外汉语教育教学环境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国内外多种汉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教学及科研人才。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在基础理论建设上,着力吸收当代西方语言理论及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此引领汉语语言教学研究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向纵深开拓;在语言教学方法上,以语言学习理论为主,形成以语言测试、语言偏误分析、中介语、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为主要支柱的教学理论体系。(2)将普通话测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将HSK水平测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优势互补的原则建构起独具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理论框架,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普通话教学的语音训练新路径。(3)借鉴语言习得理论、双语教育语言学和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就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同层面和目的学习者之培养方法展开研究,总结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4)通过与本校传媒优势、特色学科的有效衔接丰富教学、科研内涵,拓展国际汉语传播研究的学术空间,从而创建出独具中国传媒大学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方向。
该研究方向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研究生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又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能力。
3. 语言信息处理方向
语言信息处理是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方针之一。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语言文字信息化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关键。本研究方向以语言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方向的目标是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胜任国内外语言信息处理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包括:(1)语言信息处理是一门国际化的专业学科,在不断吸收、借鉴国际与国内计算语言学和语言信息处理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以语料库语言学、语言统计理论、语言计量研究为主体,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结合为基本研究方法的专业特色。(2)在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基础上,探索语言监测的理论和实践。(3)结合我校传媒优势,在对有声媒体语言的计量研究方面深入探索,以形成具有中国传媒大学特色的语言信息处理专业方向。
本研究方向重视培养文理兼通的语言信息处理专业人才,招生对象主要为理工科毕业生。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现有教师文、工、理科齐全的优势,逐步建立起语言信息处理专业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使我国文理兼通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逐步得到缓解。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050103)
1.汉语史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语言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汉语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汉语词汇史、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以及相应的历史文献研究,以解释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并指导现代汉语的应用及其规范化。没有汉语史相关知识的指导,很难真正理解现代汉语并加以正确的运用。正是汉语史发展规律的揭示,给现代汉语的规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汉语史的研究对于普通语言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普通语言学正是从包括汉语史在内的语言事实中归纳出一般性理论的。此外,汉语史与中国历史、文学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等都有密切关系。
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汉语言文字学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系统掌握本方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综合运用本方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汉语史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从事教学实践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2.文字学方向
文字学是研究汉字的形体以及形体与语音、语义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广播电视事业与语言文字工作有密切关系,本方向一方面注重文字学基本内容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结合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加深对国家语言文字有关政策的理解。
文字学研究的内容兼及文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因为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不能全然脱离音义,孤立地去研究文字。由于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因此,本专业主要任务是研究汉字的性质、结构、发展演变以及字形规范等问题。近一百年来,殷商甲骨文、西周青铜器和战国简牍帛书大量出土,给我们提供了那个时代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继清人《说文》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之后,出土文献又成为汉语文字学研究的新热点,反映出这一传统学科研究的时代特征。
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汉语文字学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系统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文字政策,了解文字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与汉语文字学相关的诸多边缘学科有足够的知识跨度,为今后从事相应的文字编辑工作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现代汉语方向
本专业主要以语法研究和语体研究为主。
语法理论是有关语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它包括语法的本体论和研究语法的方法、原则、原理。它涉及到该学科领域的三个方面: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具体事实的研究,历史的研究。本专业结合我校传媒专业特点,着重研究如何运用各种语法理论来研究传媒语言的特点,起到规范指导的作用。
语体学是一门脱胎于传统修辞学和风格学并吸收现代语言学成果的新兴学科。语体学又称“功能修辞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语言在运用于各种活动领域、交际环境中的语言变体时所应遵循的规律,研究由此而形成的不同功能语体的言语特征,以及功能语体中选择和组织语言手段的规律。
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现代汉语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系统掌握本方向的专门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与现代汉语相关的诸多边缘学科有足够的知识跨度。本方向毕业生可能的工作领域包括:广播电视系统机关文案、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撰写、高校教师教辅人员、政府部门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文案从业人员等。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050105)
1.先秦两汉文学方向
本方向开设马列、专业外语等公共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概要、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先秦两汉文学专题研究、《诗经》、《楚辞》等专业必修、选修课。本方向要求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基础文献、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应的科研、教学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相关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尤其在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能够独立进行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将本方向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能力,最终培养专家型、应用型的人才。
2.魏晋南北朝文学方向
本方向开设马列、专业外语等公共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概要、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文选》学、六朝骈文、汉魏六朝乐府与中国早期戏剧研究等专业必修、选修课。本方向要求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基础文献、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应的科研、教学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相关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领域能够独立进行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将本方向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能力,最终培养专家型、应用型的人才。
3.唐宋文学方向
本方向开设马列、专业外语等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学发展史概要、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唐宋文学专题研究、唐宋诗研究、唐宋词、唐宋散文等专业必修、选修课。本方向要求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基础文献、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应的科研、教学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相关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尤其在唐宋文学研究领域能够独立进行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将本方向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能力,最终培养专家型、应用型的人才。
4.元明清文学方向
本方向开设马列、专业外语等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学发展史概要、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元明清文学专题研究、宋元戏曲研究、元明清戏曲专题研究、《红楼梦》研究等专业必修、选修课。本方向要求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基础文献、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应的科研、教学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相关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尤其在元明清文学研究领域能够独立进行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将本方向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能力,最终培养专家型、应用型的人才。
5.中国文学批评史方向
本方向开设马列、专业外语等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学发展史概要、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题专著研究、中国小说批评史、中国古代诗话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等专业必修、选修课。本方向要求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基础文献、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应的科研、教学训练;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相关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尤其在中国文学批评研究领域能够独立进行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将本方向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能力,最终培养专家型、应用型的人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050106)
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衍变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与中国社会变革相适应的“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中包括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变革与改造、新文学在语言形式和审美观念上的变革、以及现当代文学在促进“人的现代化”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等内容。
本方向着重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透视,从而实现对其演进和发展历程的理性梳理和多元阐释。本方向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思潮外部环境对其演变发展的影响,探究各个文学流派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深入探寻文学思潮的发展与作家创作的互动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认识,并引发文学发展进程与时代人文环境的思考,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深层的、规律性的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大历史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倡史料与理论并重。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和良好的素质,提高其文学修养及写作能力。
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现当代戏剧和影视文学研究与当代最鲜活生动的传媒创作和艺术生产的联结最为紧密,戏剧影视文学是当代艺术中最发达、最活跃的大众艺术之一,中国传媒大学自身的优势为本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和最优秀的研究资源。本研究方向即是对当代覆盖面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大众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它既是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传统中文学科的拓展和深化。
本研究方向力图在勾勒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主要脉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戏剧理论建设的内涵和戏剧活动的规律,突出对经典名家名剧以及戏剧流派的深度研究;本方向在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主要侧重于研究现当代电影文学以及影视改编剧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规律,借助文学、美学、影视文化学、文化传播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当代最活跃的影视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深层次的规律性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戏剧流派与影视改编现象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求本方向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储备,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注重增强学生在理论和艺术研究实践方面的研究能力,使文学传统学科更贴近新兴艺术的发展,提升其综合研究能力。
3.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方向以“五四”前后至当下这一历史阶段中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衍变为研究出发点,以文化研究的方式,考察在现代性与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与时代诉求。
本方向研究不仅涉及在不同的文学思潮和理论框架下,对诸多文学流派和相关文本的解读与分析,同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研究联系起来,考察文学和其他流行艺术、传播媒介以及通俗文化之间的互动性影响。从而在现代性与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
本方向不仅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大历史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和广泛的社会关注,以及跨学科的理论资源与丰富的知识准备。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提高其社会参与及文化研究能力。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050108)
1.国别文学与文学关系
国别文学与文学关系研究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是适应我国比较文学发展需要,为研究东西方文学与文化而设立的专业研究方向,它以培养拥有中外文化基础、具有现代知识结构、能够熟练使用双语从事文学研究与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本方向有两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研究领域——国别文学;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国别文学重在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作家作品的成就、价值与意义,对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各国之间的文学关系则重在用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因此可以说,国别文学与文学关系研究与全世界的人文科学、语言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显然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
本方向的研究实际上是将两种语境中的东西方文学与文化放在比较的视野中,让学生系统地接受中国语言文学和西方语言文学的教育,具备较好地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文学理论,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发现并寻找到可以为“我”所用,服务于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契机和规律。
本方向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为我国的学术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政府及外事部门等各个行业提供熟悉中外文化,能够运用多种语言服务于中外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高级人才。尤其是培养能够胜任深入研究、教学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并使之适应当今时代社会的需要和人类文化的精神需要的专业人才。
2.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众传媒方向
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众传媒方向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意义的一个研究方向。现当代西方文学的发展与创新是与大众传媒的兴盛密不可分的,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众传媒相互之间的关系,既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与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优势相结合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主要涵盖三个内容:一是现当代西方文学的传播特征,即现当代西方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与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之间的关系;二是现当代西方文学的媒介发展历史、基本特点及媒介形式,西方大众传媒在技术、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变革以及对现当代西方文学的主题、内容与形式所产生的影响;三是现当代西方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的主要传播形态,以及这种传播形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传媒文化等产生的影响。总之,本研究方向不仅研究西方现当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而且研究西方现当代文学的传播形态对中国传媒文化及整个文化发展态势的影响,实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和传统人文学科、和传播学等社会学科的融通与结合,进而构建一系列有关西方文学传播理论、中西方文学与文化交流理论、当代文学媒介理论的新兴学术增长点,形成中国传媒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鲜明学术研究特点。
本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系统掌握文学及文化传播理论、媒介理论的当代人才,培养能够胜任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文学及文化媒介策划制作能力相结合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新闻学专业(050301)
1.新闻史方向
作为新闻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之一,新闻史是一门探索人类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包含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新闻传播思想史、新闻业务发展史、新闻媒介演变史、新闻传播制度史、新闻人物史、新闻事件史、各国新闻传播史等,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地域广阔、流派众多。设立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史观,熟悉丰富的新闻传播史资料,掌握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发展规律,能够前瞻性地把握新闻传播事业未来趋势潮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2.新闻理论方向
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目的是认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自觉运用新闻规律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新闻本体研究,新闻事业研究,新闻工作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研究,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教育研究。新闻理论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注重思辨性,并适当引入实证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在于能够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去探索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
本方向力图通过对学生二到三年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新闻素质和专业理念教育,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更好担负起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的历史使命。
3.新闻业务方向
它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是自新闻学诞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研究领域。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与新闻史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因此,新闻业务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新闻学学科的建设、提高我国各类媒介的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新闻业务方向的研究内容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期刊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等各种媒介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特殊规律,具体的,它包括这些媒介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策划、制作等环节的特点与规律。同时新闻业务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各类新闻体裁、节目形态、优秀新闻作品、中外名记者等相关领域。其中对各类媒介新闻报道一般规律的研究,是本专业方向的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它及时总结中外新闻报道的经验与规律,通过理论的分析与梳理,指导新的新闻报道实践。
新闻业务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素养、熟悉与掌握各类新闻媒介的报道特点与规律,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报道实践需要的高级新闻业务人才。
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是新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立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基础,集中探讨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与新现象,是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和新延伸。因此,对网络新闻及新媒体进行较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有:网络传播及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和效果;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理性透视;在微观上,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实践,重点研究网络传播的手段、受众、发展和规制等,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传播环境的建设。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对网络新闻传播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认识与把握、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践需要的高级人才。
5.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
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报刊传播新闻、沟通情况、阐扬观点、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刊登广告、提供娱乐、经营管理的历史、现状和规律,重点是研究中共党报党刊对大陆所有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文化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党报党刊采(采访)编(编辑)评(评论)特点、运行模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与非党报党刊的竞争与互动,研究报刊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与互动。
