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文章索引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

学校 专业
科目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东华大学公示2013级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
普通文章 湖南大学空军国防生2013全国大学生校园
普通文章 李亚栋、南策文、雒建斌三位清华教授新
普通文章 2013年五四青年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
普通文章 西南政法大学2012考博报名/考试地点变更
普通文章 武汉科技大学2012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
普通文章 考博顺利通过考试须知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入学考试十大必杀技-考研
普通文章 考博成功的因素-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专业课复习应当如何进行-考博信息网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考研心路
普通文章 “最孝博士”——黄碧海,用爱唤醒母亲
普通文章 如此读研还有价值吗
普通文章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
普通文章 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制几年?
普通文章 请问河海大学对“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博
普通文章 博士生招生常见问题解答——请问博士研
普通文章 请问河海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如何报名
普通文章 请问如何索取“河海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
普通文章 请简单介绍一下河海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
普通文章 2013201020112012年河海大学英语考博真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 http://www.kaoboinfo.com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1-11-10 23:04:58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
  1、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本专业于1963年开始招收“外国文艺理论史”研究生;1981年又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世界文学”硕士点之一;1996年以后开始招收“西方文艺理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的博士生;2001年以后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本专业已经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支学有专攻、精通外语(包括英、法、德、俄、日、希腊、拉丁等语种)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队伍。本专业特别突出文学、文论与宗教、哲学的跨学科研究,并以这一特色和相对优势贯穿各研究方向。
  
  2、研究方向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
  
  3、研究内容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包括专题研究、通史研究、原典译介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的交叉概念、欧陆学术经典、神学诠释学等。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包括文学史研究、作家研究、比较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意识、西方现代批评中的经典文学诠释等。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包括中西思想与文化精神研究、中西艺术与宗教精神研究、文化对话与文化传统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中西文化、宗教、艺术的比较研究。
  
  4、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成为能够独立从事专业研究或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5、师资力量
  本专业全体教师,均有在国外长期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其中3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5人在国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其中:
  杨慧林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杨恒达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德国波恩大学留学,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耿幼壮教授,哲学博士,曾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研究12年。
  雷立柏教授,哲学博士,奥地利籍学者,精通德语、英语、汉语以及拉丁文、古希腊文等。
  杨煦生副教授,哲学博士,曾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爱尔朗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教学和研究13年。
  梁坤副教授,文学博士,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
  范方俊副教授,文学博士,并曾从事博士后研究。
  夏可君副教授,哲学博士,曾在德国、法国等从事博士后研究。
  王以培副教授,曾在法国从事访问研究。
  另有本校外国语学院张勇先教授、孙宏教授、陈世丹教授,也在本专业招收研究生。
  本专业近年来完成的学术成果中,包括英文著作2部、德文著作1部、A&HCI检索论文9篇。同时本专业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6项;主办学术辑刊《基督教文化学刊》(已出版19辑并被列入C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对话》(已出版2辑),主编学术月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6、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与国外20多所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每年均有多位教师应邀出国、出境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或从事访问研究,并有多名在读研究生被派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香港等地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自2004年以来,本专业每年暑期均与国外机构合作举办国际学术研讨班,面向全国各高校的中青年教师,邀请北美、欧洲、港台和中国大陆的著名学者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7、主要专业课程
  1)硕士生课程:
  现当代西方文论原著研读
  古典西方文论原著研读
  跨学科研究专题
  西方文学-艺术与宗教研究
  比较文学专题
  比较艺术专题
  欧陆美学与文论专题
  俄罗斯美学与文论专题
  东方文化与人文学术研究专题
  海外汉学研究专题
  2)博士生课程
  西方人文学术的问题与方法
  当代西方人文学术原典选读
  西方现代批评中的经典文学诠释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专题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专题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专题
  西方人文学术的前沿理论专题
  东方文化与人文学术研究专题
  
  8、毕业生去向
  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新闻传媒等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企或外企的高级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培训等工作。
  
  
  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近一年)。
  2、《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章安祺、黄克剑、杨慧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章安祺、梁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博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近三年)。
  2、《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章安祺、黄克剑、杨慧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章安祺、梁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杨慧林 博士生导师
  
  导师介绍(杨慧林)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杨慧林教授(1954- ),男,出生于北京,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责任教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等聘为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员,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聘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被美国旧金山大学聘为Distinguished Fellow of EDS-Stewart Chair,被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4年,杨慧林主讲的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又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杨慧林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教授课程
  西方文艺理论史
  西方文化理论与宗教研究
  基督教文化概要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专题
  英译国学经典研读
  
