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孙健敏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61年11月出生于山东,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并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就职劳动人事学院至今,先后任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副院长。2001年晋升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依利诺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进修访问。现任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人力资源开发与评价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
《组织行为学》(合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管理沟通》(合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华夏出版社。
《创造性问题解决》(合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有效的沟通技巧》(合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精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案例精选》(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管理技能开发与评价》(合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社会资本》(合译),商务印书馆。
《哈佛大学组织行为学案例精选》(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要论文
“如何科学合理引进人才”,《光明日报》,2007年6月14日。
“提升创造力时不我待”,《光明日报》,2007年1月18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误区”,《人力资源管理》,2007年5期。
“我国科技人员创造倾向的个体差异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3期。
“雇佣关系中的心理契约”,《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6年7期。
“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1期。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设计程序与原则”,《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期。
“非公有制企业科技人员的参保状况及影响因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期。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才》,2005年2期。
“研究假设的有效性及其评价”,《社会学研究》,2004年3期。
“关于跳槽的社会协同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3年4期。
“国际企业管理者的选拔与培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2期。
“管理者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人类工效学》,2002年3期。
“如何评价组织变革的有效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年12期。
“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设计的四种不同趋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2期。
“欧洲各国人力资源经理的培养与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2期。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work stressor scale for managers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26th ICAP Conference, Athens, Greece.
“The values system of Chinese managers in a transition society.”Proceedings of IFMS.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 human resource perspective”,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00.8.
研究领域
个体绩效与组织绩效的内涵与结构、测量与评价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有效性、资质模型及其测量
个体创造性与组织革新的概念、机制
组织认同、组织承诺与员工生产力
社会兼职
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兼职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
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中心特聘专家
人事部公务员考试专家委员会成员
劳动部职业资格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共北京市委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会员
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
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SIOP)会员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发起会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行为科学学会秘书长
讲授课程
本科生:
组织行为学,人员素质测评,管理技能开发与评价,专业英语
硕士生:
组织行为学,人员测评理论与技术,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双语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EMBA)
博士生:
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组织行为学专题,研究方法专题
联系方式
电话:010-62513833
电子邮件:chinajms@sina.com
人力资源管理 张丽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57年8月出生于大连,1983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分别于1992年、200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评为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现为管理案例中心主任,组织行为研究所所长。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一年(美中文化交流项目计划:新泽西州立大学亚洲管理研究中心 高级研究学者)
主要著作
《管理案例教学导论》,台湾华泰书局出版,2002年。
《管理案例教学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案例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中国MBA硕士论文集》(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管理案例研究》(主编),2000年卷第二辑、2001年卷第一辑、2001年卷第二辑、2002年卷、2003年卷。
《现代管理培训与案例教学》(现代培训与发展系列丛书),中国人事出版社。
《成功的选择——大连市企业合资嫁接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企业案例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暂定)。
《基于变革的领导—变革型领导中国化模型的实证研究》
主要论文
“案例研究:从跨案例的分析到拓展现有理论的解释力”,《管理世界》。
“公司老总如何选择你的接班人”,《北大商业评论》。
“国企薪酬变革的案例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战略、绩效、维度重视程度三者间关系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
“华东地区制造型企业职员工作倦怠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
“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与技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薪酬改革从调查研究开始”,《企业管理》。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难点问题的对策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评价系统研究”,《应用心理学》。
“工作质量管理原则:上岗引导的新内容”,《华东经济管理》。
“企业集团重组后薪酬制度改革的现场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
“嫁接式合资企业组织变革策略的运用”,《人类工效学》。
“非民营企业领导形态、沟通满足与领导效能之研究”,《应用心理学》。
“创新教学法——自导式学习”,《现代企业教育》。
“合资企业跨文化冲突及其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应用工效学原理设置电气集中控制系统的劳动组织”,《人类工效学》。
“女工对设备工具色彩喜爱的心理调查”,《人类工效学》。
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及获奖情况
主持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成长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
主持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企业案例研究方法与前景”
主持新疆科技厅重大攻关课题“新疆传统产业转型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体系的研究”