强调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训练不断线,了解国情和业界前沿问题不断线,英文学习和中文写作不断线。坚持知行统一,新闻报道与新闻科教并举,以做党的耳目喉舌为依归。即:所培养的人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深厚的治学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报刊等媒体独立从事采编评工作,能在科研单位独立从事新闻研究工作,能在高等院校独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
在“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部分硕士生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长虹、胡欣、温红彦、吴迎春、季晓磊、刘玉琴,新华社高级编辑文璐,《北京日报》主任编辑郭洪新,《中国新闻出版报》主任编辑朱侠等同志,为兼职导师,由本校教授王武录与他们共同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的部分硕士生。
报学是新闻学的基础,报刊是传统媒体,又是强势和主流媒体之一;大陆报业更是当今朝阳产业之一。本校招收“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生,且在部分同学中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预期人才需求前景较好。
传播学专业(050302)
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2.应用传播方向
应用传播方向以三个并重为特征: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并重,文理并重。本研究方向下设四个子方向:
(1)媒介经营管理,主要研究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研究,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新闻传播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
(2)媒体创意,具体来说,目前本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定位在创意传播领域,在关注大众传媒发展动态、把握创意实务前沿、解析有关创意案例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互动、多维理论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全面总结、探讨各类大众传媒的创意传播规律。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3)传媒策划,从传播媒介入手,既分析传媒对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策划,又分析企业以及其他实体对传播媒介的策划。
(4)受众研究,广泛融合多学科理论和知识,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采用结构性、行为性、社会文化性等多种研究路径,对受众规律进行探讨,同时关注社会转型期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动态与生态。
从历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本研究方向的职业选择包括,高校教师,相关国家机构公务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媒体总编室、广告部、节目中心管理者和数据分析评估人员,新闻出版、网络新媒体从业人员,媒体和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调研和分析咨询人员,相关机构的经营管理和公关人员。
3.传播研究方法方向
传播研究方法方向关注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有效、客观地进行传播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如何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结果的描述、解释以及理论模型的检验和修正等,从而达到综合地、深层次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探索和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传播效果的目的。
本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类:研究方法类(科学的基本原理、抽样调查原理、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实验、内容分析、定性研究法、媒介研究、数据处理等)、统计分析类(初级分析法、高级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结构方程式模型,等)和实用软件类(数据录入软件、统计分析软件、问卷调查分析软件、专业分析软件,等)。研究特色是文理综合,学科交叉;既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又重视定量研究方法;既强调基本的理论和框架,又注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计算机软件;既要与国际的研究方法同步,又要适应我国本土的研究实际。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熟悉逻辑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归纳、演绎、分析、建模等方法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复合型的高级研究人才;培养既懂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综合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和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关传播学前沿课题和实用课题研究的应用型人才。本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包括: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媒体、市场研究公司和企业从事调查、数据分析和咨询的研究人员或实际工作者。
4.电视文化传播方向
电视文化传播方向是对电视影像符号、各种节目形态作整体性的研究。它跨多种学科,如:哲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新闻学、心理学、影视理论。研究范围广阔而深透,是电视新理念、新观念、新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
电视文化传播在整个现代媒介文化中处主导地位,影像文化现正取代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成为主导文化。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中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在整个现代媒介文化研究中,它处于学术最重要的地位。而以往我们对电视文化研究不够,常陷入各分支学科之中,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电视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让各个分支学科从整体上观照电视媒体文化。由于电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巨大,我国电视媒体的不断开放,影视文化在国际竞争的加剧,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广阔的前景。如:对世界各个文化差异性和体制的研究;各国家、各地域的观众文化心理研究;电视的策划;数字互动电视:电视功能和DV影像文化的研究,将推动电视理论各学科的发展,并能产生众多的边缘学科。它应成为媒介文化的主导学科。
电视文化传播方向培养的学生,能更深透地理解电视对社会的作用,视野更开阔,具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在电视台和理论研究上更具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媒体业将更需要此专业方向培养的智能策型划和多视野观念的电视人。
5.媒介与女性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的关系逐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尤其是从性别平等的视角进行媒介研究,以及对媒介在女性文化与现实发展中的诗学研究,更是学界前沿学术的发展需要。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媒介与女性学术成果和业界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走向(特征、属性、视角、横向及纵向理论支点),女性媒介工作者和女性受众的调查研究(性别观念对媒介影响、媒介女性文化再现等),以及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该领域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等。
媒介与女性研究正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新兴领域。与欧美国家研究水平相比,我国的媒介与女性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推动教学科研整体实力的提高,培养专业的研究人才,形成持续稳定的学术力量,已成为推进我国媒介与女性研究新阶段的战略要务。中国传媒大学招收“媒介与女性”硕士生、开设研究课程,将对我国的媒介与女性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积极推动中国传媒大学学科体系的整合、创新。
媒介与女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践的参考价值。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设立的“媒介与女性”教席平台,研究生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实践工作,参与到产学研综合发展的进程中来。
该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性别意识与媒介素养的各类人才。使之服务于:提高媒介工作者、特别是女性媒介工作者和媒介决策者确立科学的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媒介生产无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媒介产品,使大众传媒成为宣传社会性别意识、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文明的社会舆论平台;还可以为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媒体业界关注妇女、消除性别歧视现象提供理论支持,在监督和促进等方面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从而建立有利于妇女争取“平等、进步、发展”的媒介环境,承担起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社会责任。
6.国际传播方向
该方向的研究内容是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学科内涵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学习重点是依据国际传播发生发展的基本史实和实践内涵,从技术、机构、表现、规则等内容的分析入手,全面考察国际传播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把历史考察和现实应用相结合,在掌握现当代以来国际传播发展历程的主要线索的同时,充分认识国际传播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的战略意义和功能延伸,从国际传播覆盖的不同层面去了解和掌握传播国际化的演变特征以及对全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产生的传播效果。重点掌握国际传播如何成为塑造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充分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不断发展中国的外向型信息传播,积极扮演国际传播中的主体角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和海外华人社区的壮大,有力地推动在新闻传播教学中具有高品质的院校相继开展了国际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以发展国家信息传播事业为教学和科研宗旨的高校,在国际传播的教学和科研领域已取得丰富的成果,有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师资队伍有着国际化的学术背景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属于国内一流的专业教学平台。
培养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政治和学术素养,掌握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及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涉外工作能力、双向沟通能力、熟练应用一至两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就业去向广泛,主要包括:国内新闻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际组织、驻外机构、跨国媒体等。
国际新闻专业(050320)
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
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
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
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型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
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3.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 国际媒体方向
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著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
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50321)
1. 广播电视史方向
广播电视史作为一门新兴的历史科学,目前在我国科学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是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史从建校后即开展教学研究,并于1979年成立硕士点,1999年成立博士点,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历史科学,广播电视史主要研究国内外利用无线(有线)电波传送声音图像,借以传播新闻、评论、教育、文艺和广告等节目的整个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具体研究内容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置沿革,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广播电视理论的演化、广播电视节目及其宣传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从历史视角对我国广播电视诸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人们开创和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活动的某些内在联系和特点。
广播电视史涵盖了哲学、历史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等学科内容,在研究中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体研究方法:在大量占有史实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利用联系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一系列史实的确认与分析来研究广播电视历史发展脉络和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广播电视史属于专门史,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本方向研究生应具备扎实的马列哲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门知识。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的科研、业务和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均获得显著提高。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介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出版等实际业务工作,可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可进入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从事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2.外国广播电视方向
外国广播电视专业方向,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外国新闻史研究、外国媒介史研究与广播电视媒介研究相结合基础上的一个研究方向。该专业方向旨在通过对外国广播电视全面、系统、深入、科学的研究,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并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照意义。
外国广播电视方向的研究内容有:外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外国广播电视的管理运作体制、外国广播电视政策法规体系、外国广播电视未来走向、外国广播电视的节目形态、外国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外国广播电视节目采制特点、外国广播电视传播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之关系等。其中外国广播电视的节目形态与传播特点、外国广播电视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是其研究重点。本专业方向的研究方法要求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对待外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政策与传播理念,要做到个案剖析与理论梳理相结合、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及时跟踪与把握外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最新动向,总结与梳理其先进经验,为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外国广播电视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广播电视新闻理论素养、熟悉外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具有全球化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广播电视管理与制作人才。
3.电视新闻方向
作为一门主流学科,电视新闻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在于:第一、在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新闻带动了新闻传播的革命。通过提示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丰富完善现代新闻学,在研究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体系的新探索和思想方法的创新;第二、在即时通讯时代电视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可以更快地传播,而且受众比任何时候都多。研究电视新闻报道的规则及方法,能够不断地促动实践的发展,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的进一步拓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三、电视新闻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的重要作用日渐明显地不断增长。社会舆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毫无疑问,对电视新闻的研究,将使我们更好地发挥“第一传媒”的社会作用,推动人类的进步。
电视新闻是现代新闻学应用学科,代表了即时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向。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电视新闻传播手段及其优势;电视新闻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形成;电视新闻的作用及社会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传播格局;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样式;电视新闻报道原则、报道方式、报道手法及采制流程;电视新闻传播的前景及发展走向。
电视新闻研究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非常的历史意义及广阔的研究前景,今后将在继承新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电视新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成为高层次的电视新闻应用或研究人才。
4.纪录片方向
纵观世界纪录片领域,电视发达的国家如美、英等国家已经开办了纪录片频道。中国的电视节目在国家电视节上获奖项最多的当推电视纪录片,但是,由于电视纪录片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成为中国电视人裹足不前的羁绊。因此,建立纪录片研究方向迫在眉睫。从理论上为中国的电视工作者铺平前行的道路,特别是使中国更多的优秀电视纪录片作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中国电视理论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电视纪录片研究的目的:探索电视纪录片所具有的独特运作与创作规律;探索电视纪录片与人的关系;剖析电视纪录片独有的视觉语言与读解方式;解明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形态;洞悉电视纪录片中所包涵的其他人文学科内涵,运用纪实的电视语言表现等。
该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成为高层次的纪录片理论研究或编辑导演制作人才。
5.新闻摄影方向
新闻摄影(Photojournalism)本是一个伴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报纸、杂志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用图片来讲述的新闻。在电视新闻得到充分发展的今天,用图片和视频影像来叙事、进行新闻报道是当今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闻摄影将通过对摄影技术和艺术的研究和实践、摄影新闻历史和现实的研究,探索影像新闻叙述中的特点和规律,发展影像在各种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涵盖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的实践性很强、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研究方向。
该学科是欧美发达国家著名新闻学院中必设的一门学科,这方面美国的纽约摄影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苏里大学、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等都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开设了这一研究方向,甚至还有摄影理论和摄影技术方向。新闻摄影这一研究方向,一方面可以发挥电视系在摄影和电视新闻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开发影像新闻的潜力,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使得所培养的学生走在中国新闻摄影的实践和研究的前沿。
6.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方向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是中国新闻传播的主流媒介形态,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任务,实现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等多种媒介功能,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媒介形态。
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跨学科背景知识,既深谙专业的理论体系,又对实务工作的方法比较娴熟,既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能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能够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的复合型人才。
该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面将突破以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领域,更多的向网站等新兴媒介平台倾斜,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媒体动手能力,包括摄像、编辑等操作能力,同时具备新媒体的知识体系的人才在就业时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7.电视理论
目前,随着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应用电视学已经较为成熟,而电视学的内涵尚亟需丰富,电视理论还亟待总结。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电视理论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电视理论研究人才,本方向将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新闻学和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的学科优势,依靠电视与新闻学院在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研究领域的强势地位,进一步拓宽视野,挖掘深度,通过理论讲授、专题研究、互动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电视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与总结,并积极为新闻传播学界、业界输送高层次的行业人才。
本方向的特色在于关注基础理论研究,同时重视理论的应用效果,从而实现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关注媒体现实相结合。
本方向的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理论研究,也能够灵活地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适应传媒机构的用人需求。
8.广播理论
广播理论探讨广播作为一种特殊媒介形式,由于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声音符号载体在信息传播中的规律。该方向以广播媒介本体理论构建为基础,研究领域包括:广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广播媒介的特征与传播规律、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以及我国广播行业的现实及发展问题等。
广播理论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理论修养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基础,熟悉广播媒介特性和规律,能够对广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符合国情的理论认识,具有前瞻性和开阔视野的高层次理论人才。
9.广播节目
广播节目方向是在把握听觉文本和广播媒体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广播节目这一特殊的传播形式上,力求对广播节目的形态与传播规律进行理性分析。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广播节目的类型特征、传播方法、文本特征、形态变迁、创意构思、组织运作等。
广播节目方向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广播电台和相关传播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修养,掌握广播媒体传播特点和规律,精通广播节目类型和广播采访、写作、编辑、制作和播音主持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10.广播经营
广播经营方向是从产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对广播媒介进行研究,以探求广播媒体的产业经营管理模式与规律。该方向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广播媒体的管理体制、运作经营机制、广告经营、节目营销,广播频率专业化、广播市场与广播受众等。
广播经营方向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新时期广播发展的战略需要,熟悉广播媒介运行和广播媒体管理、营销、策划流程,具备广播听众市场调查与广告经营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舆论学专业(050322)
1.舆论学基础方向
舆论学被称为“新闻哲学”。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舆论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舆论扩散、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舆论控制等问题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舆论学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的现实需要。
本方向主要研究舆论的内在原理、中外舆论思想的发展历史以及舆论学与其他学科(诸如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情报学、信息学)的交叉,尤其注重对新闻舆论要素、功能、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力的研究,在方法上既重视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综合地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