  3、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论、宗教学。
  
  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杨慧林近年主持的重要研究课题包括:
  “当代神学对‘一体化’、‘全球化’问题的介入及意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基督教对欧洲神话系统的影响和诠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当代神学与人文学的交叉概念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神学与人文学”(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5、主要科研成果
  杨慧林的多部学术著作被收入《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宗教学研究年鉴》等,国外学术刊物也有专文介绍其学术研究,如Inter-Religio Bulletin, 2000 Winter, No. 38等。
  其代表性学术著作有《神学诠释学:圣言·人言》、《移动的边界》、《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欧洲中世纪文学史》、《西方文论概要》等,并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以及美国、英国、德国、芬兰等国家的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大量论文。2004年,美国的SSCI检索刊物《当代中国思想》(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为杨慧林出版了英文学术论文专辑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work of Yang Huilin;其主编的Sino-Christian Studies in China也已由美国Cambridge Scholars Press出版。
  1998年以来杨慧林还主编了学术辑刊《基督教文化学刊》,该刊已连续出版16辑,并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估研究中心列入C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杨慧林主编的“基督教与西方文学书系”,自200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其主要论文如下:
  01.《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莎士比亚》,《文艺研究》1988第六期
  02.《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学》,《文艺研究》1991第四期
  03.《电影符号学》(翻译),《当代外国影视艺术》1992第三期
  04.《20世纪西方文学的神学倾向》,《文艺研究》1994第三期
  05.《陕军东征与世纪末文化的非理性主义情绪》,《学习》1994第六期
  06.《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中西文论研究中的意义》,《东方》1995第四辑
  07.《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神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第一期
  08.《对马丁·路德重读<圣经>的一种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1996. 12
  09.《西方文化:对<圣经>的重新读解》,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文学与基督教》1996. 9
  10.《汉语基督教的道德化及其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东西方宗教伦理及其他》1997. 10
  11.《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督教》,(澳门)《文化杂志》1997.12
  12.《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新华文摘》1998第八期,《天津社会科学》1998第三期
  13.《宇宙论的基督教观点》,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1998. 10
  14.The Moraliz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and the Result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意大利)《明清研究》1998第七期
  15.《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及其汉学研究》,《世界汉学》1998第一期
  16.《神学伦理学的当代意义》,(加拿大)《维真学刊》1999第一期
  17.《<圣经>阐释与<诗经>阐释的对话》(与金元浦合作),《基督教文化学刊》1999第一辑
  18.《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文化学刊》1999第二辑
  19.Kritinusko Kiinnostaa Kiinan yliopistoissa,(芬兰)Kristillinen Viikkosanomalehti,2000, 1.9, No. 35
  20.《20世纪神学美学的可能性及其溯源》,《基督宗教研究》2000年第2辑
  21.《早期基督教文学概说》,《外国文学评论》2000第3期
  22.《一体化与全球化问题的三种错位及基督教视角》,《基督教文化学刊》2000年第3辑
  23.《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批评的兴起》,《基督教文化学刊》2000第4辑
  24.《“全球化”与基督教的自我诠释》,(加拿大)《维真学刊》2001第3期
  25.《神学解释学的人文学价值》,《基督宗教研究》2001年第3辑
  26.《托马斯·阿奎那与中世纪中期的文学批评》,《基督教文化学刊》2001第5辑
  27.《“世界伦理”构想的宗教背景及问题》,《跨文化对话》,2001第6辑
  28.The Religious Studi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芬兰)Lahetys Theologinen, 2001, volume 6
  29.《读解圣言:神学解释学向现代解释学过渡的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2第1期
  30.《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针对性问题》,《长江学术》2002第1辑
  31..《<圣经>诠释中的意义问题》,《宗教与文化》2002第1辑
  32.《“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文化学刊》2002第8辑
  33.《关于解释学与神学的比较研究》,《跨文化对话》,2002第10辑
  34.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英国)China Study Journal, vol.17, No.3, December 2002,
  35.《“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世界宗教研究》2003第1期
  36.《<佛教与跨信仰对话>序言》(翻译),《世界宗教文化》2003第2期
  37.《佛教与基督教对话中的三个问题》,《佛学研究》2003第12 期
  38.《宗教学研究与人文学问题的互动》,《博览群书》2003第2期
  39.《希望之旅与文化偏执》,《博览群书》2003第4期
  40.Some Considerations on Christian Theology in Chinese,(香港)Institute of Sino-Christian Studies Newsletter, 2003, No.1
  41.《“笑”的颠覆性与神学逻辑》,《问题》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圣经“和合本”的诠释学意义》,人民文学出版社《圣经与文学阐释》2003年6月
  43.《加达默尔与神学诠释学》,《基督教文化学刊》2003第10辑
  44.《“不愿意被软化”的神学》,《基督教文化学刊》2003第10辑
  45.Inculturation or Context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46.Three Concerns in the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47.What Theological Ethics Mean to the Contemporary,(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48.The Moralized Sino-Christianity and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Morality,(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49.The Unio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and Its Hermeneutical Analysis,(美国)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50.《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文艺研究》2004第三期
  51.《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读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第四期
  52.《汉语神学的处境化及其问题领域》,《青年思想家》2004第一期
  53.《当代天主教神学的人文关怀》,《天主教研究论辑》2004年第1辑
  54.《汉语神学的“处境化”及其问题领域》,《基督教与中国文化》2004.11.
  55.《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第1期
  56.The Re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Ethic in China, China'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allenges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Frankfurt Peter Lang Press, 2005
  57.《“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文艺研究》2005第三期
  58.《诗性“的诠释与”灵性“的诠释》,《长江学术》2006第一期
  59. Religious Stud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6-01
  60.《诠释和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外国文学研究》2006第六期
  61.《评谢列贝克斯<信仰的理解>》,(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6秋季号第25期
  62.《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神学进路》,《神学美学》2006第一辑
  63.《吴小龙的“细节”及其“警示”》,《博览群书》2007第1期
  64.《教材建设与“教材观念”》,《谈学论教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5.《早期教会大学的两种授课语言及其价值归宿》,《中国文化》2007年春季号
  66.《经典哥特小说集·序》,《博览群书》2007第5期
  67.《为了被忘却的诗性智慧》,《基督教文化学刊》2005第13辑
  68.《在其位置上的不在场》,《基督教文化学刊》2005第14辑
  69.《何谓神学的事件》,《基督教文化学刊》2006第15辑
  70.《“穷人”何谓?》,《基督教文化学刊》2006第16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杨恒达 博士生导师
  