2000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我国工商管理课程案例建设与教学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200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评价系统研究”
2002大连市人民政府资助出版优秀科学著作一等奖专著《管理案例教学法》
1999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连市企业经营者心理素质与管理有效性综合评价系统”
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嫁接式合资企业组织变革策略的运用”
2000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案例库建设与教学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石化总公司部级管理现代化成果二等奖“领导行为整体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在香港获第一届亚洲区高校优秀管理个案撰写比赛第一名,一等奖8000港币。
在台湾获1999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优秀博士论文选题奖,获助12万台币
主持完成的企校联合项目“新疆屯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2002年12月通过教育部主持的专家鉴定,被评为国内领先。
社会兼职
北京市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类工效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国资委上海经理学院兼职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MBA论坛荣誉演讲人
深圳大学“名师名校”论坛荣誉教授
研究领域
现代组织理论与人力资源战略方向
组织变革与领导行为研究、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女性与领导力研究、管理案例教学与研究方法
讲授课程
硕士生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专题研究、组织行为学、企业领导学
博士生
组织行为学前沿研究、企业研究方法、管理案例教学法
联系方式
电话:010-82502355
电子邮件:lihuaz@ruc.edu.cn
人力资源管理 彭剑锋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人物简介
彭剑锋,1961年1月15日出生于江西。198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读研期间,深入社会实践,创办了多个企业。1986年毕业留校任教。27岁任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1991年破格评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评为教授。
彭剑锋教授长期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先后被深圳华为公司、广东TCL集团、山东六和集团、新奥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理顾问,专家组组长。他所领导的专家团队为数十家著名企业提供过咨询,《华为基本法》、《华侨城宪章》、《TCL以速度抗击规模》、《新奥企业纲领》、《三星(中国)文化》、《白沙文化发展纲要》、《东风日产共同行动纲领》均出自彭剑锋领导的咨询团队之手。彭剑锋教授2004年被亚太人力资源研究会(澳门)及新浪网评为“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年度人物”。被《中国改革报》等数十家媒体评为“中国管理咨询界标竿人物”。2007年被评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十佳人物”。
主要著作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素质模型设计》
《走出混沌》
《现代管理制度、程序、方法范例全集》
主要论文
《理性校正中国企业HRM错位》
《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
《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聚焦中国人才市场——基本问题与矛盾》
《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问题与解决之道》
《建立基于“职位+能力”的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东风日产:超越文化,融合文化》
《华为基本法的嬗变与重构》
《胜任力模型对中国企业的价值与应用误区》
《2002年中国市场营销的十大问题》
《中国营销创新10大趋势》
《走出创新误区与速度陷阱》
《简单管理的核心要义和中国实践》
社会兼职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研究与咨询工作
市场营销
讲授课程
硕士生:
企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绩效管理
博士生: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pengjf007@vip.sina.com
人力资源管理 程延园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63年11月30日出生于湖北襄樊,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1988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任教至今。2005年评为教授。现为中国人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
《劳动关系》(主编)
《集体谈判制度研究》(专著)
《产业关系研究方法》(译著)
《员工关系管理》(编著)
《劳动关系学》(主编)
《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学》(主编)
主要论文
《“劳动三权”:构筑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
《中德社会争议司法制度比较》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
《集体谈判:现代西方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与《劳动法》接轨》
《冲突与矛盾:就业协议制度需要与劳动合同制度相衔接》
《企事业单位如何依法管理人才》
《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内涵》
《我国劳动争议的发展变化与劳动关系调整》
《英美解雇制度比较分析》
《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
《就业协议制度呼唤改革》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思考》
《竞业避止与人才流动》
《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
《对企业民主管理立法的几点思考》
《Occupational accident insurance reform and legislation in China》
《The Deveopment of Labor Disput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Germany’s Social Courts and China’s Social Security Disputes Resolve System》
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协会劳动关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委员会专家
人事部全国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人力资源管理
讲授课程
员工关系管理、员工福利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
联系方式
电话:010-82502357
人力资源管理 周文霞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周文霞,1960年出生于河北,分别获得河北大学哲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伦理学方向)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赴荷兰参加人力资源开发与岗位创造技能培训项目;2003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短期访问学者;200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领导、激励、职业生涯管理。
主要著作
《管理心理学》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5年7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副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5年5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副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5年5月
《人力资源管理》 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
《职业生涯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管理中的激励》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4年4月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年1月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工作手册》 主编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1年5月
主要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人性假设 《南开管理评论》 1999年第5期
美国教授终身制及其对中国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5期
国家机关处长工作性质的探索性研究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5月第5卷第3期
员工的职业发展阶段与组织的管理任务 人大报刊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年12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状况的研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5期