本方向的研究生通过学习应该具备扎实马列哲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系统的新闻学、舆论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有关舆论基础理论研究的理论型人才。本研究方向的未来的职业选择既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到党政部门、传媒从事宣传、公关活动的理论咨询工作。
2.应用舆论学方向
从学科的发展前景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无论是舆论的形成、扩散、调控机制,还是舆论的影响力都将不同于以往社会,民意调查、舆情分析等应用舆论学空间很大,尤其是在政治领域,曾被称为“政治算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舆论的形成、扩散、控制与引导,舆论调查、舆论分析,关注高新技术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期的舆论环境,尤其注重描述和解析当前中国的舆论形态特色。在研究中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方法上既重视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综合地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以期对我国社会转型期舆论运动规律的科学、本质的把握。
本方向的研究生通过学习应该熟练掌握舆论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相关的交叉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能够融会贯通,尤其对社会转型理论及中国的国情有比较深入的把握。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有关舆论实用课题研究的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方向的未来的职业选择既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到党政部门、传媒、企业、社团从事与选举、宣传、经营、公关活动相关的民意调查、分析与咨询工作。
3.舆论调查方向
舆论学学科体系的创建,离不开严谨的方法体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从西方引进的舆论调查这一理性的工具,已经逐步被接受和采用,并成为了解舆论和民意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有效地使用这一工具,对舆论调查方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向主要研究如何科学地获取舆论调查的数据,如何利用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包括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科学的舆论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抽样调查原理和方法、问卷设计与评价方法、调查实施队伍的组织和质量控制、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调查报告的撰写。
本方向的研究生应该既掌握舆论调查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熟练掌握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同时对相关的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所涉猎。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有关舆论调查研究的应用型人才。未来的职业方向选择可以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到国家机关、媒体、市场研究公司和企业从事舆论调查、数据分析和相关的咨询工作。
编辑出版学专业(050323)
1. 编辑出版理论方向
本方向综合现代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媒介编辑业务的理论、媒介编辑业务的实践、媒介编辑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媒介出版业务的理论、实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媒介编辑出版业务各个环节的发展特点及一般规律。相关学科为哲学、文化学、历史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本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可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体工作。
本方向鼓励新闻、传播、法律、社会学等非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
2. 出版经营与管理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这既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出版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需走出传统的垄断甚至封闭的模式,成为新型的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注重经营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因此,出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出版业理论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们的高度重视。
本方向旨在为出版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国际及国内出版业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创造才能的高级出版经营与管理人才。本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出版机构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和出版经营与管理工作。
本方向鼓励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专业学生跨专业报考。
3.媒介融合方向
媒介融合方向横跨新媒体和广播电视领域,兼容并包,是数字时代的跨媒体编辑、记者及新闻传播领域从业者和研究者的摇篮,力求培养出目光敏锐、创意新颖,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新传媒学子,紧跟数字与网络传播、影视媒体的未来趋势,为转型中的中国媒体产业输送兼具媒体融合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方向将紧跟数字与网络传播、影视媒体的未来趋势,将电子出版领域的研究拓展至以电视、报刊、网络等多媒体融合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通过本方向的学习,毕业生将形成较完备的新媒体和实践体系,更能融汇贯通,将传统媒体的基础知识贯穿到新媒体的发展变化之中,不仅可以适应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人才需求,更契合了新媒体市场的人才发展方向,能够较好地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同时,本方向的毕业生还可以在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任教,从事教学与研究。
广告学专业(050330)
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方向
本研究方向力争使我国广告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广告业界实践的飞速发展。
该研究方向内容包括:市场消费形态的调查与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广告受众研究,大众媒体消费形态研究,消费形态数据库数据研究,世界及中国广告20、30年史研究,广告学发展源流考、广告史史实与资料搜集,整理和汇集,广告与品牌研究,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广告学前沿理论的总结与更新等。在研究方法上,涵盖了从市场调查,定量数据采集分析,定性的文献归纳整理,直到以以往积累的数据库数据为基础进行的数据挖掘等方式。
这个专业研究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在各高校广告学专业任教,也可以进入社会科学研究所继续深入学术研究
2.广告实务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可以使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与广告实践相结合,从而丰富广告学理论,推进广告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并且为广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方向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广告活动的普遍规律与一般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重点研究广告活动的传播策略及其效果,研究范围涉及到广告活动的三个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和广告受众。研究内容包括整合营销传播、广告表现研究、广告心理研究等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该方向的学习,学生将适应并可以在广告业三大主体(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就业,发挥所学。此外还可以在一些科研单位或实际应用机构任职,继续研究有关理论。
3.广告媒介方向
本研究方向重点培养传播学和广告学相结合的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使媒介产业经营的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媒介和广告业界实践的需要。
本研究方向以学术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对媒介和广告相结合的学术理论和应用性资料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汇集。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在开设有传播学和广告学专业的高校任教,也可以在社会上的媒介单位供职,解决媒介单位对研究和战略操作人才的急需现状;此外还可以在一些媒介和广告学的科研单位或实际应用机构任职,继续研究有关理论。
4.品牌传播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传播学与营销学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新营销环境下广告形式的创新及与其他传播形式的融合,使品牌传播更具效率,使广告理论更具实践性,为业界培养品牌传播的实务性人才。
本研究方向以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梳理与实务案例研究建构系统的品牌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包括:品牌综合理论、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企业品牌战略研究、品牌传播策略研究、品牌传播工具研究、品牌传播案例研究等。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可进入相关企业市场部或广告公司策划部从事品牌传播实务工作;也可以进入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任职,继续研究有关理论。
5.受众与市场方向
在广告学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下,本研究方向更为注重硕士研究生受众研究和市场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受众研究和市场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业务实战能力,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以及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传播学受众理论、消费行为学理论、市场营销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受众市场、消费者市场研究为目的,包含调查执行方法、数据统计分析等在内的各类调查研究方法的训练;通过参与实际的研究项目,培养受众研究、市场研究的相关经验与实战能力。
该专业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可以在各高校广告学专业任教,也可以进入相关研究机构继续进行学术研究,还可以进入相关行业就业如媒体的调查研究部门、专业调研公司、企业的研究咨询部门等。
6.新媒体产业方向
本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新媒体产业经营和理论建构,旨在培养新媒体领域的相关人才,引领新媒体业界实践的发展。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涵盖包括移动媒体、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在内的各种新媒体形态以及数字内容产业。同时,也将针对新媒体产业发展、新媒体经营以及新旧媒体融合等领域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新媒体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因此,本研究方向将采取学术理论研究与业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本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开创性,可借鉴的成果不多,因此,需要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吸收、创新能力,方能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应对繁重的科研、实践压力,在业界实践中丰富学术理论。
当前,社会媒介机构亟需大量新媒体经营和研究人才,通过本专业方向的学习,毕业生将形成较完备的新媒体理论体系,掌握一定的新媒体经营技能,从而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同时,毕业生也可以在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任教,继续从事相关研究。
公共关系专业(050331)
1.公共关系理论方向
该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方向力争使我国公关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业界实践的飞速发展。
该研究方向以公共关系的思想、观念、流派与创新点为主要研究内容。其特色在于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本体性研究。
该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参与到业界实践中,就业于企业、公关公司、各类营销传播公司、媒体;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前往高校等研究单位。
2.公共关系实务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可以使基础理论与公关实践相结合,从而丰富公共关系理论,推进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并且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为公共关系实践的工具、技术、技巧与策略,及在各类社会组织中的应用。
该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供职,解决这类单位对公共关系研究和战略操作人才的急需现状;此外还可以在科研单位或实际应用机构任职,继续研究有关理论。
3.危机管理方向
该研究方向利用专业知识为社会、企业服务,解决企业等组织体的日常以及特殊危机事件,防患于未然,或者把危害降到最小。
该方向的研究内容为危机管理,特别是危机传播的原理、理论、原则与技巧。其特色为关注企业与公共危机、注重实践应用。
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专业性人才,解决企事业单位对研究和危机管理机制操作人才的急需现状。
4. 营销公关方向
该研究方向重点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使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能够紧跟和业界一线实践的需要。随着公共关系在企业营销传播活动中战略及战术地位上的不断提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系特开设“营销公关”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为公共关系在企业营销传播活动中的战略、战术地位,以及应用。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营销公关研究的深入, “营销公关”的理论体系被重新构筑、修整。不仅作为战术工具对“营销公关”加以研究,在战略上对“营销公关”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系敏锐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实践发展脉搏及业界对此研究领域的强烈需求,已组成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此领域开展了深入地研究活动,开辟了国内“营销公关”研究先河,特设立此研究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供职于企业、公关公司、各类营销传播公司、媒体、各类事业单位,又可以奔赴各类科研单位进行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传播心理学专业(050332)
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传播心理学专业可分为三个方向:传播心理基础理论方向、传播心理应用方向、传播心理测量与分析方向。
1.传播心理基础理论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初步掌握现代心理学的五种理论(指神经生物论、行为主义论、精神分析论、人本主义论和认知论)的主要代表者、主要观点,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的贡献和局限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几种理论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传播活动中,分析传受者的认知规律、行为规律、意识和潜意识活动及人格健康发展等问题。传播心理基础理论方向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传播心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也即方法论总的原则)。传播心理基础理论具体有两种研究取向:科学主义研究取向(即客观实验的研究范式,主要用以有关传受者的生理机制和感知觉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即坚持文化科学的心理观和主观经验范式的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主要用以有关人的本性、价值观、经验、需要、动机等方面的研究)。传播心理基础理论方向的研究重点及特色优势:本方向主要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五种理论去分析传受者的心理和行为。从国内有关传播心理研究的情况看,较系统、较全面地从现代心理学视角阐释传受者心理和行为是我校传播心理研究所的独创,现在已逐步为学界所认同。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地继承西方心理学理论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从目前我国传播心理发展的现状看,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很缺。我们培养的学生既受到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欢迎,也受到传播业界的重视,甚至我们的硕士生在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竞争中也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2.传播心理应用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系统掌握传播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充分了解传播心理应用研究的概貌和研究的前沿内容。传播心理应用方向研究在大众传播及人际传播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尤其重视在新闻、广告、影视、网络等传播的重要领域中所出现的传者与受者特定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提高大众传播活动效能的心理依据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传播心理应用研究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揭示这些心理现象的规律,帮助传播活动的参与者运用这些规律去预测和控制传播实践领域中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传播心理应用方向的研究依赖科学的态度,即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吸纳其母体学科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具体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断揭示传播实践领域中心理现象的规律。目前本方向在新闻心理研究和广告心理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新闻心理主要研究新闻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心理现象和心理生活、共有的和特殊的心理及新闻主体之间的心理互动等问题。新闻心理现象是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主干部分。新闻心理研究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前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增强对新闻主体作为人的本质认识;其二,可以不断提升对新闻实践的理性认识。后者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者按照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采制,编播活动;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指导、调控自我,优化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态。广告心理研究主要探讨在广告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众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广告对其受众心理的影响是广告传播效果的核心目标;同时广告传者在广告传播中的心理活动也直接影响广告传播的效果。因此,广告心理研究愈来愈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我院在传播心理应用方向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除了上述研究较为成熟以外,在网络传播心理、影视传播心理、主持人的心理研究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果。
传播心理应用方向是培养具备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创新开拓的研究意识,掌握传播心理学理论并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较高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用于传播业界和科研及高校等领域。
传媒教育专业(050334)
1.媒介素养教育方向
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方向,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内、传媒教育二级学科中的一个三级学科。本研究方向是由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使人们充分认识媒介、有效利用媒介,培养和提高合理运用媒介的能力和素养,创造人与媒介共生的环境,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性,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抵制信息犯罪,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从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到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教育系统中的正规教学内容。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多,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无时无刻不对人们产生着影响。如何引导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正确、有效地使用媒介,同时又能规避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已成为国内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史及基本理论,并努力进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实践,在实践和研究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示范课程,为推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做出贡献。在研究方法上,除尊重传统的、规范的研究方法如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等之外,还将以问题为中心,选用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等。同时,努力探索媒介哲学、媒介研究方法等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的建设上,以便使该学科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国传媒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学科方向是建立在我校强势新闻传播学学科群基础上的新兴学科方向,有雄厚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基础和教学基础作为本研究方向的后盾,本方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鲜明的广播电视特色。
通过本研究方向的培养,学生将掌握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在现实的媒介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从而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方向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开发人员;我国大、中、小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媒体、特别是青少年教育节目,媒体教育栏目的策划、评论等人才;国家青少年教育机构、青少年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管理、推广等相关人才。
2.比较传媒教育方向
比较传媒教育是传媒教育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内、传媒教育二级学科中的一个三级学科。它属于应用性学科,借助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国际传媒教育中核心的基础性问题和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发现世界传媒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对传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规律性的把握,为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比较传媒教育属于传媒教育中的一个新兴学科,它主要采用中、外比较为主的研究方法,研究世界各国传媒教育的历史发展、传媒教育的政策、传媒教育的模式、传媒教育的特点及规律、传媒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以及各个国家传媒教育的不同特点。比较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传媒教育、不同媒介对受众的影响、传媒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方向除采用比较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外,还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定量研究等方法。研究重点主要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媒教育发展历史、现状、问题、趋势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客体上。研究的客体包含两条线索,传媒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比较和不同国别或地区之间的传媒教育比较。
本研究方向将促使学生掌握世界传媒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在传媒教育实践中的实践能力。本研究方向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培养传媒教育的研究与开发人员;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师资;为媒体、特别是青少年教育节目、媒体教育栏目等培养策划、评论人才。
3.传媒高等教育方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透视传媒时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其应变之道,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使命。在分领域的高等教育谱系中,传媒领域的高等教育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和事业领域,加强传媒高等教育的研究,在世界传媒高等教育的谱系中找到恰当的位置,乃当务之急。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传媒高等教育理论、传媒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以及传媒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本研究方向致力于从宏观上把握传媒时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趋势,微观上侧重于对国内外传媒院校的研究,对其发展特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国内传媒院校的发展提供发展思路,并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高校文化特点的院校研究道路。