  导师介绍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杨恒达教授,男,1948年11月出生于上海,文学硕士,留学于德国波恩大学,现任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等。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教授课程
  西方文艺理论史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
  比较文学概论
  比较文化
  西方经典名著研读
  
  3、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学史,西方文艺理论史,中西文化比较,尼采研究
  
  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意识(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26卷本《尼采全集》翻译(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人文经典翻译项目)
  20世纪海外华人文化的格局、流变与现状(国务院侨办项目)
  
  5、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专著有:
  1、《尼采美学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7年,(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二等奖、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学者研究成果奖);
  2、《卡夫卡传》,台湾业强出版社,1992年;
  3、《城堡里的迷惘求索:卡夫卡传》,世界图书出版社,1994年;
  4、《海明威》,长春出版社,1999年;
  5、《卡夫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人论与文学》(合作,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7、《诗意的叛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主要译著有:
  1、   卢卡奇《小说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
  2、   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五)(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3、   亨利·米勒《南回归线》、《黑色的春天》,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
  4、   法默尔、安东尼合作《活出欢喜的心》,台湾业强出版社,1995年;
  5、   斯莉姆《再见钟情》(合作),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6、   阿加莎·克里斯蒂《葬礼之后》(合作),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7、   德里达《立场》,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8、   《尼采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2001年;
  9、   尤里·奥莱夫《从另一边来的人》,《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合译),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10、  门得特·德琼《六十个老爸的房子》,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
  11、  亨利·米勒《我一生中的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12、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总统班底》,工人出版社,2000年;
  13、  布莱恩·拉姆利《召亡人》(合作),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4、  门得特·德琼《学校屋顶上的轮子》,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
  15、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林出版社,2007年。
  其主要论文如下:
  1、《翻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中国翻译》1998·3
  2、《对基督教伦理和儒家伦理的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许志伟、赵敦华主编《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Images of Westerners in the Chinese Novel since the 1980s”,Meng Hua & Sukehiro Mirakawa ed., Images of Westerner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Amsterdam-Atlanta, GA:Rodopi,2000
  4、《比较文学教材中的学科定义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1·2
  5、《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6、《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3·3
  7、《尼采与后现代性》,《外国文学》2004·6
  8、《王佐良与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5·3
  9、《一个学科的“死”与生》,《中国比较文学》2006·1
  10、《传统汉学在中西交流中的当代意义》,《博览群书》2007·5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耿幼壮 博士生导师
  基本情况:耿幼壮教授,男,1953年10月出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博士。
  
