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早建立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点学位授予点的专业,本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点均始建于1981年。
2,本专业的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
3,本专业的研究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总体性、综合性、现实性的研究,探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思潮、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各国共产党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等。
4,本专业培养目标: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党政机关培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5,师资力量、主要博士生导师姓名:马克思主义学院本专业博士点有6名导师,他们是许征帆教授、沈云锁教授、卫建林教授(兼)、秦宣教授、赵汇教授、陶文昭教授。
6,对外学术交流:近几年来,先后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聘请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者到本院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也有个别教授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7,主要开设课程
近几年主要开设以下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文献选读、社会主义思想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题研究、中国政治体制研究、当代政体比较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选读,等等。
8,毕业生去向:本学科点建立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培养博士生50余人。大致被分配到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单位、事业单位。历届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政治方向与专业水平得到国内著名高校、重点科学研究单位和中央党政机关的称赞,有许多毕业生已在工作单位担任要职。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许征帆教授 博士生导师
许征帆,男,1927年10月生,福建省金门县,汉族,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研究生,1950年初毕业于华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
所学专业: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
职称:教授。评定时间:1983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导师。
1946年在马来亚参加党领导的革命工作,担任《南侨日报》(胡愈之主编)、马来亚共产党机关报《民声报》的特约记者,在中共新加坡作协(地下组织,书记吴荻舟)领导下参加马华革命文艺活动,撰写反蒋抗英的习作。
1948年中被英帝国主义当局勒令“自由”出境,经组织推荐到我党领导的香港达德学院新闻专修班学习并为党报《华商报》撰稿。
1949年3月自香港回京。50年初调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研究室当研究生。半个多世纪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曾先后担任过《教学与研究》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两次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研究领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专业方向:着力研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中联系时代新实际解决时代新课题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往开来规律性的研究。
近5年开设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
教学获奖情况:国家优秀教学奖二等奖;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一等奖;北京市师德模范等等。
主要成就及专著:主编《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辞典》、《社会主义论库》(三卷本)、《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科研获奖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三卷本)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
《社会主义论库》(三卷本)获北京社科研究成果特等奖;
《试论我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获北京市首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二、三、四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共北京市委决策顾问、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顾问、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位委员会主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秦宣 博士硕士生导师
秦宣,男,1963年11月生。1985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博士。1991年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个人著有《走向新世纪》、《世界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等著作,主编有《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邓小平理论精论集》等著作,与他人合作著有《当代中国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史》等学术专著,参与编写《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程》等教材多部,在《光明日报》、《求是》、《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央中央党校学报》等国家级或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马克思主义史》获得1997年度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入选作品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获得1997年度长白山图书奖、北京市科研成果二等奖;学术论文“面向新世纪,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于2002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2000年期间,参与教育部制作的《新时期的旗帜――邓小平理论教学片》(第二总撰稿),获得首届国家音像制品奖。
现有研究课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万元,2004年12月立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项目,40万元,2003年12月立项;3,加强党内民主和党的团结统一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8万元,2007年6月立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5万元,2007年12月立项。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人选,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邮箱:qx1111@yahoo.com.cn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政编码:100872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赵汇教授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教师简介:赵汇 女 法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哲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
工作经历:1982-1985年:中共安徽省委省直党校教师
1988-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1994-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2001年-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获奖励:1、1998年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1999年获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3、199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奖
4、1996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
5、200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著作奖
6、200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奖
教授课程:1、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2、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3、资本主义本质论
4、当代西方社会新动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6、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7、马克思主义原理
8、邓小平理论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当代。
主要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研究(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内容研究。主要创新性成果与主要学术贡献:①在哲学领域提出规律的对偶范畴——周期范畴;②在经济学领域澄清了自考茨基以来在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上的混乱,还了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本来面目;③在科学社会主义领域提出从世界观方法论高度把握“两个必然”论断;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研究领域,挖掘与概括出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⑤首次系统地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对当代世界文明的贡献。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6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01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3、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06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关系研究
4、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06年):社会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影响
5、中国人民大学“211”、科研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等课题
主要科研成果(含发表的主要著作、论文等):
专著:1、《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与当代现实》
2、《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透视当代西方社会新变化》
译著:《人性七论》
论文(代表性):
1、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2、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历史、现实的主要影响
3、《共产党宣言》是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旗帜
4、论周期是规律的对偶范畴
5、论从世界观、方法论高度把握“两个必然”的论断
6、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7、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
8、经济全球化与两极分化
9、拉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及其意义
10、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论争
邮箱:zhui@ruc.edu.cn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政编码:100872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陶文昭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陶文昭,博士,教授。男,1965年4月生,安徽潜山人。
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2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2006-2007为韩国访问学者。
1996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
近年主要讲授课程:
社会主义文献,世界共产党研究,比较政治研究,和谐社会研究等。
近年主要研究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政府、当代政治思潮等。
近期负责的主要科研项目: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教育部专项任务(2009)
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08)
电子民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6)
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
信息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
电子政府引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1)
近期主要书籍:
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电子政府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现代知识阶层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出版社(2000)
组织领导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译著)(2005)
最近5年主要论文:
中国模式的非洲效应,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论电子民主的两种取向,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3期
网络化恐怖组织及其应对,探索,2008年第1期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3期
《共产党宣言》是与时俱进的伟大旗帜,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后物质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轫,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贝尔的资本主义和谐观,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论电子民主的基本性质,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和谐社会的本义与扩展,学习论坛,2008年第4期
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问题,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警惕美国的软霸权,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5期
全球资本主义的第四世界,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韩国民主劳动党的兴起,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全球化的网络结构,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
信息时代的新计划经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世界政党执政的基本方略,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
韩国民主的美国因素 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6期
信息资本主义的自由软件运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技术民族主义与中国的自主创新,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4期
查维斯的新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信息时代的两制竞争,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协商民主的中国视角,学术界,2006年第4期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和谐建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信息时代的民主参与,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帝国》的大众政治评析,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世界政党变革的潮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信息时代的社会阶层,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及其变革,文史哲,2005年第5期
全球民主赤字的成因及治理,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4期
西方发达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9期
论民主的直接化,开放时代,2005年第3期
网络无政府主义及其治理,探索,2005年第1期
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之比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期
信息时代乌托邦的复兴及其价值,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反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未来替代,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4期
信息时代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2期
信息时代政府变革的多元方向与特点,学术研究,2004年第1期
全球化中国家权力的走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美国的信息技术公共政策,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卫建林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兼)
卫建林,1939年生于山西。研究员。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任红旗杂志编辑、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文化组组长、中央党史研究室理论室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主要从事全球化问题与第三世界发展学的研究。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化与第三世界”课题的首席专家。
已出版的著作有:《曹雪芹论》(1974年),《<呐喊><彷徨>及其时代》(1981年),《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1984年),《生活教导着作家》(1986年),《明代宦官政治》(1991年),《辩证法是历史的代数学》(1992年),《西方对外战略策略资料》(1992年),《卫建林文集》(1992年),《明代宦官政治(增订本)》(1997年),《历史没有句号》(1997年),《忧郁的俄罗斯在反思》(2000年),《科技属于人民》(2001年),《历史是谁的朋友》(2003年),《全球化与共产党》(2005年),《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别名考》(2007年),《卫建林自选集》(2007年)。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