本研究方向将培养学生从高等教育理论出发,掌握传媒高等教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国内外传媒院校的个案研究为基础,以传媒领域学科专业教育为基点,从多学科视角对传媒高等教育进行研究,掌握传媒院校及其学科专业的基本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传媒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理念、方法和能力。本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传媒领域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传媒院校(系)管理人才。
传媒政策与法规(050335)
1.传媒政策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方向研究领域为有关传媒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对于传媒政策的影响、各国传媒政策的历史与现状、一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媒介政策和具体媒介制度、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未来媒介政策的走向与预测等。
通过本方向的教学,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宏观视野、扎实和宽厚的理论功底、对于传媒政策和公共政策制定具有专门和较为深入的研究。毕业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研究和训练,能够胜任国家管理部门和相关公共机构的相关岗位工作,能够从事专门的战略性、咨询性、应用性研究,也可在媒体组织和相关行业从事一定的管理岗位的工作,也可继续在相关专业深造。
2.传媒法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方向研究领域为与传媒相关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与传媒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权利问题,以及在传媒管制、运作、信息传播实践中的各种法律问题。具体有民主宪政理论、表达自由理论、公共利益理论等理论问题;公民的表达权、人格权、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问题;媒体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等问题;传媒领域的各种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问题;版权问题;自律问题等。
通过对于本方向的研究、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处理传媒法律实务问题必需的素质与技能。对于从事媒体组织的法律实务、主管机关的相关岗位工作、各种与媒体内部管理和维权相关的业务工作、以及与法律相关的媒体业务等,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和能力特点,都具有专业针对性和较强的竞争优势。本方向也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传媒经济学专业(050336)
传媒经济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差和融合。本专业培养既懂得传播学的理论,具备经济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传媒经济的特殊规律,又了解传媒产业的政策法规,熟悉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
⑴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人才;
⑵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培养高层次传媒经济管理人才;
⑶为传媒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
1.传媒产业管理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我国传媒产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系统的传媒产业分析理论和方法。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站在国家传媒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传媒政策与法规及其与传媒经济管理的互动关系,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关于传媒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及其政策启示;深入研究传媒市场规律以及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传媒产业的组织深入研究,提出传媒组织运行的规律特征和管理措施;对传媒产业的集团化经营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传媒集团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目标战略和管理措施等。本方向研究生适合从事传媒产业的管理研究与实际工作。
2.国际文化贸易方向
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飞速发展呼唤既懂国际文化贸易理论,又熟悉国际文化市场的高级人才。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崭新的,集传媒经济、国际贸易、文化研究、经济学、传播学等知识为一体的跨专业学科领域,瞄准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动向。以国际文化贸易理论、文化市场理论、国际传播、传媒与文化经济学、影视贸易、图书版权贸易、演出会展贸易、应用传播学、WTO与国际文化贸易等为主干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掌握国际文化贸易基本理论与方法,广泛了解国际文化贸易前沿问题,熟练掌握国际文化营销与策划、市场运作、谈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文化部门、媒体机构、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文化外贸管理、调研、开发和策划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型、实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3.文化产业管理方向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既懂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又熟悉市场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现代的文化产业管理已经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文化艺术学、产业政策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领域,属于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方向从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出发,既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宏观领域研究,也注重对文化产业组织经营管理效率的微观领域研究,通过科学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素质和宽厚的知识背景,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研究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在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或者文化产业组织从事政策研究、产业管理、项目策划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4.影视项目管理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智慧又有创造能力、既懂艺术又懂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影视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及其他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影视项目(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及其他影视产品)的经营管理及市场运作规律。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交叉型学科,从学科上看它是影视艺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要求既要懂得艺术又要懂得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其次它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强调在提高学生综合理论素养的同时注重对学员创作实践能力及商业运作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的导师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艺术创作实践及项目运作经验,既懂理论又有实战经验,在科研及艺术创作方面均有显著成果。
本专业将聘请有业界有名望、业绩突出而有深厚功底的著名制片人担任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负责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兼职导师则主要负责指导艺术实践。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050337)
1.语言传播发声学方向
语言传播发声学是中国播音学的一个基础性研究方向。它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的发音和用声为主要研究对象。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传播主体(如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电声系统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传播活动。语言传播发声学是从物理(声学)、生理(器官、机理)和心理(感受、感情)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阐释用气发声、吐字归音、声音弹性的规律与个体训练难点和方法的一个学科。这个研究方向有两个领域,一个是语言传播主体在话筒前的应用和日常训练体系,主要包括研究语言传播主体应时代、媒体及节目语境的不同而出现的用声现象,总结其规律和通过训练解决处理情、声、气的关系,以达到自如地因情用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的目的;另一个是对语言传播主体的声音运用进行科学的主客观评价体系,特别是解决“口耳之学”长期以来只有主观评价而缺乏客观评价的问题,通过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语言传播主体给以静态恒量和动态变量的监测,以建立各项指标体系、形成客观标准。
2.播音主持基础理论方向
播音主持基础理论是中国播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基础理论,着重研究从稿件(话题内容)准备到实际播出这个过程中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基本规律、原则、方法,包括播音语言特点与表达特点;传播主体的业务序列、语言文化层次与品位,以及素质修养;传播客体的接受心理、民族心态对语言传播的要求;播音主持作品的评价体系等。
播音主持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需要把稿件(话题内容)变为有目的、有感情、有对象的有声语言作品,及于受众之耳,入于受众之心。本研究方向把播音主持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探寻其表达特点和规律,主要解决创造道路、分析理解和具体感受内容的方法、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以及话筒前状态诸问题。其特点在于正确处理“稿件(话题内容)、传播主体、受众”这三者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问题作出回答。
本研究方向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主要涉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心理学、逻辑学、教育学等学科,它在有稿播音(朗读学为主)、无稿播音(口语表达为主)的范围内,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研究以有声语言为主干线或主线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艺术规律。
本研究方向还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发生、发展的过程,探求其发展规律,其中包括发展史研究,各个时期主要代表人物、重点作品、不同风格流派的研究,以及中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比较研究等。
3.播音主持业务方向
播音主持业务是中国播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该方向的研究涉及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艺术学、哲学美学等多学科领域。播音主持业务方向的任务是,系统研究各类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的语体特征,分析不同言语形式与心理机制、生理机制的关系,研究创作心态差异和肌体反应差异对言语表达模式的影响。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系统研究、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本研究方向将立足于总结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丰富实践经验,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构建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体的理论体系。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研究,根据不同体裁(包括文字稿和腹稿)、不同节目类型(如新闻评论类、知识服务类、教育欣赏类、综艺娱乐类等)、不同言语模式(如播报式、宣读式、谈话式、朗诵式、文艺晚会主持、现场报道等),分别探究其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业务技能和表达规律。
4.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是大力促进普通话推广和普及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本研究方向是适应我国新时期加快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应用语言学中语言教学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话教学研究在吸收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在研究普通话教学的规律与方法,探索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性的教学理论,寻求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普通话教学的整体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着重研究普通话测试的基本原理以及测试的范围、内容、方法,数字技术在测试中的应用,测试员的培养和管理等,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度、信度和测试手段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各级测试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测能力,促进普通话测试工作的不断发展,为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服务。
艺术学专业(050401)
1.艺术美学方向
艺术美学属于艺术学研究领域中的基础部分。它主要是从美学的高度对各种艺术文化现象、对艺术学的概念范畴进行系统研究和学术反思,包括对于艺术的本体特征、艺术活动(艺术创作、艺术传播与鉴赏接受)的审美属性、艺术作品、艺术形态以及艺术文化的美学意义进行探索和研究。
艺术美学包括艺术本体美学、艺术形态美学、艺术创造与发生美学、艺术传播与符号美学、艺术批评与接受美学等相关一体的领域;而且,随着艺术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艺术美学还必将开拓出它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所以,艺术美学在学科体系上是开放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元的。
要求本专业的研究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得到相应的艺术素养培育与艺术创造与评论能力的训练,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批评实践;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2.艺术传播学方向
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使艺术的信息得到复制、保存、扩展,通过优化的处理和组织,积极影响广大的接受者。作为人类传播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艺术传播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艺术传播学注重研究艺术传播的立场的选择、过程的组织、价值的实现以及艺术传播中传者和受众的关系等。艺术传播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现代艺术学的学科领域,而且对于推动艺术的交流、促进艺术发展、扩大艺术的影响,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艺术传播的特殊性;要求把握中西艺术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人类艺术传播的思想观念及实践经验,特别应该注重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传播的大众化、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等。
本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艺术学与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人类艺术传播的历史进程,理解人类艺术传播行为的属性、类型、途径,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艺术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市场法则,理解艺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艺术接受与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艺术传播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样态等。要求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传播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从事艺术传播业务;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音乐学专业(050402)
1.广播影视音乐理论方向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在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条件下,音乐文化的生存、传播、流变和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现象与规律。
本方向以20世纪产生的广播影视等新兴传播媒体中所承载的音乐及其传播和应用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目的是探索和揭示音乐在广播影视传播中的特殊现象与规律,以形成适用于这一特殊学术领域的特定理论体系,并指导广播影视音乐的传播实践。本研究方向除了采用传统音乐学的方法论之外,还将吸收广播电视艺术学、人类学、传播学、符号学、广播电视技术学科等多学科的方法,并将其融合为适应本专业研究需要的独特方法体系。这一方法体系将是对传统音乐学方法论的极大拓展。本研究方向不仅是广播电视艺术与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跨音乐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艺术人类学、传播学及相关科技应用学科的交叉学术研究方向。较之传统音乐学的研究观念,本方向具有由于广播影视的传播优势而决定的更强的现实需求与实践性,并且这一研究显然包含更多的现代科技含量,因而其核心研究观念是重客观、重实践、重科技、重兼容、始终紧跟时代和广播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发展。
本方向的毕业生将具有较强的音乐学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可以胜任各种音乐理论研究、教学工作。
2.广播影视音乐应用方向
本研究方向着力于研究音乐与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内容的关系。
随着广播影视事业的日益发展,对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影视是综合艺术,尤其电影和电视、更是声画兼备的现代媒体。音乐做为广播影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保持了音乐的独立表现功能,又融入广播影视形成了新的美学特征,成为边缘学科。为广播影视音乐建构一个科学的应用理论框架,对于新兴的广播电视与音乐交叉学科的建设,具有开拓意义。本方向在影视媒体方面,主要研究音乐与画面形态的关系,以及音乐与人物和情节的关系,音乐与音响、人物对话、解说的蒙太奇结构规律。广播影视媒体技术、语言及表现方法的研究,是本方向研究的重点。本方着力于对广播影视音乐创作及运用规律的特殊性,以及综合艺术组成之各部分的关联性的较高学术层次的专业研究。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胜任广播、电影、电视音乐类节目研究与创作的专业人才。
3. 音乐人类学方向
本方向是以文化人类学(包括音乐人类学)理论、方法和视角,对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络媒体上音乐创作与传播现象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本方向的设立是基于现当代各种媒体疾速发展,媒体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空前强大,媒体成为音乐文化生存的最重要环境要件等变化中的文化大环境,对音乐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而新设的、具有跨学科综合研究性质的、不同于传统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范畴的新兴研究方向和领域。
本方向培养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传媒领域音乐学研究与实践的专业人才。
4.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方向
本研究方向从音乐文化的社会生产体系切入,在音乐的传播环节展开,以音乐的商品形态、流行形态以及音乐文化的主体——人的社会音乐行为,包括社会音乐产生行为、音乐接受行为、音乐传播行为等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方向将关注当代世界性的现实问题如流行音乐文化的批评与反批评问题。更加紧密地联系当前的实际紧迫问题。关注由于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数字通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界入和深化,以更宽广的视角来研究音乐多种传播的新时代。本研究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研究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同时也是当代音乐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
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研究方向培养的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可以在多种传媒领域中从事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
美术学专业(050403)
1.影视美术方向
美术学作为艺术学学科的一个分支, 涵盖了视觉造型创作与美术史论研究的广泛领域, 是艺术学领域的支柱学科之一。影视美术研究作为美术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是将美术与电影电视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
影视美术的研究范围总体上是研究影视视觉形象规划和屏幕(荧幕)画面审美效果,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场景设计、灯光设计、人物造型、道具设计、片头字幕等的画面设计和研究。本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电视美术和电影美术中的场景设计和人物造型的应用及其理论。近年来高科技的进步正迅速改造着影视美术领域中的各个环节。三维动画、虚拟场景、多媒体等手段结合机械装置、展示设计、橱窗设计等新兴的、多元化的设计方法被应用于影视美术设计及制作过程。这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影视美术观念,拓宽了影视美术研究的范围。与此同时,影视美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急需有理论的引导和支撑。
本方向依托于影视艺术学院强大的学术背景,在进行创作实践研究的同时,还将在影视美术的创作基础上,来展开有关影视场景设计、人物造型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影视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创作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影视美术研究人才。
2.当代美术创作与新媒体艺术方向
当代美术创作与新媒体艺术方向培养在当代美术创作和利用新媒介、新媒体进行艺术创作的高级创作性人才和相关研究人才,主要面向艺术市场、美术教育和公共美术设计等领域培养人才。当代世界艺术发展的新潮流和新趋势要求我们传统美术创作寻找新的定位并展开相应的研究,本方向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探索当代美术创作的语言形式和方法,探讨其中的创作规律和要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实践。
新媒体艺术是以造型艺术、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以及数字媒体为基本表现手段和艺术编码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当代美术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探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是崭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在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界限日渐模糊的情势下,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并迅速介入造型艺术而出现的运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观念进行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创作和设计的一个新的艺术门类。
本专业强调充分了解当代艺术的语境,关注文化、关注传统、关注生活;强调探索未知的领域,强调调动新媒体、新媒介的技术手段和形式、强调与边缘知识的融合,强调对文化和语言的反省。本方向研究生应具备现代视觉艺术的观念,掌握最新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能够独立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新媒体艺术创作、设计。
3.美术史论方向
美术史论方向培养在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服务于美术媒体、美术展览、美术教育或相关美术机构的高级实用性人才和研究人才。美术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美术学科的根本任务,本研究方向将从美术的历史、书画理论、当代美术批评、美术的传播与市场等方面来展开对研究生的培养。
本方向注重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结合社会实践来进行专业能力训练。毕业研究生应具备较完备的艺术历史与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熟悉当代美术现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具有对美术史论研究、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市场和流通进行研究分析和良好管理的能力与水平,能够从事并胜任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教育、美术媒体采编、美术市场运作等相应工作。
设计艺术学专业(050404)
1. 设计艺术史论方向
本方向主要开设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现代艺术史、设计美学、艺术哲学、设计批评、社会学、民俗文化学、文献史料学、艺术市场学、设计管理、专业写作等课程。
学生应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具有系统的中外艺术设计史和中外艺术史及理论知识,有广泛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创作、生产现状、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考察调研及文献研究能力,重视创作与设计实践的体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风、文风和专业道德。
培养从事艺术设计史论专业研究、艺术设计史论教学以及有关新闻出版、艺术设计评论、艺术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门人材。
2.广告设计方向
广告设计领域所涵盖的范围,既可以是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的基础,又有自身的创作及理论研究的空间。作为基础,广告设计立足于造型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所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进而可为电视艺术专业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作为自身的创作与理论研究发展空间,广告设计亦有其广阔的领域,研究对象可以是媒介艺术的视觉表现样式,包括电视媒介的视觉样式,广告媒介的视觉样式等,进而研究所有这些视觉样式与外来艺术的关系,与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关系等,从理论上探讨艺术表现样式的合理性及其创造的可能性。
本专业方向旨在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本专业方向提倡创作实践,而且是高水准,高层次的创作实践。这不仅需要较好的造型艺术基础,而且需要较熟练地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创作手段,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创作经验。