  教授课程
  西方文艺理论史
  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专题
  跨学科研究专题
  西方艺术与西方文化
  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学与文学理论
  艺术史与艺术批评
  跨学科研究与文化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基督教对欧洲神话系统的影响和诠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当代神学与人文学的交叉概念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神学与人文学”(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代表性学术著作:
  《书写的神话——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破碎的痕迹——重读西方艺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主要论文:
  《视觉与语言建构——以罗兰·巴尔特的“词与物” 为例》,《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
  《审美的神学,或巴尔塔萨之后的神学美学》,《基督教文化学刊》,第20辑(2008年秋)
  《图像,肖像,以及意义显现——让-吕克·南希的意义世界》,《文艺研究》,
    2007年第12期
  《奥古斯丁的“自画像” ——作为文学自传的忏悔录》,《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偶像,圣像,形像——反偶像崇拜运动的神学与美学意义》,《艺术学研究》,
    第1辑(2007年)
  《永远的神话——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批评、阐释与接受》,《外国文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如何面对绘画?——以德勒兹论培根为例》,《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马克·泰勒和他的“文化神学”》,《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4辑(2005年秋)
  《悲剧与死亡——英国伊丽莎白时期复仇剧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天使的堕落和天堂的乡愁——夏加尔的绘画与伊利亚德的神学》,《文艺研究》,
    2005年第5期
  《现实、梦幻、梦幻戏剧——斯特林堡的父亲与蒙克的病室中的死亡》,《外国文学
    评论》,2004年第3期
  《德里达的记忆》,《基督教文化学刊》,第11辑(2004年春)
  《身体、艺术、革命——弗里达·卡洛的绘画》,《美术观察》,2004年第3期
  《重读古希腊悲剧》,《博览群书》,2003年第1、第2期(连载)
  《威廉斯与中国诗》,《博览群书》,2002年第9期
  《超越现代主义——安迪·沃霍尔的意义》,《美术观察》,2001年第3、第4期(连载)
  《论巴洛克艺术的时空结构》,《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早期现代主义的孤独——詹姆斯·惠斯勒和19世纪欧洲文化问题》,《美术观察》,
    2000年第1、第2期(连载)
  《神圣的符号学——经院哲学写作与中世纪的文学与艺术》,《基督教文化学刊》,
    第1辑(1999年春)
  《艺术,性别,意识形态----重读古典的和浪漫的》,《美术观察》,1998年第10期
  《读巴洛克绘画》,《美术观察》,1998年第6期
  《圣经与西方美学》,《外国美学》,第9辑(1992年)
  《符号学与现代派艺术》,《当代外国艺术》,第15辑(1991年)
  《比较艺术问题》,《当代外国艺术》,第12辑(1990年)
  《写作是什么?——罗兰·巴尔特的“写作”理论和文学观》,《外国文学评论》,   1988年第3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张勇先 博士生导师
  
  
  
  
  
  
  张勇先,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责任教授,
  兼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
  
  
  张勇先祖籍陕北,五十年代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八十年代初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留学澳大利亚拉筹博大学(La Trobe)和墨尔本大学(Melbourne)。在墨尔本大学完成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学、人类学、国别研究、欧洲文明历史、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研究。在墨尔本大学完成的本科生课程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等。其中包括墨尔本大学“学位和学术委员会”特别认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
  张勇先在澳大利亚的研究方向为“多元文化与语言教育”,为“中西文化研究”、“英语国家文化”以及“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1985年底,最终由墨尔本大学授予“跨文化研究及语言教育”研究生毕业文凭(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ter-Ethnic Studies and Education)。留学期间,被中国教育部正式转为“中国政府公派研究生”(认定等同于硕士研究生)。
  在墨尔本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工作(堪培拉),开始了为期三年半的外交官生涯。在外事方面接受了基本训练并积累了一定的笔译和口译的实践经验。1989年任期结束后,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获“世界汉语教学”资格证书。之后重返墨尔本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研究生毕业文凭(Graduate Diploma in Education)。第二次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曾在墨尔本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兼职教授“中国文化”。
  张勇先在欧美以及大洋洲先后工作、学习、游历的近十年,对西方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阅历和经验比较丰富,知识面比较宽泛。九十年代初从澳大利亚回国,1994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历任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外语系副主任,外语学院院长;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曾任教育部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英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张勇先目前开设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包括“口译”和“英语发展史”。专著及教材包括《简明经济学英语》和《英语成语与英语文化》。英文论文包括“《黑暗的中心》与《回忆巴比伦》的对比分析”和“谁害怕全球化”(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曾应邀做客CCTV-1“央视访谈”讨论“清剿英文错别字”、CCTV-9 英语频道“DIALOGUE”嘉宾访谈:“澳大利亚教育制度与中澳教育交流”。曾应邀在北京大学开设“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全校通选课An Open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at Peking University(课号:03834160)。张勇先目前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与“英语国家文化”研究,并承担精品课程“英语成语与英语国家文化”项目。张勇先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比较关注,现任中国对外友协大洋洲友好协会理事会理事,教育部中澳高等教育专家咨询组成员。
  
  目前研究领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西文化研究;英语国家文化
  
  目前讲授的课程:
  1.  英汉汉英口译 
  2.  英语文化与英语成语
  3.  英语发展史
  4.  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
  
