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秋高气爽、丹桔飘香的十月,文学院三国古迹文化系列考察已拉开序幕。10月20日——21日,文学院三国古迹文化考察之一——汉中文化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两天的考察,由院研究生办公室秘书王鸿老师、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朱鸿老师带队,组织了包括美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共46人,考察了汉中褒斜栈道、勉县武侯祠、汉中博物馆(古汉台遗址)、张骞纪念馆。师生们虚心学习、认真考证。收获很大。
10月20日,师生一行首先考察了石门的褒斜栈道。朱鸿老师给学生们做了考察指导,详细讲述了栈道的文化渊源。他还特别邀请了一位对汉中历史文化了然于胸的作家、研究中国蜀道的专家王蓬先生来到现场为同学们讲解。40分钟精彩的介绍和精辟的分析,让同学们知道了栈道的由来、发展、规模、重要作用及文物价值。接着学生们有序的走完了仿古栈道,亲身体会了褒斜栈道的建筑特点。石门开凿的奥秘、栈道的修筑智慧、以及明修暗渡的典故,蜀道之难的历史,令远道而来的师生们陶醉其中,似乎回到了辉煌灿烂的两汉三国时代。
10月20日下午,师生师生一行考察了勉县武侯祠。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陵墓。师生们对这座幽静、厚重的祠堂肃然起敬。祠内历代名人志士题满了联、匾、碑,令学生们大开眼界。祠内许多的名贵花木如400多年的旱莲树、近千年的皂荚树,高古沧桑。同学们在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的同时,更为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厚重历史所震撼,书本上的历史转化成了可以触摸的历史,激发了同学们的研究兴趣,启发了他们的研究思路。
10月21日上午,师生一行考察了汉中博物馆。巍峨的望江楼,沉默的石刻,远古的机锋,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汇成了一段段烽烟滚滚的历史。学生们边看边做笔记,丰富的文物收藏让人目不暇接。珍贵文物石门摩崖石刻,尤其《石门颂》这一中国书法的楷模,及曹操的“衮雪”,郑子真的“石虎”,苍劲浑朴,让人惊叹不已。遒劲的书法、动人的民间传说,都是一笔无价的财富,闪耀着优秀的中国文化的光芒。学生们从时间上、空间上对古栈道都有了更深层的把握和认识。师生们热烈讨论、耐心答疑,营造了学校外的一个精彩课堂,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10月21日下午,师生一行考察了位于汉中盆地中部的城固县张骞纪念馆,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陵墓所在地。张骞一使、两出,开拓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丝绸之路,功盖千秋、惠泽后世。学生们仔细查看了丝绸之路的路线。在“博望侯”张骞的墓前凭吊这位伟人,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前后的历史背景,体会到了这位优秀人物的伟大功绩。
另外,此次出行师生们还与当地学术界进行了学术交流。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作协主席,汉中文学期刊《衮雪》主编王蓬,在10月21日上午8时与文学院46名师生举行了授书仪式,赠送给文学院《王蓬文集》一部,《衮雪》刊物若干。双方进行了友好、热情的互动交流,为文学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返程时,在有“柑桔之乡”桂冠的城固县的升仙村一带,看到了规模宏大的桔园。正值金桔丰收的时节,师生们下车进桔园参观,了解了柑桔分布区的特点,学到了很多地理气候分界的知识,体会到了桔农丰收的喜悦。
文学院三国古迹文化考察活动使学生们走出校内的课堂,走进校外的大世界,去感受中国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自然景观。陶冶了身心,增长了见识,启发了研究,学生们收获良多。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