戏剧戏曲学专业(050405)
1.戏曲历史与理论方向
本方向着重研究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独有的艺术形态以及传统理论。
中国戏曲是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列的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但与后两者不同的是,中国戏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绝如缕,并未发生断裂。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中国戏曲形成了迥别于西方戏剧的演剧体系、美学观念和戏剧文化,并且不断追随着时代,对固有的演剧艺术体系加以丰富和扬弃。二十世纪之后,戏曲作为中国本土的演剧艺术形式,与外来的话剧相互砥砺,共同发展,在运用古老的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生命的源泉。
本方向的理论分支包括中国戏剧史、元杂剧研究、明清传奇研究、近现代戏曲史研究、古代戏剧理论研究、现代戏曲名家研究、剧场史研究等等,还着力于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比较戏剧学研究以及各种新生的戏曲形态(如戏曲电视剧、戏曲广播剧)的研究。
本方向的通过对学生的培养训练,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理论开拓性,能从事戏曲学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2.戏剧历史与理论方向
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本方向是对一切戏剧艺术和戏剧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的总成。
戏剧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人类文化形态之一。戏剧学理论肇始于古希腊时代,在整个西方文艺学发展史中,不绝如缕,代有大家。在伏尔泰、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体系中,戏剧思想也占有重要地位。十三世纪后,中国也产生了丰富的戏剧学思想。
举凡戏剧起源、戏剧艺术的本质、戏剧的发展演变规律、东西方戏剧形态的比较研究、戏剧的传播与接受、戏剧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都在本方向的视野之内。同时,本方向也研究学科内部各学派的理论体系和观念。在当代中国,各种新的戏剧形态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影、电视剧早已与舞台剧形成鼎足之势。面对拓宽了的戏剧领域,本方向也应将自己的视野从舞台和剧场引向新的电子媒介,引向新的经济文化氛围中变化着的观众审美心理。本方向还将重点放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文化史的研究上,将中国现代话剧史、戏剧艺术与电子媒介间的互动与消长、市场经济条件下戏剧的蜕变、西方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等等,均纳入本研究方向的课题范围。
本研究方向对学生的培养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注重坚实的理论功底,也强调突出广播电视特色,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戏剧专业研究人才。
3.广播电视戏曲方向
本研究方向带有学科交叉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侧面:中国戏曲形成、发展的历史状况;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及美学规律;中外戏剧形成的比较;舞台艺术与视听文化的比较;戏曲的电视化处理及节目类型、录制技巧等。
戏曲是中国民族性戏剧的象征。千百年来,它始终以广场、剧场为载体,多呈现为舞台化的演出,并由此形成一系列舞台艺术特征。剧本则纳入文学的研究范畴,形成戏曲文学、戏曲评论等学科专业。在视听文化日益蔓延和日渐普及的形式下,广播电视戏曲的研究将对振兴戏曲、传播戏曲文化、拓展戏曲的艺术品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本专业方向注重发挥广播电视优势,培养密切联系实际,能胜任广播电视戏曲创作及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电影学专业(050406)
1.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是整个电影学研究的基础,包含电影艺术史和电影理论两个方面。
本方向电影史的研究包括了电影的艺术与技术、生产与发行、创作与理论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着重研究电影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电影艺术语言和电影艺术观念的发展和演变,探讨电影发展的深层原因和结果;论证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观众的关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和电影的互动关系,探讨电影艺术发展历史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总结经验,认识规律。电影理论的研究范围则包括电影美学、电影艺术理论、电影文化、电影批评等基础性学科。本方向的研究注重联系社会、经济、历史与文化语境,对电影创作的丰富实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电影艺术现象和本质进行研究。
电影艺术史论方向旨在重点培养具有较强的电影艺术和理论素养,能胜任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评论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本方向也注重培养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可以在多种传媒领域从事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电影创作方向
本方向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它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电影艺术创作人才。
本方向主要研究电影的创作规律、创作手法、中外电影创作流派等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电影的创作规律。本专业的导师均有丰富的一线创作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电影史、电影理论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电影电视剧创作研究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电视剧编剧、导演及摄影、美术、录音等艺术创作方面的学习研究,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影视剧创作方法。
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高水准的实践技能,能胜任电影电视剧艺术创作及相关工作。
3.电影电视剧表演艺术方向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电影表演艺术,兼顾电视剧、戏剧表演艺术,其重点在于表演理论。
表演艺术创作的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由戏剧传承而来的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各时期西方演剧方法,以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为代表的东方演剧方法,乃至各民族国家地区的不同样式的演剧方法,构成了表演艺术广博的内容。近现代,表演理论更加丰富、完整、深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格洛托夫斯基学派、方法派……这些方法由戏剧进入电影电视剧,获得了新的生发土壤,也为自身增加了新的内涵。本研究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以及电影表演与其他艺术门类中的表演艺术的关联性研究。
电影表演艺术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全面掌握表演艺术理论和创作方法,掌握一定的电影学和戏剧学的理论和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表演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表演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或教学工作。
4.影视制片方向
影视制片管理方向是研究影视剧生产和营销的专业方向。
本方向主要的研究范围包括影视剧的剧本策划、投融资、生产组织与管理、产品销售等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内容有:制片人的素质、剧本的策划与创作、影视剧的投资与融资、影视剧的成本与预算、影视剧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影视剧的市场营销等。影视制片管理是一门交叉型学科,体现在影视艺术与经济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要求既要懂得艺术又要懂得经营管理及影视剧的市场运作;同时它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造性实践的能力。本研究方向将借鉴国外MBA及影视艺术硕士培养的经验,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同时强调学生参与相关实践,强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
本研究方向的目标是培养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创新能力,毕业后能从事相关教学、理论研究及实际运作的高层次影视节目制片人才。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50407)
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
电视艺术是20世纪伴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而诞生的全新艺术形态,有人将其称之为“第九艺术女神”。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电视艺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深入了解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电视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电视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在研究取径方面,本专业方向通过对经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观摩和解读,以掌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资料,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实践,提高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电视艺术的学术研究领域里,有新的理论开拓和新的学术建树。
本方面培养的硕士生,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势态下,成为高层次的电视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电视艺术事业的飞速发展。
2.电视策划方向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传媒策划原理、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包装、媒介批评、大众文化与媒介研究等。
随着电视产业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传媒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策划在电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视策划是为着提升节目、栏目、频道竞争实力而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在考虑频道定位、栏目定位、观众定位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拟定的关于节目生产和节目创作的宏观方略与微观策略。电视策划是当代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已从早期的编导或制片人的个体行为演化为自觉的团体智慧效应,全国知名的电视品牌栏目和节目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电视策划人才已成为传媒业现实与未来的不可或缺。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电视策划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规律方法,对于电视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方向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策划理论的同时,参与一定的实践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本方向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艺术造诣、拥有节目创作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电视策划人才。
3.广播电视文艺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文艺这一广播电视传媒中的重要艺术形态。
本方向以广播电视文艺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以文艺节日、文艺栏目、文艺频道等节目形态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征、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体系。广播电视文艺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反映出当代最前沿的审美思潮、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它的研究既需要相对理论定性,更需依据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态势,进行新的理论开拓和理论建设。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研究,拥有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并互为促动的鲜明特点。因此,还需特别注重应用理论的研究领域。
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既能从事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研究,又能从事高层次节目策划、艺术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电视剧创作与理论方向
本专业方向以电视剧的创作实践、政策管理、传播接受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电视剧创作能力,提升电视剧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度。具体内容包括电视剧剧作训练、电视剧理论研究(如历史研究、创作研究、产业研究、政策与宣传研究、传播与接受研究)两大方面。
本研究方向要求密切结合业界实践经验,专注于电视剧的创作与理论研究,有应用性与理论性、前沿性与学术性兼具的特征。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电视剧理论素养与业界实践能力,能胜任电视剧领域的创作制作、调查研究、政策管理、宣传及教学等相关工作。
5.电视艺术与技术方向
电视艺术与技术方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方向),注重对电视艺术与技术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注重应用电视艺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时以作品答辩为主。
电视艺术本身就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方向人才培养要求:本科所学专业要能具备基本的电视艺术、技术、画面创作、美学等电视业务知识构成,要基本通晓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通晓活动或图片摄影创作的知识,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方向的学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理论研究、画面创作及美学鉴赏等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要不断的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毕业时能够在电视节目创作中或视频媒体节目创作或平面媒体创作中独立的完成摄影、照明、后期制作、以及设计、策划、编导、编辑、剪辑、电脑特技等工作。
要具备以上基本能力,就要求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以电视艺术理论为基础,以电视技术为手段,集中研究和探讨电视艺术与技术的互动关系、电视数字新技术与创作新思潮的关系、电视画面语言构成与画面造型观念研究、电视画面艺术学与美学研究、电视摄影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等研究,注重电视艺术新思维、新观念、摄影与画面的审美功能、影像数字化的历史沿革与媒介功能等学习和研究。
通过三年时间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方向学生将具备较好的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能从较高的层面透析、审视和驾驭电视艺术创作,成为既能从事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又能从事电视画面艺术实践创作、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6.录音艺术方向
“录音艺术” 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方向,它涉及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等和相关工学,是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以广播电影电视声音技术和声音艺术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广播电影电视声音技术和声音创作理论及制作技巧,重点培养以声音创作为主的专业方向。本方向重点研究电影电视声音艺术理论、电影电视技术与艺术在声音创作与制作领域的互动关系、声音创作的现状及发展、双声道和环绕立体声拾音技术,广播电影电视各种节目类型的声音制作技巧等。“广播电视艺术学”是中国传媒大学的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是以研究声画结合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声音艺术创作为主的本研究方向无疑是“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其学术地位举足重轻。
本方向培养从事声音艺术研究,重点培养声音艺术创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
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是广播电视艺术学中专门研究有声语言传播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研究方向。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传播主体的播音艺术、节目主持艺术,也包括受众的收听、收视心理和审美鉴赏。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研究,以语言传播美学、语言传播接受美学为主干,以中国文化为场域,审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艺术特质和传受规律。
本研究方向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需要吸收、融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研究运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艺术规律,以及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广播特点和声画和谐、赏心悦目的电视特点。
本方向的研究成果对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艺术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对于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质量,多出精品节目,提升传播主体的艺术创造水平和受众的欣赏层次,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动画学专业(050420)
1.动画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研究方向将动画艺术理论研究与动画片创作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类实验性的动画片创作,大胆实践各种创作理念、表现风格与技术手段,密切关注影视与新媒体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探索动画的艺术形态与创作规律。以美学、电影艺术、造型艺术、传播学、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拓展动画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所应具备的学术视野,通过开展针对动画艺术本体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画艺术理论体系,培养具有深厚的动画艺术理论修养,兼具学术研究和实际创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动画人才。
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密切关注影视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前沿,追踪动画技术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探索动画艺术在创作理念、艺术形态和技术手段上的突破。通过搭建动画艺术理论的基本框架,对动画艺术的视听语言和叙事体系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为动画创作实践提供完备而系统的理论指导。该方向的研究工作,不但将推动动画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动画艺术研究人才,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作为动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指导,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动画产业方向
本研究方向将通过对动画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展开深入研究,并结合国内外传媒产业发展的实践,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一套切合实际的理论工具、管理策略和经营模式。研究方向对动画产业政策、组织形态、资本运营、传播发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高级动画产业管理、策划、制片和运营人才。
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紧密结合动画产业的实践,在借助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工具的前提下,分析和借鉴国外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探索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道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动画产业管理实践,吸纳传媒产业经济学、传播学方面的专家参与,并结合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实现与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零距离接触,为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和操作方法。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050421)
1.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为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理论,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路径。其中创作部分主要针对数字影视媒体艺术创作实践规律探索。
本方向在培养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核心,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以美学、艺术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兴学科理论架构尚待完善、充实的现状,关注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生产及消费的影响,密切跟踪本领域相关理论的最新动向,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及其对民族遗产传承、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文化安全保护的影响,在较高的层次上总结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制作实践经验,以国际化的视野、全局性的高度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探索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本方向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论文、专著、译著、政策建议、规划方案、数字影视艺术作品等。
2.网络多媒体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为网络媒体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相关的技术与艺术理论、设计方法与创作实践规律。培养过程强调实践、理论与行业发展密切结合。要求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与技术研发、艺术创作实践的紧密关系,针对新媒体艺术的学科理论架构尚待完善、充实的现状,关注网络媒体及其相关的理论、实践和对社会文化、技术与艺术领域的影响,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深入研究网络媒体技术及其艺术创作手段、思路和理念。实现从特定知识、技术到一般理论的提升。力求充分开拓网络媒体艺术这一新媒体学科领域。
本方向主要针对网络媒体技术研发与艺术创作,科研成果主要体现为网络媒体新技术、网络媒体艺术作品、论文、专著、译著等。
游戏专业(050422)
1.游戏设计与创作方向
游戏设计与创作方向注重探索游戏的创作规律和制作方法。通过开展各种类型游戏作品的创作,实践各种游戏创作理念、游戏风格与游戏设计技术,密切关注交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培养熟悉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制作流程,擅长游戏策划、游戏美术设计和游戏技术开发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密切配合动画、影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追踪人机交互技术的最新进展,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实现在游戏机制、模式、技术手段和理念上的创新。研究方向注重实用性,注重培养兼具理论积淀和实际创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游戏理论与产业方向
游戏设计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具有前沿性、交叉性等特征,具有其自身的技术要求、艺术特性和创新规律。
游戏理论与产业研究方向一方面将探索游戏的艺术形态与创作规律,另一方面将探讨游戏产业的运营模式与营销模式等。通过开展针对游戏本体的深入研究,培养具有游戏、动画、电影电视、美术、传播学、交互美学、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广阔视野的复合型研究人才。通过对游戏产业链的诸多环节的深入研究,结合国内外游戏产业发展的实践,为我国游戏产业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工具、管理策略和经营模式。研究方向对游戏产业政策、组织形态、资本运营、传播发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高级游戏产业管理、策划和运营人才。
应用数学专业(070104)
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应用方向
应用数学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重要桥梁。它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和人文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包括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具有实际背景和应用前景的数学理论等。现代的科学、技术、工程中的许多数学模型都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而且很多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方程就是微分方程。因此研究微分方程特别是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于功能日益强大的计算机,研究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和符号计算方法在当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有限元与边界元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偏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组,构造和发展相应的新型计算方法和高性能的算法,其应用几乎波及所有科学计算领域,而且它们也是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一种具有严密数学基础的求解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有效方法。数学机械化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学与计算机领域相交叉的学科,是应用数学研究的前沿和焦点,被国际上誉为“吴方法”。把“吴方法”和符号计算相结合产生新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是长期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应用推广吴微分消元理论,解决更广泛的微分方程问题是数学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该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用电子计算机数值求解科学和工程问题的理论和算法,其目标是高效、稳定地求解各类科学技术领域中产生的数学问题。电磁计算的各种高性能算法,可以用来求解电磁场方程组、分析和模拟电磁场问题。借助于计算机研究微分方程的机械化求解方法,并形成国家“973”项目支持的自动推理平台上的方程自动求解软件。研究最新求解微分积分方程的拟周期小波快速算法,并将该算法延伸到数字信号和图像处理中,解决图像处理中的公开性数学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我国教育部、科学院、广播电视行业重点科研攻关的微分方程和微分积分方程方面的研究课题。