  
  校外学术兼职:
  1.中国 — 大洋洲友好协会理事会理事
  2.教育部对澳大利亚教育交流工作专家咨询小组成员
  
  
  部分英文论文:
  1.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alia and China”
  “Prospects of Sino-Australia Relationship”, Peking University, 1999
  2.“Australian Slanguage & Its Identity” 
  “Renmin University Journal”, 2000
  3. “Who is Afraid of Globalization”,“Crossings”, Queensland University Press, Australia, 2001  
  4. Mateship A Distinctiv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Australia, “Looking Back and Forward”, Anhui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A Cultural Barrier Faced by Asian Migrants in Australia
  “looking back and forward”, Anhui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Globalization and the Future of English”
  Renmin University Journal, 2000
  7..  “Heart of Darkness” and “Remembering Babylon” —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Renmin University Journal, 2001
  8. The Perception Gap Between Teachers and Learners and its Implications
  Shandong University Journal, 2001
  
  代表性译著: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纪念孔子诞辰2500年系列丛书,共十册, 1999  海洋出版社
  
  代表性专著:
  《英语文化与英语成语》2003  中国三峡出版社
  
  目前主持的项目:
  1.英语成语与英语文化(中国人民大学)
  2.中澳教育交流项目 (中国教育部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
  3.英语语言文化发展史(ACC)
  
  联系电话:0086+10+82509302  电子邮件:yxzhang@ruc.edu.cn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陈世丹 博士生导师
  
  导师介绍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陈世丹教授(1959.11- ),男,出生于黑龙江省,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学方向东亚学者研究班毕业。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文学分会委员,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广东嘉应学院客座教授。
  2003年9月,陈世丹的论文“从《白雪公主》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解构趋势”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陈世丹2004年3月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7年4月,陈世丹的著作《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8年10月陈世丹的论文《论新历史主义小说五号屠场的非线性叙事》获得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论文奖”;2008年12月陈世丹主持的《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学课教学模式》获得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二等奖。
  
  2、教授课程
  美国文学
  世界文学
  现当代美国小说(重点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博士生前沿理论文献
  
  3、主要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西方文论、西方文化。
  
  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陈世丹近年主持的重要研究课题包括: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WW017)
  “美国新历史主义小说研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2003]406号)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主题与艺术手法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7CWW004)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1997.7—2000.7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研究”(1993.7—1996.7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5、主要科研成果
  1.著作(14部):
  1)Vonnegut’s Art of Postmodernist Fiction (《冯内古特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英文版专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2) A Study of American Postmodernist Fiction(《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英文版专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白牙》(译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7月。
  3)《虚构亦真实》(专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5月。
  4)《十日谈》(译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
  5)《英美文学选读自学辅导》(教材),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6)《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专著),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7)《大学英语教程自学综合辅导》第3册(教材),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8)《大学英语教程自学综合辅导》第4册(教材),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9)《快训法英汉汉英常用词词典》(词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12月。
  10)《新编高级英语教程》第1册(教材),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
  11)《新编高级英语教程》第2册(教材),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
  12)《英美文学名家名著论》(专著),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13)《英汉对照中外名人名言荟萃》(编译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11月。
  14)《世界神话百科全书》(译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
  
  2.论文(47篇):
  1)“《五号屠场》:一种诗性的语言结构”,《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光明日报》2009年3月4日。
  3)“弥漫着犹太文化品性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年第11期。
  4)“论《拍卖第49批》中熵、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迷宫”,《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from Realism to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研究生时代》2007年,学术版,总第30期。
  6)“《海明威在中国》:一部海明威研究的重要文献”,《中华读书报》2007年6月13日第19版(国际文化版)。
  7)“喜剧的梦魇与散乱的结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8)“新历史主义与《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外国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
  9)“代码”,《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文艺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5年第4期。
  10)“冯内古特对小说世界的解构与重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外国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
  11)“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外国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6年第12期。
  12)“约瑟夫·海勒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国外文学》2003年第4期。
  13)“《拉格泰姆时代》:向历史意义的回归”,《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4)“《公众的怒火》:后现代神话与元小说”,《湘潭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5)“从《公众的怒火》看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
  16)“《白雪公主》中的后现代主义重构趋势”,《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7)“荒谬的社会现实与怪诞的小说文本”,《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8)“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英语水平”,《英语知识》2002年第9期。
  19)“《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人生哲学与艺术主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0)“论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写作原则”,《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1)“罗伯特•库弗和他的小说”,《外国文学》2000年第6期。
  22)“库弗的元小说创作”,《外国文学》2000年第6期。
  23)“电影院的幽灵”,《外国文学》2000年第6期。
  24)“淡出淡入”,《外国文学》2000年第6期。
  25)“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贡献”,《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6)“从《白雪公主》看后现代主义解构趋势”,《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7)“后现代主义小说审美之维”,《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2期。
  28)“从《白雪公主》看后现代主义解构趋势”,《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5 期。
  29)“从《白雪公主》看后现代主义重构趋势”,《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30)“从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看后现代主义写作模式”,《北方论丛》1999年第3期。
  31)“反体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2)“《赫索格》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第2期。
  33)“两幅不同时代的荒原画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4)“基础英语教学原则与方法”,《教育科学》1997年第2期。
  35)“作为修辞手段的REPETITION(重复)”,《外语学刊》1997年第2期。
  36)“《枯叟》的主题与结构试析”,《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37)“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Proverbs,”《中外语言文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38)“野蛮丛林中两朵美丽而柔弱的小花”,《外语教学与研究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39)“一幅“希望的国土”的讽刺漫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0)“‘奇特的脚需要奇特的鞋’——《汉堡的礼物》艺术手法浅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1)“宁静的冲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42)“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Proverbs,”《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5月。
  43)“《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冰山风格”,《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44)“综合英语课教学原则与方法浅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45)“马洛笔下的浮士德”,《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增刊。
  46)“夏洛克——《威尼斯商人》的悲剧主角”,《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1989年增刊。
  47)“斗牛场:海明威世界的缩影”,《广西师大研究生学报》,1988年12月。
  
