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是1984年经教育部报请国务院批准首批试办的全国22所研究生院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生院紧紧围绕"稳定规模、改善结构、创新管理、提高质量、提升国际性"的办学方针,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走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道路,不断改革与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性,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一流的高层次人才。
经国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中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EMB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等八种专业学位,是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目前拥有1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2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5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第二轮(2007-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7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全国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排名第一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515名,副教授653名;博士生导师636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有数百人在国际、国内各种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此外,还有近200位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外学者、约930位国内各界著名人士在学校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自1984年以来,每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均居全国高等学校前列。自1995年以来,经审核注册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学生数,亦居全国各高等学校之首。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注册和取得学习资格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约一万人。截至2008年5月,在校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95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325人,硕士研究生6195人;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在校生2686人;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进修班学员(非全日制学生)8100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业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重要培养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将充分发挥我校人文社会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水平高的综合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改革与经验,力争为实现我校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通信地址:中国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邮政编码:100872
(2009年5月更新)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简称"研招办") |
负责组织实施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方法,和市招办的补充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必要的实施细则;(二)根据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制定本单位的分学科、专业的招生方案;(三)编制招生专业目录;(四)组织考生的报名工作;(五)组织命题、考试、评卷、体检、签协议和录取工作;(六)组织对拟录取研究生的思想政治、业务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七)依法维护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八)接受考生的申诉,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必要解释,处理招生中的遗留问题;(九)开展招生宣传、咨询和研究工作;(十)配备专人负责具体招生工作,并组织对招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培训。 |
|
|
培养管理办公室(相当于本科的教务处) |
各种规章制定和政策草拟及协调;完成上级管理机关布置的各种信息和统计报表; 各层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组织制订和执行管理;研究生教师编制的测算;研究生教师业绩考核的审查复核;导师工作管理;教学秩序管理 (包括课堂巡视和教学督导员管理);培养环节管理( 包括每个人综合考试、开题报告等的事前审批和事后备案);课程管理;考试管理; 各种成绩管理(含硕士生、博士生、旁听生、进修生等的各种考试成绩、重修成绩的登录和确认);学历证书的颁发和电子注册;教学大纲和教材管理(教材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研究生公费、自费出国管理;与学习有关的学籍管理(包括各种奖、惩);研究生兼任导师助教,助研的管理;各种调研、监督、检查、评估;编发教学工作和教务管理简报;编发博士生科研成果通报;组织对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培训。 |
|
|
学位办公室(简称"学位办") |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会议和各种日常事务;各种有关规章的制定和政策协调;完成上级管理机关布置的各种信息和统计报表; 硕士点、 博士点的申报、检查、评估;组织导师的遴选工作;重点学科点的申报、评估;各类学生(本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者) 申请学位的资格审定; 答辩委员会和各种答辩程序的审批、办理答辩事宜、核发答辩材料;学位信息报盘管理;研究生科技档案的监督、检查和归档工作管理;颁发学位证书,组织学位授予;组织优秀论文的评选上报 (定期);组织对教务秘书的培训。 |
|
|
综合办公室 |
办班信息服务、策划办班计划、谈判办班服务、办班合同服务、办班业务咨询、办班财务服务;审核各种办班结业;制作和颁发结业证书;属于科技档案的各种办班材料的分类、整理装订、 编目归档;有关各种交费的服务和管理;题库录入和管理;办理申请考试手续(每年两次考试,每次约6千人次,包括接受报名,办理交费,分类整理,电脑录入,安排考试,发考试通知等等); 安排考场和组织监考( 分北京和外地);整理试卷;阅卷服务;考分登录;成绩通知(每门课程考试成绩通知每个人);参加省市统考(外语、综合考试)服务(资格审核、报盘、交费等); 申请导师指导服务;申请学位服务(包括提供每个人参加答辩资格审查的考试成绩单); 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交办的各项服务事宜(证书鉴定、论文抽检和评估、校外论文评审等等); 论文打印服务(论文封面、摘要封面、格式把关、论文打印服务等等);学位信息报盘服务;论文报盘服务(中英文报盘审核);论文报送服务(北京图书馆、社科情报中心等按文件规定必须报送的地方); 购买和填写学位证书;学位服的制作、租借和管理;各种毕业材料、学位论文答辩材料的分类、装订、整理、编目、归档。
|
|
|
院办公室 |
负责全院的事务性工作:日常文电处理,公务接洽,校际研究生院交流,信访接待,印鉴管理;承办院领导、上级主管部门交(转)办的事宜;协调院内各办公室、校内各院系、行政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负责院内人事、财务、物资管理。 |
|
|
信息科 |
负责研究生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技术研发、修订制度、系统升级;组织协调各办公室的信息处理,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各办公室管理子系统的开发完善和运行。 |
|
|
历任领导 |
院 长:
- 黄 达 教授 (1984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任命)
- 吴树青 教授 (1987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任命)
- 周新城 教授 (1990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任命)
- 袁 卫 教授 (2001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现任)
副院长:
- 李秀林 教授 (1984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任命)
- 吴树青 教授 (1985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任命)
- 周新城 教授 (198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徐志清 副研究员 (1988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秦惠民 研究员 (1993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林 岗 教授 (1994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高培勇 教授 (199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杨瑞龙 教授 (199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郝立新 教授 (199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刘大椿 教授 (2001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伊志宏 教授 (2002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洪大用 教授 (2006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刘春田 教授 (200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 吴晓求 教授 (2006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现任)
- 徐二明 教授 (2006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现任)
- 刘凤良 教授 (2009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任命) (现任)
|
|
|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