本方向涉及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人员只有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数值分析与算法理论的功底,其成果才能真正应用于实际问题。因此,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密切结合是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之一。另外,紧跟国内外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引入新的计算技术来处理微分方程中的难点,也是本方向的一个特点和创新。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国际上一直也是应用数学和科学工程计算界所讨论的热点之一。
本学科方向培养的硕士是应用数学方面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和前沿动向。经过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值算法和符号演算的程序设计,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能够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中的科学工程计算与软件开发的问题,在该方向上做出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要求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查阅本专业方面的外文资料。初步具备撰写国际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所要求的科研论文。毕业后能从事与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相关的科研、教学、计算、软件研制开发等工作。
2.不确定理论中的数学方法方向
在信息科学、 系统科学、运筹学、管理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都存在着人为的或客观的不确定性, 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如随机性、模糊性、粗糙性、模糊随机性以及其它的多重不确定性。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不确定系统理论中相关的数学方法与应用方面的课题。
研究内容包括模糊测度与模糊积分理论、模糊集理论、粗糙集理论、三角模理论、神经网络和不确定性规划理论等。研究重点在模糊测度与模糊积分理论方面. 在该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步,具有较强优势。
通过在该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将掌握研究模糊系统理论的许多新的数学方法,培养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与模糊系统理论相关的科研、教学和模糊智能产品的研制开发等工作。
3.代数及其应用方向
李理论是当代数学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论之一。李群、李代数、李型群都是李理论的分支。李理论在数学和物理的许多分支,诸如分析、代数数论、微分几何以及理论物理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李理论及其表示的研究也对其他诸多学科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无限维李代数(Kac-Moody代数),环面代数,Virasoro代数、顶点算子代数以及诸多超代数的产生与发展,对其结构、表示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李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成为目前代数领域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无限维李代数的结构和表示理论,完备李代数理论,顶点算子代数理论及其扩张理论,如超代数的结构和表示等理论。
通过专业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李代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现有的有限维以及无限维李代数的结构和表示理论的研究结果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了解学术发展的状况,具有从事教学和独立科研的能力。
4.统计与计量方法方向
数学模型已经成为解释日益复杂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机制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统计与计量方法方向的定位于系统运用现代的数学方法,统计学知识与技能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工具等手段,数量模型化研究经济领域中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借助数量统计的模式准确进行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的数据统计或预测。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微宏观经济学的数理模型和博弈论、统计与数量经济学理论及对中国经济数据的检验、修正和应用、投资学和金融经济学。本方向的研究方法突出理论经济学知识与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与数学知识的相互结合,目的是为揭示现实经济发展中蕴含的内在经济规律提供具有准确数据支撑的理论指导。研究在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上,重点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考察国内外主流计量模型,经过模型间的比较检验、选择,通过纳入中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因素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以此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寻找到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量化的角度把握经济变动的原因,了解经济变化的真实过程,可以初步预测将来的变动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本方向的目标是为我国发展经济建设,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培养从事有关经济和金融知识领域的管理、规划、决策和研究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生能力将不局限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定性分析,而且能够通过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型定量分析,精确把握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利用现有的数据去预测将来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趋势,从而为更好的认识经济现象、掌握经济规律、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科学的、有建设性的意见。
5.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方向
智能计算理论依据生物的计算机理,建立各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对信息进行综合或并行处理,以发现规律、推理知识或预测系统的某些过程和结果。通过智能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对目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出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可以从中发现和挖掘出有用的知识,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前沿领域之一。
主要研究有关图形、图像、视频等媒体信息处理的智能计算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实现。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分析其计算机理,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从中挖掘出有用的知识。重点研究神经计算、进化计算、群体智能、模糊逻辑等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图像、视频分割,图像识别与图像理解等领域的应用。特色是融合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扎实的数理研究基础。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算法理论基础,并具有一定软件设计和实现能力。能够对本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和钻研探索精神,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分析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继续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进行有关项目的研发以及管理工作。
电路与系统专业(080902)
1.电子测量与电路状态诊断方向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系统芯片的使用,系统可靠性、系统故障诊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子测量与电路状态诊断是以电路、信号与系统等理论为基础,围绕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及Soc芯片设计等问题,主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测试,研究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电子系统故障诊断及预测,VLSI版图验证,自动测试系统网络优化设计等内容。
2. 现代电子设计方向
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基础,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实现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现代电子设计以现代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要手段,依靠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技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作平台,以EDA 软件工具为开发环境,以硬件描述语言为设计语言,以可编程器件FPGA等为实验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以软件无线电为实现方向,融合现代DSP技术和信息处理算法等,完成算法的固化、电路功能的实现以及系统集成。本研究方向兼容了理论研究的前沿性、设计和实验手段的先进性、电子系统的实用性。培养具有坚实电子学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处理基础理论与技术,能运用计算机、EDA和FPGA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对各种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理论研究、设计、控制和应用开发的、具有技术竞争力的高级专门应用和研究人才。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
1. 微波与卫星通信方向
微波与卫星通信的理论基础涉及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电波传播理论,通信原理,模拟和数字技术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Ku 波段雨衰对卫星的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的影响,数字卫星广播系统的性能分析,直播卫星的特性参数,Ka波段卫星通信广播的研究,地面数字微波中继线路,DVB在微波中继系统中的应用,数字微波中继线路的误码分析等等。
2.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方向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光波作为信号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技术则是当代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已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石。光纤传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光纤的传输理论,光纤的损耗、色散、偏振和非线性特性,光纤参数测量方法,光纤有源和无源器件,光纤网络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应用。
3.电磁兼容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种电子设备之间会产生各种干扰,严重时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确保各种电子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必须研究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和在复杂环境下各种设备之间的共存能力。在电磁兼容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内容有:电磁干扰及其抑制技术,电磁兼容分析技术,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4.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方向
电磁辐射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的无线电频段以及宽带、增益、方向图的要求下,优化设计新型的天线以及所涉及的电磁理论、电磁场高效数值方法的研究。本研究方向既有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同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密切相关。
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是雷达和遥感的理论基础,根据电磁散射理论可以对目标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形状材料物体对电磁波的散射特性、雷达散射截面以及电参数的求解。研究电磁波与散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布规律。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81001)
1.声频技术方向
声音是传媒领域的重要基础媒介。声音制作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制作水平决定了制作出来的节目的整体质量。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声音制作可以借助的手段越来越多,同时出现的问题和课题也越来越多。声频技术是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为人的听觉活动服务的技术,包括声音的产生、传输、接收、以及处理等问题。由于传媒领域所传播的声音以音乐、语言、和艺术效果声为主,所以声频技术具有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同时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本研究方向的校内支持学科包括传播声学、录音艺术、实验语言学、演艺工程等。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
(1)电声器件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2)室内声环境与扩声技术;
(3)声频测量理论和方法;
(4)数字声频技术与音频信息检索;
(5)声音质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
(6)声音录制与处理的艺术与技术;
(7)听觉心理以及与视觉心理的交互作用;
(8)音乐传播声学
(9)汉语语音信息处理与语音评测
2. 数字电视技术方向
随着数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多媒体通信、网络媒体、移动多媒体、IPTV、手机电视、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字电视产业链,社会急需要大量掌握数字电视技术的专业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电视技术方向”导师团队,在数字电视技术、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数字视频测量技术、视音频检索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
数字电视技术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数字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研究与应用;
(2)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研究与应用;
(3)基于人眼视觉感知特性的数字电视图像质量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4)数字电视测量和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5)基于内容的视音频检索技术和多媒体资源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6)数字电影和高清电视版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8)数字视频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9)交互电视技术研究与应用;
(10)立体电视技术研究;
(11)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方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电视广播和数字电视压缩编码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软、硬件分析和设计能力,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在广播电视领域、现代通信领域、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数字电视广播、数字视频和多媒体系统设计、开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3. 数字广播技术方向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频、音频广播技术正以大的步伐由模拟向数字过渡。
数字卫星广播、数字电缆(光缆)广播、地面数字广播等各具有不同的特点、相互补充,是今后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方式。
数字音频广播(DAB)和数字视频广播(DVB),在确保高质量和高的频谱利用率的基础上,正在向多媒体广播的方向发展。
目前主流的数字广播形式有DAB,DRM、DRM+、HD Radio,还有用于移动接收、提供音、视频服务的T-DMB、T-MMB、CMMB等广播系统。
数字广播技术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音频、视频压缩技术(信源编码技术)
(2)信道编码技术
(3)数字调制技术
(4)发射机技术
(5)网络技术
(6)数据广播技术
(7)各种新的不同数字广播、电视制式研究和跟踪
4.信息网络技术方向
近年来,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光器件的突破,微电子技术的进步,数据压缩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的发展。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是由电缆、光缆、卫星、微波等组成的交互、高速、多功能、大容量的网络,它把千家万户都连结起来,把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的信息传输和交互式服务纳入同一信息网中,为国民经济服务。
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下列内容:
(1)我国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网络体系、网络结构、网络覆盖和频率配置的研究。
(2)HFC网反向传输信道噪声以及它对大容量、双向、多功能信息传输的适应性的研究。
(3)电(光)缆调制解调器和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传输技术研究。
(4)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合一的研究。
(5)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视频点播、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监测、电子商务、传输会议电视等的研究。
(6)DVB-C以及有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
(7)宽带网络技术及其软件化研究。
(8)光纤数字干线传输网的研究。
(9)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相关技术研究。
(10)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网络管理。
5.传输与覆盖监控方向
传输与覆盖监控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当前的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和基于数字技术的综合信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各类广播式与互动式业务内容的传输与覆盖网络,研究如何提升其传输覆盖的有效性,增强对传输覆盖网络的监控能力,实现基于融合网络的媒体交叉综合传输覆盖。
近年来,随着国家“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等广播电视公共覆盖服务项目的实施,加大通信传输覆盖面积,提高传输覆盖网络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防止“法轮功”邪教组织等不稳定因素的电信破坏,加强传输网络的公共安全监控,已成为日趋紧迫的问题。同时,宽带互联网、下一代网络和IP新技术的引入,为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在新技术框架下解决互动化、全媒体传输覆盖网络的有效监控问题,已呈现出显著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传输与覆盖监控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传统的教育与学科研究方向,研究重点是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输特性、覆盖特性、传输质量监控、传输内容监控、传输覆盖网络、监控网络等方面。本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广播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掌握广播电视与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所涉及的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智能监控、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逐步具备采用硬软件设计技术独立分析解决传输覆盖领域内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与综合业务素质,在未来广播电视业、新闻传媒业和信息产业等领域内从事各类综合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关键技术研发、教学科研、管理决策等工作。
本研究方向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短波与中波线路计算机仿真与干扰分析;
(2)数字广播传输网络的系统分析与仿真;
(3)面向数字化的调频、中短波与电视广播的频率规划;
(4)开路广播电视(包括数字地面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系统的监控研究;
(5)有线电视与IPTV系统监控技术研究;
(6)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监控研究;
(7)广播电视监控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8)新媒体网络覆盖监控技术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技术研究。
6.信息安全技术方向
随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诸如双向HFC、IPTV、高清电视、3G、P2P等新技术、新业务不断产生,使得信息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扩大,各种信息安全技术被应用到版权保护、广播监控、身份认证、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等方面,在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同时广播电视作为政府的喉舌,其信息安全性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因此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研发成为行业的焦点,而且广电网络的数字化平移和三网融合都需要加强广电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建设。网络的开放化和广电网、移动网、因特网的融合趋势,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与系统安全建设,提高系统的检测、防御、自愈等能力,另一方面数字电视、高清节目、IPTV、内容集成与分发、内容创意产业和各种新媒体也是迭起丛生,对包括媒体内容保护、监控过滤等在内的媒体内容安全更是呼之欲出。
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安全与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系统工程、通信网络、广播电视、数字传媒、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软硬件设计分析能力和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广播电视安全及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开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本方向涉及加解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安全签名与认证技术、网络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宽带互动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保护
(2)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与权限管理
(3)广播加密与数字影视的内容保护
(4)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
(5)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有线、卫星、无线)
(6)数字内容安全与媒体资源分发(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
(7)有条件接收与有条件播出
(8)网络信息内容过滤与监控
(9)视音频实时监控 (节目、广告等)
(10)移动网络信息内容保护
(11)IPv6、P2P、Mobile等网络安全
(12)自防御与自愈网络体系
(1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4)密码学与数字水印的技术与理论
7.移动多媒体方向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移动多媒体传输技术的研究日渐深入。该研究方向已成为数字广播和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前沿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移动多媒体是以向移动便携终端提供音视频多媒体内容为主要目标、以多媒体信息处理和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和核心技术的综合性多媒体信息管理和传输系统,融合了广电领域和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掌握宽带无线通信、音视频信息处理、数字传输、业务管理和内容保护等核心技术,并能够学以致用、具备移动多媒体系统基本研发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国内对移动多媒体系统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本研究方向着眼于无线通信领域三网融合、宽带移动通信等重大科技问题,依托我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综合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和省部级在研项目,开展多媒体通信、手机电视、高级信道编码调制、信源编码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81002)
1.DSP技术与应用方向
当前,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AM)、数字视频广播(DVB)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技术发展迅速。数字技术在卫星广播、微波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广播电视多功能信息网已投入商业运营。国际和国内的广播电视覆盖网正在或即将由模拟信号传输过渡为数字信号传输网。该传输网具有容量大,传输的信号质量优异,多功能和高可靠等特点。