  美国文学与文化 王建平 博士生导师
  
  导师介绍(王建平)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王建平教授(1957- ),男,出生于辽宁建昌,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责任教授。中华美国学会、中华中美关系学会、世界美国学会理事。曾任美国西密执安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香港大学历史系高级研究员、山东大学讲座教授、大连外国语学院、东北大学特聘教授。
  
  2、教授课程
  跨学科文化研究方法论
  美国文学与历史话语
  美国文学
  
  3、主要研究方向
  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
  美国族裔文学
  
  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约翰.巴斯小说研究”
  国际合作项目(2005):“跨学科美国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美中教育基金会USCHET)
  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研究基金项目(2003):“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研究”
  国际合作项目(2002-04):“亚洲版美国文学全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国际合作项目(2001):“全球化与世纪之交的中美关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
  教育部青年学者基金项目(2000):“美国战后东亚研究的学科化与机构化进程”
  
  5、主要科研成果
  《约翰·巴斯研究》专著,28万,独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美国现代中国学》(东北大学80年校庆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6万字,第一著者,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主编
  《全球化与世纪之交的中美关系》30万字,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当代西方文论》40万,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发表论文40余篇,以下为近年主要论文:
  1.  《<葡萄园>:后现代社会的媒体政治与权力谱系》,《外国文学评论》2009.3
  2.  《美国大众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妖魔化问题》,第442-448页,载《变化与延续:“9.11”以后的美国》,梅仁毅、付美榕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3.  《梅森与迪克逊:托马斯·品钦对美国例外论的批判》,《国外文学》2009.1
  4.  《19世纪美国圣地游记文学与东方叙事》,《外国文学评论》2008.1
  5.  《<万有引力之虹>的隐喻结构与人文关怀》,《东北大学学报》2008.1
  6.  《<漂浮的歌剧>中的叙事怪圈与人格分裂》,《外国文学》2008.6
  7.  《<死者年鉴>: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拜物教话语》,《外国文学评论》2007.2
  8.  《传统与现代的抉择—路易斯.厄德里奇的爱之药》,《东北大学学报》2007.5
  9.  《卡美拉的神话品性与历史情结》,《当代外国文学》2006.2
  10.  《“骨”之意象解读-对伍慧明小说骨的主题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6.1
  11.  《论解构主义的范化品格与文化视野》,《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
  12.  《不可言说的言说---从<迷宫>看约翰.巴斯的后现代小说美学》,《当代外国文学》2005.4
  13.  《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外国文学评论》2005. 2
  14.  《历史的回文》,《外国文学评论》2005.4
  15.  《文学挑战历史:美国当代印地安文学的反殖民话语》,载《和平与战时的美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6.  《中国的文化研究与美国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台北)2003.6
  17.  《战后美国的中国研究:40年回顾》,载《美国社会发展与中美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8.  《话语权力与时代错误》,《外国文学评论》2003.1
  19.  《历史小说的终结:约翰.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外国文学评论》2002.2
  20.  《费正清在哈佛:东亚学在美国的机构化进程》,《社会科学辑刊》2001.5
  21.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尴尬》,《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1.5
  22.  《解构殖民文化,回归印第安传统—解读路易丝.厄德里齐的小说痕迹》,《东北大学学报》2005.6
  23.  《文化移植的政治取向:关于«菊子夫人»与«日本夜莺»的原型解读》,《语言与文学研究》2006.4
  24.  《莱斯利.西尔科的<典礼>与美国印第安文化身份重构》,《东北大学学报》2007.1
  25.  “Localizing the Global Shifting Centers, Chinese Ideology, and American Studies.” In Priscilla Roberts ed. Bridging the Sino-American Divide American Studies and Sino-US Relations. 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2007.
  26.  “Imag(in)ing Iraq and the Politics of Misreading John Barth’s Last Voyage of Somebody the Sailor.” In American in the Middle EastMiddle East in Americ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merican University in Beirut Press, 2006.
  27.  “Cultural Studies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Mainland China What Can One Do for the Other” in Reading The Hyphen in Asia(n)-America. Seoul Ewha Wome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28.  “Literature’s War with History Louise Erdrich’s Tracks,”in Americas in Conflict, Proceedings of The 4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Korea, 2005.
  29.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Maxine Hong Kingston’s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Crossing Borders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4
  30.  “John Barth and the Gulf War,” in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Seoul), 2002.4
  31.  “Postmodern History Textuality and Historicism.” Ed. Johannes Angermueller. Postmodern Productions. Hamburg, German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1.
  32.  “John Barth’s LETTERS At the Turn of History’s Palindrome.” Ed. Johannes Angermueller. Hybrid Spaces Theory, Culture, Economy. Hamburg 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2000.
  33.  “Ashes in the Mouth Globalization, Immigration and Turn of the 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in Globalization and Sino-U.S. Relation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郭军 博士生导师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郭军教授(1959- ),女,出生于大连,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2、教授课程
  西方文论
  乔伊斯小说与批评
  当代英文散文选读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解读
  
