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是1987年从世界经济专业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专业,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具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授予权力的学科。国际贸易专业是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随着中国入世,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点甚至博士点,对我们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面对竞争压力与挑战以及我们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新形势、新环境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与科研及人才培养上,提出了“四化”,即国际化、电子化、数字化和规范化。为了与国际接轨,我们在重视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研究的同时,加强了对现代西方国际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在重视理论规范分析研究及定性分析研究的同时,加强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证研究及应用数学模型与经济计量学的定量分析研究。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就是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精神,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进行不断调整,不仅优化了传统课程设置,而且加强了基础理论与前沿理论的学习,如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国际经济学、专业理论主文献研修课等,同时还开设大量的新课程,如,商务外交、中国对外贸易专题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实证分析、服务贸易专题研究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还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部分基础与专业课程中还开展双语教学,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最新教材的引进,很多课程如高级国际经济学等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以更好地培养掌握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的国际化通用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国际市场营销
3.国际金融与投资
4.国际商务外交与WTO
5.国际贸易实务
三、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发展前沿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专题性研究,包括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产业内贸易模型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未来发展方向探索等。
国际市场营销
对当代国际营销理论的发展前沿及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策略进行专题性研究、典型案例分析以及实证分析。
国际金融与投资
对国际金融理论与投资理论发展的前沿以及中国金融与投资发展、体制改革、金融创新及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对跨国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与产业竞争,结合案例进行专题性研究与实证分析。
国际商务外交与WTO
研究商务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对商务外交的主体、行为、法律体系及一般规则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商务外交与WTO谈判与争端解决进行专题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
研究国际贸易具体操作过程中各主要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大量案例分析及实证分析是这一研究方向的突出特点。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种涉外经济部门包括公司、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经济实际业务、经营管理、调研咨询、政策研究、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高级人才。特别是博士生阶段掌握本学科领域全面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培养在本学科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的人才。
五、本专业师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科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10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学位,该学科博士点目前有博士生导师5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包括黄卫平、高成兴、韩玉军、关权等教授为代表的知名经济学家,并聘请了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国际控股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黄卫平,男,1951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1982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意大利经济发展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任教,曾任国际经济学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主要讲授“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关贸总协定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国际通行投资分析》、《国际贸易教程》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欧盟研究会理事、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华西方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意大利东方大学、美国迪根森学院客座教授。
黄卫平教授于2005年5月31日参加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解“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胡锦涛总书记在怀仁堂亲切接见了黄卫平教授,黄卫平教授的讲解被有关领导同志评价为“大气,有科技含量”。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WTO、发展经济学、美国经济。
高成兴, 1934年出生于大连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返聘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代表性著作: 《世界经济教程》、《国际贸易教程》。
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关系
曹远征,1954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1986年12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首批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洲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先后在青海省对外贸易局、青海省政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研究院工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曾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专家,自1990年以来,担任多个经济转型国家(如越南、蒙古、捷克、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吉尔斯坦等) 的经济顾问。
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经济:面向未来的发展与挑战》、《面向2020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宏观经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韩玉军,男,1958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1987年10月获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贸易硕士学位,1997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在青岛科技大学任教,1997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结算与信贷”、 “国际经济法”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国际贸易结算与信贷》、《该接轨时就接轨》、《突破极限——与2049年的中国对话》、《中国加入WTO要言释义》、《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秩序》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系副主任、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中国市场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经济法、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国际贸易实务。
关权,男,1955年出生于沈阳市。1999年获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在日本一桥大学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4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日本经济专题”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制造业中传统行业与近代行业的结构变化》、《近代日本的技术发展》、《中国地区间工资差距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近代日本的技术创新:专利与经济发展》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史、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关系。
门淑莲,女,1964年12月出生于天津市。1983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87年和1990年分别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1998年赴日本国立一桥大学作访问学者,进修银行与金融经济。1990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任教,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期货交易”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日本金融体制改革前景分析》、《国际分税与中国》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日本银行、国际贸易实务。
郭洪林,男,1968年9月出生于北京市。1987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学习,1991年和1994年分别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现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人事处副处长。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与官员谈WTO的游戏规则》、《中国加入WTO要言释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现状与我国的对策》、《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南北关系》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关系。
程大为,女,1968年1月出生于长春市。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福布莱特基金资助留学美国,2001年获美国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商务外交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国际经济系办公室主任、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2001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商务外交”、“电子商务”、“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电子商务管理》、《反倾销:中国企业将面临的新环境》、《反倾销应诉提示》、《商务外交》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WTO事务研究咨询中心首席专家。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务外交、WTO、电子商务、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关系。
宋利芳,男,1964年出生于浙江余姚,1982-198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读本科和研究生,先后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 1995-1996年,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SBFSS)资助,国家公派赴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作访问学者,研究课题为“贸易政策与经济发展”。 2001年3-8月,受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资助,公派赴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进行合作研究,研究课题为“欧盟反倾销政策”。2005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开设课程:《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等。主要代表作有:《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合著)、《发展经济学》(合著,1996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新时期中国发展观——兼与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比较研究》(合著,2001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现代市场经济》(合著)、《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大观》(合著)等。1989年7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关系。
章艳红,女,1976年出生于云南省陇川县。2003年获美国田纳西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获美国田纳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美国贸易研究--美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亚伯.伯南克[美](译著)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中美贸易关系。
王粤,女, 1971年2月出生于呼和浩特市。198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学习,1992年和1994年分别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学生时期就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1992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任教,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工商管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比较”等课程。主要代表作有:《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国际比较中的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走向现代化的构想》、《政治经济学原理》等。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现任北京团市委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和兼职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关系。
六、对外学术交流
本学科十分重视同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已与欧、美、日、澳、韩等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而且还聘请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学家如斯蒂格利茨、蒙代尔、邹志庄、刘遵义、宋立刚、真野辉彦等为名誉教授,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大学进行教师互访与学生联合培养或交换留学生。
七、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营销理论与实务专题研究
国际金融与投资专题研究
世界经济专题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
中国对外贸易专题研究
跨国经营与管理
商务外交与WTO
国际商法
国际贸易实证分析
服务贸易专题研究
世界贸易制度与格局
开放经济学前沿
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实践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
八、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硕士毕业生20%、博士毕业生15%以上出国继续深造,硕士生25%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没有出国或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很好,就业去向多数到银行、证券、保险、政府部门、进出口公司、大型国有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的涉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如4大会计师事务所、汇丰、渣打银行等。许多博士毕业生到了在京或外地的高校或科研单位。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