本研究方向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通用DSP芯片,依靠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中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多工复用和组网技术,重点跟踪研究数字音频广播、数字视频广播、高清晰度电视和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中的上述技术。本研究方向着眼于广播电视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中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的实现和相关测试信号的产生,着重研究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因为这是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重要组成,也是该学科中十分活跃,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技术,它也是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得以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方向对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网的数字化进程将起积极的作用,从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2.多媒体技术方向
多媒体的含义是使声音、图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成为一个整体,并具有实时的交互性,而这种统一性及交互性是由逻辑连接起来。多媒体技术融合了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多种学科,具有表现力丰富、符合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习惯的特点,成为当今信息技术中的热点,它也是流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的本源,强调了媒体信息的多样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以视音频非线性编辑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编辑、制作、播出技术的主流,而广播电视台全台制播网络一体化、多媒体综合业务网、新媒体技术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等则代表了广播电视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智能视频监控技术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借助数字信号处理(DSP)、数字图像处理(DIP)、智能视频处理(IVP)、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实用系统已经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测、广播电视内容监测、广告监播、智能交通、平安城市工程(公安部“3111”工程)等诸多系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广播电视领域的多媒体应用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而多媒体技术本身又具有跨行业的优势,加之社会上真正掌握多媒体技术的高级人才十分缺少,因此本方向的社会缺口很大。本方向培养人才主要面向广播电视传媒领域,同时也适合于公安、交通、金融、司法等其他诸多多媒体技术相关应用领域。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视音频压缩编解码及转码技术(多码流技术、自适应转码技术)
(2)新媒体技术(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投送电视、时移电视、楼宇电视、城市电视)
(3)智能视音频处理技术(广播电视监测、广告监播、运动目标检测、目标识别与跟踪)
(4)网络视音频传输技术(多级网、流媒体传输)
(5)多媒体先进编辑技术(新型高标清、多格式混编技术)
(6)虚拟演播室技术(传感、捕捉、三维色键)
(7)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表情识别、表情移植、变形动画)
(8)多媒体通信与多媒体广播
(9)多媒体广播电视综合业务网络
等。
3.自动控制技术方向
本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与文化产业技术领域的编播设备、演艺设备、灯光和公共安全系统的传感与控制技术,涉及声、光、电、机、液方面的传感技术、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与监控技术。致力于广播电视播控机房、发射机房(站)、现代剧场(歌舞戏曲戏剧场馆)、现代音乐厅和现代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过渡与发展。
本研究方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可满足广播电视技术管理与科研机构、国家艺术科技管理与科研机构、现代歌舞剧院舞美与设备管理部门和现代文化娱乐经营单位等对相关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现代演艺设备的传感技术及信息处理;
(2)现代剧场舞台台下大型机电设备的监控技术;
(3)现代剧场舞台台上提升设备的拖动与自控技术;
(4)广播电视编播设备的监控技术;
(5)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设备的监控技术;
(6)现代演艺场馆消防系统的监控技术;
(7)现代舞台灯光控制技术;
(8)现代演艺场馆环境噪声诊断与检测技术。
4.视听模式与人工智能方向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信息传播与交互的方式、多媒体数字娱乐的方式以及视听艺术表现的方式都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信息传媒、娱乐互动领域中相关技术的发展,更是格外引人关注。本研究方向将面向现实生活中的客观需求,致力于信息传媒与娱乐互动技术领域中国内外前沿性、基础性的课题研究,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实现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虚拟现实、数字水印、人机交互、科学认知等相关理论和方法。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视觉与听觉信息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2)语音、图像、文字的模式特征分析与识别技术及人工智能系统的构建;
(3)音频及视频的虚拟立体模式分析与合成实现理论和技术;
(4)广播、电视节目的密写标签及智能播出监控理论和技术;
(5)多源信息融合及视觉与听觉信息的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理论和技术;
(6)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现的感知、认知及科学测评理论与方法。
学生通过本专业方向的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的开展,将获得创新视野的拓宽与创新意识的强化以及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自身走向社会的核心竞争优势得以提升,为毕业后在文化传媒、娱乐技术与信息服务相关领域创业或从事本方向研究内容相关的项目研发、进入博士阶段的深造以及从事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5.信号处理技术方向
信号处理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及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互相融合和渗透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前沿学科领域交叉生长的特点。面前已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通讯、音视频压缩编解码、多媒体DSP器件,各类电子信息系统核心部分等。
开展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越来越多的高速、大吞吐量信号与信息处理任务,它将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革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高品质数字节目源获取和存贮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同时在广播电视网中的数字化传输与用户接收系统中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方向针对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重点研究最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与调制理论与技术,以及广播电视数字系统设计和实时实现。主要研究内容还包括:嵌入式系统与微系统;高档DSP与嵌入式CPU在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中的应用;并行处理算法及结构理论;实时系统设计方法及设计工具;流水处理技术,阵列处理技术,总线及存贮技术,测试技术,EDA技术等。
本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以及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的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
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
嵌入式软硬件(Embedded SWHW Design)技术研究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FPGA、ASIC、SOC等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在数字通信、数字电视广播、智能机器人、汽车电子、电子仪器仪表、以及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深入的应用,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嵌入式软硬件技术强调从系统角度对电子信息产品或设备的软、硬件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对系统软、硬件模块进行综合优化,以减少系统设计、开发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实现最优系统性能。
本研究方向依托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目前在研的各类科研项目为支撑,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先进电子系统仿真、设计与调试工具,设计、开发嵌入式软硬件模块及系统产品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事高水平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的研究开发,或从事相关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081202)
1. 分布式计算与软件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分布式计算的算法分析与设计理论,具有媒体分布式计算算法设计与软件开发的能力。
以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数字视频等研究为主线,针对广播电视、数字娱乐、动画等领域开展分布式计算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数字图像、视频等媒体的计算理论与方法和媒体的高效计算系统,为网络化影视制作、分布式渲染、WEB媒体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研究基于因特网的分布式媒体存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包括分布式异构媒体资源的集成技术,海量媒体数据存储网络技术,广播影视资料P2P存储和内容存取技术等。
2.传媒信息安全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领域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在该领域内具有独立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该方向是计算机、通信、数学、法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针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领域,开展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广播电视安全体系、安全策略和安全评估技术和方法,以及广播电视安全监控与安全播出;研究网络和通信安全、密码理论与技术、信息隐藏技术等,为传媒领域中数字媒体的内容安全、内容版权管理、存储安全、通信安全等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3. 智能信息处理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检索、智能化信息存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使用智能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方向是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息处理,图像信息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自然语言处理是语言、信息、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以形式化的计算模型来分析、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语音处理包括语音识别、语音感知、语音合成、发音质量评测、发音音色度量等,以认知心理学、心理声学和语音学为基础,以信号处理、统计学为主要工具,以让计算机可以与人使用语音进行交流为最高目标;人机交互技术是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是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息处理,图形图像技术等的综合。图像处理包括:基于模糊集和粗糙集理论的图像预处理技术,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恢复方法及模糊与遗传算法结合的图像恢复方法。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81203)
1.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理论,利用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研究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技术,具备基于相关技术开发应用系统的能力。
研究方向包括:下一代互联网(NGN)、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无线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软件技术、网格计算、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媒体开发技术、网络安全和网络性能评估、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等。
2.媒体信息数据化技术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系统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掌握新媒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传输技术、视频图像编解码技术、内容制作支撑技术、终端技术;致力于各种新媒体技术、系统的研发以及电视台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研发。使学生具有研究与开发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内容设计制作;媒体资产管理相关的视音频处理、内容检索;广播影视机构的信息化及数字业务整体化管理;传媒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能力。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电子阅读器、网络出版等新媒体技术,媒体资产管理相关技术、电视台业务综合管理应用软件研究与实现。
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计算机动画建模、运动控制、场景渲染、后期合成等现代计算机动画技术,熟悉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制作过程以及游戏引擎的开发,具备计算机动画、数字娱乐以及多媒体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这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兼顾计算机应用的研究方向,将培养从事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设计、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角色建模、运动捕捉与运动编辑、衣物动画、人脸建模与表情动画、游戏引擎、网络化数字娱乐、先进的互动技术。
4.高性能计算及应用方向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是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方向通过理论和实践,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高性能计算理论基础,优秀的科研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不仅注重培养在集群计算、嵌入式高性能计算、多媒体检索、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专门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团队精神与协调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方向主要研究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串行程序并行化、并行程序设计方法、高性能计算方法在数字媒体工程中的应用等内容,包括:集群计算技术,通过对高性能计算及集群技术的研究,实现高可用、高可靠、高性能的并行计算系统,满足数字媒体信息对计算密集、数据密集和I O密集等应用的要求;嵌入式高性能计算,通过研究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重点掌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相关原理及设计方法,从而保证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基于领域知识和相似度计算的检索技术;多媒体检索与应用技术;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技术;高清视频信号的实时处理。
5.网络新媒体技术方向
新媒体指一切具有自由交互特征及数字化分布属性的数字媒体及对象,它将传统的单向定时广播变为互动按需服务。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IP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的理论与应用技术、新媒体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基于IP宽带网络的新媒体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
研究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技术、分布式宽带媒体业务制作技术和分布式媒体存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包括IPTV媒体内容分发技术、分布式异构媒体资源的集成技术,分布式影视动漫素材的编辑、渲染、编目、检索技术,海量媒体数据存储网络技术,广播影视资料P2P存储和内容存取技术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20100)
1.媒体管理方向
媒体管理是管理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领域,在综合运用管理学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媒体管理与传播的规律,探讨媒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传播效果评价,在各层次上规划媒体事业建设,探讨传播方式、内容及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媒体最佳传播效果。
本专业主要包括媒体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媒体经营与管理策略、媒体管理创新研究等研究方向。媒体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包括媒体产业发展理论、媒体战略管理研究、以及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的媒体产业化问题研究,探讨媒体产业内在规律;媒体经营与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媒体管理制度、行业规范、法规及产业经营的具体运作策略,探讨不同媒体经营管理方面的共性与个性规律;媒体管理创新研究主要包括媒体管理创新体系、媒体管理创新模式和机制、媒体创意产业等问题,以促进媒体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以及媒体管理领域的不断创新。本研究方向综合运用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系统论、管理系统模拟、预测与决策、法律学等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现代管理技术,对以上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于媒体背景的产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创新机制是研究的重点。自1998年设置该方向以来,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经验,并完成了一批科研成果。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掌握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媒体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处理媒体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研究生在校期间,通过实际参与相关的研究课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研究能力。该方向的毕业生适合从事媒体领域的管理、策划、经营、咨询工作,也适合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 管理信息系统方向
该研究方向结合媒体行业的背景和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各类机构和组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信息资源开发、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该方向主要包括商务智能化管理模式与技术方法研究、管理信息系统与广播电视综合业务集成研究、管理系统模拟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商务智能化管理模式与技术方法主要研究信息化时代商务智能化管理模式、技术支撑平台,尤其是媒体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管理信息系统与广播电视综合业务集成研究主要包括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MAMS)、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媒体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并将这些研究内容与媒体行业的应用紧密结合;管理系统模拟和决策支持研究主要包括管理系统模拟理论、模拟软件、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与媒体管理领域的特点相结合。该研究方向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工具,运用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系统模拟、运筹学、预测与决策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系统研究媒体信息化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方向已形成了完备的教学体系和研究队伍,并完成了一批科研成果。
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媒体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熟悉媒体经营管理的理论和特点,具有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综合能力。毕业生适合在媒体行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或咨询机构等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技术开发和管理,网络技术开发和管理以及与媒体管理、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工作。
企业管理专业(120202)
1.媒体战略管理方向
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前沿领域,是企业高层领导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与艺术。战略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探讨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如何运用系统的观点和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研究方向将有助于深化战略管理研究,培养优秀的媒体战略管理人才,为传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传媒产业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思维创新,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媒介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传媒产业资本运作等内容。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侧重于资源位理论、竞争力研究、临界战略等三个方面,采用系统科学、管理学等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深入探讨战略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本研究方向将向系统管理、数量经济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发展,代表了战略管理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本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掌握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身体和身心健康,各项体育项目达标。培养通晓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熟悉我国政府对企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卓越战略眼光与良好的管理素养,拥有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与领导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工商业、媒体业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和研究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2.营销管理方向
营销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命脉。营销管理是运用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及营销理念,探讨企业如何通过对营销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分析,制订市场导向的营销战略,通过整合营销,进行市场细分、产品定位与定价、促销、渠道管理、广告和公关、品牌管理、设计营销组合并执行市场计划,以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本研究方向将有助于深化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培养优秀的媒介营销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传媒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传媒产业的持续发展。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内容包括:传媒营销的层级结构、系统营销第一原理、系统营销第二原理、系统营销第三原理、不同层次营销之间的联系与转化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将系统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与营销管理相结合,研究我国传媒企业的营销方略,帮助传媒企业制订出适应于新技术和全球化的营销战略和管理,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通过本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掌握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身体和身心健康,各项体育项目达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与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和企业营销实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从事企业市场营销及其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3. 财务管理方向
财务管理是以资本流为对象,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综合性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在我国公司管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和中枢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资本和技术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使创意产业、信息产业为先导的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改革的深化、经济的成长、资本市场的完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洞察竞争环境变化,整合与优化财务资源,将稀缺的资本在企业和市场内进行有效配置。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价值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公司运营管理,企业效绩评价理论和方法等,本专业方向的特色是侧重以产权理论、价值理论为基点研究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本收益、控制财务风险以及公司效绩评价方法,促进传媒企业从价值管理途径改善管理、优化运作、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掌握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身心健康,各项体育达标。培养具备现代财务专业理论坚实基础和掌握公司财务管理实际操作方法,具有综合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金融、证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财务管理的动态和发展,能科学地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能够在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和相关科研单位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120401)