  3、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论、英美文学。
  
  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詹姆斯·乔伊斯小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
  1.《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语言的种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论文:
  1.“一个废墟上的栖居者的思考”,《读书》2009年第3期。
  2.“《废墟中的大学》:重建思想的空间”,《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1日。
  3.“Exile Writer,Intellectualized Aesthetics and Obscure Art Interpreting James Joyce and His Artistic Aspiration”,James Joyce Journal, vol.14 No.2 Winter 2008. pp117-132.
  4。“德里达版本的《哈姆莱特》或解构版本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们》”,《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5.“本雅明的弥赛亚与杰姆逊的乌托邦”, 《“文论与文化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光晕”,《读书》2006年第2期。
  7. “都市漫步者”,《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2期。
  8.“法兰克福学派对启蒙的反思”,《文景》2006年第1期。
  9.“总体”,《外国文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2期全文转载。
  10. “隐蔽的历史政治修辞” ,《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1.“保罗•德曼的误读理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2.“罗兰•巴特的揭秘批评”, 《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2期。
  13.“乔伊斯:历史的噩梦与创伤的艺术”, 《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22期摘抄。
  14.“乔伊斯:反思与超越”,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5.“星座表征” ,《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文艺理论》第12期全文转载。
  16.“本原就是目标:本雅明的思想地形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17.“共同策划‘逃脱的线路’”,《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3日,第488期第6版。
  18.“瓦尔特•本雅明:卡巴拉传统中的阐释学”,《生产》2004年第1辑。
  19.“关于《拱廊计划》”, 《生产》2004年第1辑。
  20.“本雅明的关怀”,《中国学术》,2004年第18辑。
  21 “克里斯蒂娃:诗歌语言与革命”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2.“批评与建构” ,《外国文学》2003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3.“本雅明的历史哲学”,《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8期。
  24“语言学与文学如何相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26“面对西方理论,我们能做些什么”《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7.“世俗的启迪”,《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28.“语言与救赎”,《思想》2000年第5辑。
  29.“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0.“《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文本的不连贯与主题意象的连贯” ,《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1.“代达勒斯还是伊卡罗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32.”阅读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1994年第2期。
  33“乔伊斯的灵悟美学及其在《肖像》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
  34.”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阅读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1993年第2期。摘发《外语界》1993年第3期。
  35.”如何讲授英语语法”,《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1992年第2期。
    
  参加编写学术著作
  1.《西方文论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3.《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翻译学术论著
  1.《废墟中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本雅明本该阅读马克思吗?”见《上海文化》,2007年第6期。
  3.“超越洞穴”,见《詹姆逊文集》第一卷《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对本雅明的几点看法”,见《詹姆逊文集》第四卷《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拱廊街计划》之N:知识论,进步论”,见《生产》2004年第1辑。
  6.“关于《拱廊街计划》的通信” ,见《生产》2004年第1辑。
  7.“形象马克思主义形象”,见《电视与权力》,天津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
  8.“拯救复仇”,见《尼采的幽灵》,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
  9.“文学后殖民性的政治”,见《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刁克利 博士生导师
  
