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立足于中国北方地区,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在边疆民族史和清史研究领域的强大优势,把握“北方民族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两个主要学科方向。本学科专业起点高,师资力量强,现有二位教授、一位副教授、一位讲师。具有博士学位的三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主要研究方向为(1)北方民族考古 (2)元明清考古 (3)中亚考古(4)中西文化交流。专业研究内容,以历史时期在蒙古高原兴起的各北方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古代民族的文化交流为主要研究方向,兼及北方民族体质人类学、人种学、民族学、环境考古学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国家文物局的多项研究课题,已发表大型考古发掘报告多种,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与内蒙古、河北、北京、新疆、山东等省区文物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处考古实习基地。学术交流广泛,与日、俄、欧美各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相关的考古学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关系,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与多所国外大学达成互派留学生的交流意向。
开设的主要课程:中国考古学概论、考古人类学方法论、北方民族考古通论、北方地区先秦考古、匈奴考古研究、鲜卑与契丹考古研究、蒙元考古研究、新疆考古研究、西域史地、中西文化交流、北方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北方地区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美术考古、田野考古实习等。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博物馆陈列设计、保护与管理的能力。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国考古学、博物馆学及文物保护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高等院校、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博物馆等行政事业单位。
考试科目:本专业考试单独命题,考试科目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基础综合。
二、导师介绍
魏坚,历史学博士,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受聘为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典志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长城地带原始文化的考古学编年体系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战国秦汉阴山地带军事塞防的考古学研究;蒙元文化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多年来主持了60多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发掘。著有《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庙子沟与大坝沟》、《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额济纳汉简》和《元上都》等考古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试论庙子沟文化》、《凉城崞县窑子墓地》、《羊群庙出土石雕像研究》和《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等研究报告和论文60余篇;承担“居延考古研究”等国家研究课题,多个科研项目和论著获国家部委奖项。
王炳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新疆考古40余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几十篇论文,并有大量专著和译著出版。主讲课程:西域古代文化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等。
马利清,历史学博士,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参与和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分期研究》、《内蒙古文物志》、《蒙古学百科全书•文物考古卷》、《邙山陵墓调查与勘测》、《关于匈奴人种的考古学和人类学探索》等。著有《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和《蒙古学百科全书•文物考古卷》等;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匈奴的城塞及相关问题》、《秦镜的分布、特征与文化交流》、《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契丹民族饮食文化在礼俗中体现》、《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考古学新探索》《从文化的分布与传播看匈奴疆域的变迁》、《关于原匈奴概念的提出与界定》、《论鄂尔多斯在匈奴文化中的地位》等。
张明东,历史学博士,历史系讲师,专业方向为中国北方地区商周考古及新疆考古,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讲课程:北方地区先秦考古、新疆考古研究,以及田野考古实习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导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下设历史系、清史研究所,现任院长为孙家洲教授。
历史学院现有历史学本科专业,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等8个二级学科均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并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点,1个教育部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历史学院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共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6人,讲师18人,学院现有学生367人,其中本科生142人,硕士生123人,博士生102人。
历史学院重视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合作交流,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及著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魏坚,历史学博士,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受聘为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典志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长城地带原始文化的考古学编年体系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战国秦汉阴山地带军事塞防的考古学研究;蒙元文化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多年来主持了60多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发掘。著有《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庙子沟与大坝沟》、《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额济纳汉简》和《元上都》等考古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试论庙子沟文化》、《凉城崞县窑子墓地》、《羊群庙出土石雕像研究》和《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等研究报告和论文60余篇;承担“居延考古研究”等国家研究课题,多个科研项目和论著获国家部委奖项。
王炳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新疆考古40余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有大量专著和译著出版。主讲课程:西域古代文化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等。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