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方向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方向主要研究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前沿及现实问题,在研究特色上突出文化产业及传媒公共管理研究和文化、传媒公共组织研究,其意义在于完善公共管理理论,并对文化产业和传媒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涉及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法规和政策、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外文化组织和媒体行政管理组织研究、中外文化组织和媒介组织研究等。其中公共管理和公共组织是当今公共行政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将采用系统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方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我国正在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产业组织的内部管理都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而媒介是公益性和政治性较强的公共组织,对媒体行政管理组织和媒介组织的研究也是我国当前行政改革和媒体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优化传媒行政管理部门和媒体的组织建设,实现国家对媒体和传媒产业的有效管理和媒体自身的有效管理。因此本研究方向是行政管理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和媒体管理的必要而科学的结合,顺应了当前我国文化(传媒)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媒体)组织对行政管研究和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现代行政的基本理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认知、理解和执行能力,掌握行政管理的规律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实践,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毕业生可到公共部门,包括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媒体和文化产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进入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2.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研究方向从公共政策理论出发,通过对中、外国家的文化和媒体管理法规和公共政策进行全面研究,分析我国在文化事业、媒体法治和政策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国家对文化事业和媒体管理的政策科学化途径。
本研究方向主要立足于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并结合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术特点,把中外文化产业和媒介政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特色。随着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媒体产业的发展,政府越来越需要从宏观角度实现对媒体的治理,媒体的发展也越发需要有更加系统的法规、政策依据。
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涉及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法规研究、中外文化产业和媒介管理法规研究、中外文化产业和媒体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现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理论和方法、政策的实际应用都需要进行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学科中多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分支,公共政策研究不仅使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的理论研究更加丰富和完善,也使公共行政的实践和应用价值更为突出。
本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的认知、理解和执行能力,通过学习研究,掌握政策科学规律,并熟练运用现代公共政策理论指导实践,以便能够正确制定公共政策。毕业生可到公共部门,包括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媒体、文化产业部门从事管理和政策分析与咨询工作,也可进入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工程硕士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430109)
1.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是新媒体产业的支撑技术,也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技术,它以虚拟现实、数字版权等前瞻技术为中心,涉及广播、电影、电视、动画、图形、图像以及网页、广告等其他商业媒体资源的编辑制作技术以及相应的消费电子产品的数字集成处理技术,强调媒体信息的多样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实时交互性,并兼顾表示媒体的艺术特性,融合了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多种学科,符合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习惯,表现力丰富。
基于数字媒体处理技术的智能视频监控技术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借助数字信号处理(DSP)、数字图像处理(DIP)、智能视频处理(IVP)、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实用系统已经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测、广播电视内容监测、广告监播、智能交通、平安城市工程等诸多系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新媒体技术
(2) 智能视音频处理技术
(3) 视音频压缩编解码及转码技术
(4) 网络视音频传输技术
(5) 先进的媒体编辑技术
(6) 虚拟演播室技术
(7) 三维虚拟漫游技术
(8) 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
2.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电视领域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快速发展,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网络媒体领域、移动多媒体广播、IPTV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需要大量掌握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专业人才。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专业方向是我校在五十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下来的优势特色专业,有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实力,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在社会有较大影响。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 数字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与应用;
2.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与应用;
3.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与应用;
4. 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与应用;
5. 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与应用;
6.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评价技术与应用;
7. 数字电视测量和监测技术与应用;
8. 数字视频网络技术与应用;
9. 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络技术与应用;
10. 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传输技术与应用;
11. 有条件接收技术与应用;
12. 光纤数字干线传输网技术与应用;
13. 视音频检索技术和多媒体资源管理技术与应用。
14. 数字电影和高清电视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
15. 交互电视技术与应用;
16. 立体电视技术研究;
3.天线与微波通信方向
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始发展非常迅速,是通信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关键技术。而在无线通信技术中,天线技术又是无线通信必不可少的关键器件。早期无线通信主要集中的1GHz频率以下范围,随着通信业务的普及和应用,微波频段频谱得到了广泛的实用,因此研究开发微波通信技术相关器件和天线技术也就成为发展的必然。天线技术和微波通信技术主要研究以下范围内容:
1) 微波天线的分析和设计;
2) 微波通信的链路分析和设计;
3) 微波通信器件的原理分析和设计。
本专业方向的教学主要面向工程实践,学习从事射频与微波技术研发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工作,技术管理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技术要求。
工程硕士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430110)
1.片上系统设计方向
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是指在单芯片上集成微电子应用产品所需的全部功能系统,与集成电路(IC)相比,不再是一种功能单一的单元电路,而是将信号采集、处理和输出等完整的系统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有专用目的的电子系统单片,SOC技术是当前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趋势,SOC设计也是产业发展的主流。
片上系统设计涉及系统知识、模型算法、芯片结构、各层次电路直至器件的设计,要求有应用系统知识,软硬件设计能力,以及快速的整合验证能力。本方向面向通信和广播电视领域,研究多媒体信号处理和传输中的算法、算法的电路设计实现以及系统集成。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中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中关键模块的硬件设计和实现、片上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面向多媒体信号处理和传输的片上系统架构的研究、以及验证方法的研究。
2.DSP算法与FPGA设计方向
本方向研究基于可编程数字电路平台FPGA芯片,实现广播电视数字通信中宽带高速信号数据流的处理,较传统的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现手段相比,基于专用电路的设计、实现方法能够实现更高的处理并发性和数据吞吐率。本方向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领域为高速广播电视台站设备以及对电路功耗有苛刻要求的便携设备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本方向研究内容包括:基于FPGA电路平台的设计方法学,寄存器传输层(RTL)电路设计方法学,寄存器传输层(RTL)的动态仿真验证和门级电路的时序仿真验证,电路静态时序分析验证(STA)方法学。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数制系统研究,面向硬件结构的并发性算法设计,电路流水线设计方法学,并发性算法和电路仿真的比特一致性验证方法学等。本研究方向融合作为当代电子学关键进展的数字信号处理和集成电路技术,对于广播电视关键技术国产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工程硕士 计算机技术领域(430112)
1.网络多媒体技术方向
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IP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的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具有基于互联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多媒体应用开发能力。
研究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技术、分布式宽带媒体业务制作技术和分布式媒体存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包括IPTV媒体内容分发技术、IPTV机顶盒系统、分布式异构媒体资源的集成技术,分布式影视动漫素材的编辑、渲染、编目、检索技术,海量媒体数据存储网络技术,广播影视资料P2P存储和内容存取技术等。
2.传媒信息安全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领域的信息安全技术,在该领域内具有独立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该方向是计算机、广播电视、法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针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领域,开展信息安全的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广播电视安全体系、安全策略和安全评估技术和方法,以及广播电视安全监控与安全播出;研究互联络通信安全存储安全、和信息隐藏技术,为传媒领域中数字媒体的内容安全、内容版权管理、存储安全、通信安全等提供技术支持。
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计算机动画建模、运动控制、场景渲染、后期合成等现代计算机动画技术,熟悉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制作过程以及游戏引擎的开发,具备计算机动画、数字娱乐以及多媒体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这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兼顾计算机应用的研究方向,将培养从事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设计、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角色建模、运动捕捉与运动编辑、衣物动画、人脸建模与表情动画、游戏引擎、网络化数字娱乐、先进的互动技术。
工商管理硕士(460100)
1.媒体经营与管理方向
本方向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需要,确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宽口径、强能力、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具备高素质,了解不同媒体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掌握媒体经营与管理的运作技能,能在各类媒体、传媒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项目策划执行和服务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2.市场营销方向
本方向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时代需要,密切结合当今时代营销与传媒紧密结合的特点,确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宽口径、强能力、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了解企业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掌握企业营销及管理的专业运作技能,能熟练运营媒体手段在企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企业运营、管理、项目策划执行和产品与服务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3.广告战略管理方向
本方向适应我国文化传媒业大发展的时代需要,确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宽口径、强能力、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具备高素质,了解各类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掌握不同类型企业广告运营技能,能在企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企业广告战略管理与运营、项目策划执行和产品与服务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4.新媒体运营方向
本方向适应我国文化传媒业大发展的时代需要,确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宽口径、强能力、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具备素质,了解新媒体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掌握新媒体产业的专业运作技能,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企业运营、传媒管理、项目策划执行和产品与服务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5.影视、动画项目管理方向
本方向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需要,确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宽口径、强能力、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了解影视及动漫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掌握影视和动漫产业的专业运作技能,能在影视及动漫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企业运营、传媒管理、项目策划执行和文化产品与服务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6.文化产业管理方向
本方向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需要,确立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宽口径、强能力、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了解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掌握文化产业的专业运作技能,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企业运营、传媒管理、项目策划执行和文化产品与服务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艺术硕士 广播电视领域(550105)
1.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播音主持艺术是广播电视专业领域中研究有声语言传播艺术的一个方向。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传播主体的播音艺术、节目主持艺术,也包括受众的收听、收视心理和审美鉴赏。播音主持艺术研究,以语言传播美学、语言传播接受美学为主干,以中国文化为场域,审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艺术特质和传受规律。
本方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特点,需要吸收、融合艺术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研究运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艺术规律,以及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广播特点和声画和谐、赏心悦目的电视特点。
本方向的研究对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业务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对于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质量,多出精品节目,提升传播主体的艺术创作水平和受众的欣赏层次,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2.电视策划与创作方向
本专业为电视台和影视机构培养面向市场需求,培养能够为电视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提供创新思维的具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的高素质的电视策划和电视编导人才。当代影视产品从策划到创作各环节之间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本专业教学重视从电视策划、电视创作的整体性高度来架构学生的知识与观念,重视电视实务分析与理论应用相结合,力求使学生不仅掌握一般电视策划和创作实务的运作规律,而且具有较深厚的知识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对电视生态现象进行分析把握的能力,同时提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策划能力和编导能力。本专业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开阔的学术视野,均在电视领域第一线进行过专业创作和策划。
3.广播影视音乐应用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胜任广播、电影、电视等传媒音乐和其它表演型音乐中的创意、创作、表演、编辑传播与技术制作的专业人才。本方向强调以上各领域的艺术与技术实践,因此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大众传媒事业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广播、电影、电视等传媒音乐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音乐传播链上,音乐作品最终为音乐受众所接受与消费,均是音乐的创意、创作、表演、编辑传播与技术制作等多种专业综合性的创造成果。为此,本专业方向将招收具有作曲理论与实践基础、音乐表演基础、电子音乐制作基础、广播影视音乐编辑基础和音乐文化产业基础的本科和同等学历水平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
4.动漫创作方向
该方向立足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依托动漫与新兴的数字媒体艺术交叉发展的现实,培养人格完善、热爱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较为深厚的艺术学、文化学、传播学修养以及专业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思维、理解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原理、方法和技巧,具有原创精神和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能力的研究型创作人才。
该方向人才培养围绕两个流程线展开,学生可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特长、兴趣任选其中一条流程线学习,同时本专业鼓励学生在单线学习基础上争取做到双线融合。两条流程线分别为动漫创作流程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流程。
动漫创作培养流程:
主要以项目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动漫创作理论,探讨动漫创作原理、方法、技法以及相应的制作工具应用,使学生在具备动漫创作能力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探讨动漫创作规律和动漫产业发展思想,成为真正具有研究能力的动漫创作高端人才。动漫创作流程主要研究和学习的创作形态有: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合成动画、漫画、插画等。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培养流程
主要以项目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理论,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原理、方法、技巧以及相应的制作工具应用,使学生在具备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能力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规律和数字媒体内容产业发展思想,成为具有研究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高端人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流程主要研究和学习的创作形态有:数字影视艺术创作、网络媒体艺术创作、手机媒体艺术创作等。
5.艺术管理方向
艺术管理是国外早已存在的专业硕士方向,主要针对艺术创造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展开,在美国至少有四十多所大学设立艺术管理专业。
当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而传媒业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地带,本方向就是面对创意时代的来临,主要面向广电艺术事业单位、各类媒体、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演出公司、影视城、艺术博物馆等领域的艺术从业者、艺术投资者及艺术爱好者,以及有志于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考生。对于考生的艺术和商业,以及沟通的素质会有很高要求。该方向致力于培养广电等各类媒介艺术机构所需的企业家、高级主管、策划人、投资家、收藏家及评论家、当代艺术家等。
6.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方向
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方向,是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属于新媒体实务范畴。本方向力求从数字移动媒体视频应用的技术要求,传播特性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着手,对移动媒体视频节目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编排进行理论提高、、思维训练、方法训练和创作实践。
本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内容主要有:系统学习新媒体相关理论和核心知识点,熟练掌握数字移动媒体视频制作技术,学习培养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意思维、策划能力,规划设计移动媒体视频节目的类型和形态,学习研讨移动媒体视频节目的生产模式和协作机制,探索演练移动媒体视频节目的拍摄方法、编辑方法、包装技法和编排策略。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创新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方向旨在为中国移动媒体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本方向毕业生发展空间广阔,传统广电媒体的新媒体事业板块,电信运营商的信息增值业务部门以及广大的社会内容制作机构都对此类人才具有持续旺盛的需求。
7.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方向
该方向属文化产业微观层面研究,在熟悉掌握文化产业基本理论及国内外文化产业项目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主要研究文化产业各类型具体项目的创意、策划、运营及品牌营销,包括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各类园区策划、影视动漫产品等。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和系统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又具备文化产业项目设计执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8.文化市场方向
该方向以文化市场类型、构成要素、内外部环境、运行规律、具体市场操作行为为研究内容,培养学生文化市场调查、数据监测、消费者行为监控、文化市场策划和开发的实践能力,为文化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掌握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行业发展动向、文化消费特点的应用型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570100)
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我国特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其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内外汉语教育教学环境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国内外多种汉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教学人才。其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中国传媒大学研招办©2008版权所有 电话(8610)657792279702传真(8610)6576880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24 电子邮件yzhb©cuc.edu.cn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