  导师介绍(刁克利)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刁克利教授(1965- ),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系主任。
  获中国人民大学三年教学科研考核业绩突出奖(2003 年),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优秀教学成果校级二等奖(2008年)。
  
  2、教授课程
  英国文学
  西方古典文论
  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
  
  3、主要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西方文论
  
  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美国当代作家研究:创作视角与文学精神”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西方古典作家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5、主要科研成果
  刁克利教授的代表性学术专著有《诗性的对话》、《诗性的拯救》和《西方作家理论研究》,代表性论文有“《简·爱》的历程”、“柏拉图诗人论的矛盾及其启示”、“美国作家教育背景与写作环境分析”等。
  主要著作:
  1.《诗性的对话:美国当代作家访谈与写作环境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诗性的拯救:作家理论与作家评论》,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3.《西方作家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4.《影海扬帆:电影批评理论与实践》(合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英美文学欣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6.《英国文学经典选读》(英文版,上、下卷),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主要译著:
  1.《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2.《汤姆·索亚历险记》,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3.《白罗出击》,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
  4.《麦金堤太太之死》,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
  5.《文明的开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6.《道德智商》(合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7.《历史上的英雄与坏蛋》,北京: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97年 
  8.《吉宁斯转学》,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
  9.《相信吉宁斯》,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
  主要论文:
  1.《诗写身边事:泰德·库塞和他的诗歌创作》,《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
  2.《诗十首(泰德·库塞)》,《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
  3.“Being a Writer Essentials, Roles and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Vol., 3, No. 2, Autumn 2008
  4.《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平衡》,《译林》2008年第2期
  5.《译事三境界:第二十届韩素音青年翻译竞赛英译汉参赛译文评析》(执笔人),《中国翻译》2008年第6期 
  6.《<简·爱>的历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第7辑
  7.《美国作家教育背景与写作环境分析——兼谈作家理论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8.“‘Human Race Is Still a Work in Progress’:An Interview with Richard Powers”,《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9.《旁观者清:论亨利·詹姆斯小说创作视角》,《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10.《后现代文化与作家境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2期
  11.《<荣誉之剑>:荒诞与讽刺中的真实》,《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
  12.“Six Types of Literary Authors”,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Vol., 1, 2006
  13.《是“梦”还是“桥”:英文小说书名翻译诌议》,《美中外语》2005年12月
  14.《“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朗吉努斯诗人论》,《外语论坛》2005年12月
  15.《柏拉图对西方作家理论的奠基》,《外语研究》2005年第1期
  16.《柏拉图诗人论的矛盾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7.《劳伦斯的解决之道与中国伦理思想》,《基督教文化学刊》2004年第12辑
  18.《“你可以选择善良”:评<伊甸园之东>》,《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3月28日
  19.“Three Phases of Author Theory”,《外语论坛》2003年12月
  20.《诗性的拯救与诗人的弱小:一个关于现代诗人的悖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1.《“为什么生活”:罗素散文译析》,《大学英语》2003年12月
  22.《远近横竖都是孤独:评<欧盟国家短篇小说选>》,《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7月25日
  23.《“结婚与单身”:培根散文评析》,《英语学习》2003年2月
  24.《西方作家论源流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25.《两部文史两境天 清月艳阳同把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佐良先生纪念文集》2001年9月
  26.《西方作家论的诸种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27.《奥赛罗:偶像崇拜与故事叙述》(译文),《基督教文化学刊》1999年4月
  28.《走向人间的霍桑和作为传奇的<红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增刊
  29.《弗罗斯特的选择与事业——从<未走之路>说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7月
  30.《盖茨比的悲剧与菲兹杰拉德的证明》,《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3月
  
 
说明:本站提供的《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 》源自权威渠道,为历年考过(被使用过)的真题试卷,除标注有“回忆版”字样的试题外,其余均为原版扫描,权威可靠;回忆版试题由当年参加全国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回忆,内容完整。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考博信息网提供的全国高校历年考博真题、考研真题电子扫描版样张展示:

湖南大学2010年环境系统分析考博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高等工程数学考博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高等工程数学考博真题  

云南大学2012年专业综合理论考研真题

云南大学2012年专业综合理论考研真题  

西安理工大学2012年自动控制理论考研真题

西安理工大学2012年自动控制理论考研真题  

更多真题样张如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英语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经济学综合(财政学)考博真题
 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财务管理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河海大学2010年计算数学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云南大学2010年英语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中南大学2012年机械工程综合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四川大学2012年基因工程原理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数字信号处理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0年结构化学考博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英语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现代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点击查看   南京大学2010年考博英语真题点击查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中南大学2012年检验综合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和声与曲式作品分析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南开大学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西北大学201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深圳大学2012年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中南大学2012年检验综合考研真题点击查看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