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运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工作卷入关系的研究《南开管理评论》 2006年第2期
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5期
国人职业生存方式的六大变化 《光明日报》 2006年4月3日
管理你的职业生涯 《北大商业评论》 2006年第9期
当代大学生择业新趋势解读 《光明日报》2007年1月4日
基于知识经济背景的职业成功研究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07年19期 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政策文本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年12期
国外裁员幸存者综合症研究综述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2期
科研项目
中美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比较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高校教师职业成功观的结构维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需求调查研究 方正株式会社委托项目
丰台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市丰台区委委托项目
事业单位绩效薪酬方案研究 北京市社科院委托项目
社会兼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教学与实践研究会 秘书长
研究领域
领导与激励
职业生涯管理
员工培训与发展
讲授课程
硕士生:
组织行为学、职业生涯管理、培训与开发
博士生:
职业生涯研究:理论与方法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zhouwenxia@sohu.com
人力资源管理 林新奇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林新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国际经营学博士,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962年3月出生于福建,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事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7-1988年参加北京市政府讲师团赴基层挂职锻炼,1996-2002年国家公派赴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大学留学,获国际经营学修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教学、咨询、培训工作,担任多家企业高级管理顾问,曾为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咨询培训服务;主持或参与国内外多个重大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100多篇(部),1994年荣获北京市第3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200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著作
1.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2. 绩效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10);
4. 在崛起与衰退之间:一个日本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考(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
5. 绩效管理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9);
6.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
7. 中国人事管理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8. 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合译,第二译著,三联书店2004-4)。
主要论文
1.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八大趋势(光明日报2009-2-13国是版);
2. 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光明日报2008-11-06人才版);
3. 人力资源管理三十年:路径与走向(中国人才2008-11);
4. 中国における官?学?民企業の人的資源管理の特徴(国際??????研究学会第15届大会宣读論文、2008-10);
5. 高度経済成長期における中国企業の???????????の二十四時間――?時間の投入?から見る中国企業の???????????の役割(国際??????研究学会年報2008年,2008-9);
6. 国际化组织如何管理驻外人员(中国人才2008年第9期);
7. 绩效革命三十年(企业管理2008-8);
8. 创新型人才的两个条件(中国人才2008年第8期);
9. 变革中的东亚人力资源管理(第2作者,国际学术动态2008-8);
10. 重审“终身雇佣制”(企业管理2008-7);
11. 人才的凝聚与流失(中国人才2008年第6期);
12. 加强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刻不容缓(第一作者,新资本2008年第5期);
13. 市场化呼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光明日报2008-05-20人才版);
14. 刘邦人才战略的成与败(中国人才2008-5);
15. 举贤荐能的三点启示(光明日报2008-04-17人才版);
16. 企业家的真实生存状态(光明日报2008-03-20人才版);
17. 法制化加速规范化(管理@人2008-3);
18.从企业家视角看政府管理职能及其转变——基于企业经营管理者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实证分析(第四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大会论文集2007-11);
19.中国企业家成长的文化生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20.构筑人才强国的机制保障(中国人事报2007-10-24);
21. 企业跨国经营的薪酬管理策略(劳动工资动态2007-10);
22. 中国人事管理的传统与变革(中国人才2007-9);
23. 国有企业人才成长的第一要素是责任感(中国人事报2007-7);
24. 跨国经营的必修课:跨文化沟通(人民出版社:亚洲学术2007);
25. 日本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开发(人民出版社:亚洲学术2007);
26. 竞聘上岗与管理创新(第三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6-12);
27. 日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一作者,亚洲学术2006);
28.日本企业员工培训的组织保障(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
29. 企业经营者“职务消费”研究(第一作者,劳动工资动态2006-9);
30. 时间管理:从效率到效益(企业管理2006-5);
31.人力资源管理者专业化的五大挑战(新资本2005-5);
32. 关于建立人力资源循环经济区的构想(新资本2005-5);
33.工作分析与绩效考核:打造高绩效工作团队的左膀右臂(中国盐业2005-3);
34.颠覆传统观念再造人力资源竞争力(第一作者,中国盐业2005-2);
35.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还是才为先?(中国盐业2005-2);
36. 日本就业对策的特点与中小企业的作用(体制改革2004-7);等。
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中国六十年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路径和走向:制度变迁与政策选择”(2009-2011);
主持日本公益财团法人住友财团亚洲研究项目“从时间投入视角看中日企业经营者职能作用异同的比较研究”(2009-2010);
参与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子课题“和谐号人事管理方案研究”(2008-2009);
主持亚洲研究中心项目《日本企业员工培训技术研究》(2004-2006);
主持北京市委组织部、国家人事部项目子课题《首都地区企业家成长规律研究》(2006);
主持国家人事部项目子课题《企业家成长规律研究》(2005);
主持国家劳动部项目子课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题库建设:人力资源规划部分》(2005-2006)。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计算机制造企业研究: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2002-2005);
主持各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等咨询培训项目数十项。
学术与社会兼职
日本HR学会、国际Business研究学会等国际会员,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及考评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行业经济研究中心特邀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总裁俱乐部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东亚人力资源管理论坛秘书长。
研究领域
组织规划与管理、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组织变革、机构调整与竞聘上岗;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力开发与员工激励;
企业文化整合建设,企业家成长路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等。
讲授课程
本科生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跨文化管理
硕士生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博士生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10-62515014
电子邮件:linxq@ruc.edu.cn shinki9@yahoo.com.cn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