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通过社会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与研究培养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较扎实的社会学专业系统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能够在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政部门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部门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社会现代化研究
2.社会史研究
3.人口社会学研究
三、培养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博连读),但不得少于两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
四、专业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
1.公共学位课
(1)政治理论课90课时,3学分
(2)外国语(含专业外语)240课时,4学分
2.专业学位课
(1)社会学概论专题研究60学时,3学分
(2)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60学时,3学分
(3)国外社会学理论专题研究60学时,3学分
(4)中国社会思想史专题研究60学时,3学分
3.研究方向课
(1)社会现代化方向(3门,6学分)
①现代化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②中国现代化史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③比较现代化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2)社会史方向(3门,6学分)
①社会史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②婚姻家庭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③社区与社会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3)人口社会学方向(3门,6学分)
①人口学概论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②人口迁移史主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③环境与人口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
1.选修课(4门,8学分)
(1)社会统计分析40学时,2学分
(2)区域社会现代化研究40学时,2学分
(3)社会哲学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4)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40学时,2学分
2.必修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1学分
要求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学年内,必须在导师的安排指导下,至少给本科生课堂讲授社会学2节课,同时必须协助教师参加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
(2)科研和社会实践,1学分
要求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学年内,必须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不少于两周时间。同时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并参与调查报告的写作。
(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
硕士研究生必须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同导师商定学位论文题目,并围绕题目阅读大量专业文献,总结出关于该问题的文献研究综述,必须在综述中归纳提炼出自己对研究状况的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写出学位论文的详细提纲,必须细至四级提纲,同时还必须列出参考书目,经过导师小组审查通过之后,才可以进入写作学位论文阶段。
(4)学术活动,1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认真参加不少于8次的校内外学术活动,或者随导师出席学术讨论会。并写出有关学术活动的摘要、笔记或体会,经过导师考评同意,可获得1学分。
五、课程学习和考核
本专业所定的学位课、研究方向课均实行考试,选修课可以采取考查形式,考试可以分为卷面考试和作业论文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硕士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考试、考查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本硕士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其中公共课须经研究生处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并不予补考。
六、中期筛选、培养方式和学位论文
严格执行研究生处的相关规定。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