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有中国哲学专长,并立志从事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文化史研究、教学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培养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行端正,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有开拓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2、能够掌握中外哲学史的相关知识,能独立担负本专业的教学或理论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相关外文书刊、翻译外文资料。
3、广泛阅读和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文献和相关资料;比较全面地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的当前动态、发展趋向;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独立提出和承担本专业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向
1、先秦诸子哲学研究;
2、汉唐三教关系研究;
3、宋明理学研究;
4、魏晋玄学研究。
三、学习期限
本专业学习期限为三年,前两年主要进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方向课的学习,完成教学实践,通过考试(考查),第三年集中撰写论文,进行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分为学位课和研究方向课两种。
(一)必修课
1.学位课
(1)政治理论课(二门课)90课时,3学分
(2)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240课时,4学分
(3)中国哲学史研究 80课时,4学分
(4)西方哲学史研究 60课时,3学分
(5)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40课时,2学分
(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研究 60课时,3学分
2.方向课(各方向选择三门)
(1)先秦诸子研究 40课时,2学分
(2)晋唐“三教”关系研究 40课时,2学分
(3)宋明理学研究 40课时,2学分
(4)魏晋玄学研究 40课时,2学分
(二)选修课
(1)《四书》导读 40课时,2学分
(2)现代新儒家专题研究 30课时,1.5学分
(3)当代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30 课时,1.5学分
(4)宗教学研究 30课时,1.5学分
(5)宋明理学原著导读 30课时,1.5学分
(6)道家(道教)典籍选读 30 课时,1.5学分
(7)佛教典籍选读 40 课时,2学分
(8)简帛研究 20课时,1学分
五、培养方式
1、以自学、研究为主,讨论、辅导、讲授为辅,引导研究生独立阅读哲学史文献,充分调动研究生独立创造的能力。引导研究生不断煅练和提高写作能力。每上一门课,要撰写一篇论文。
2、实行导师指导、导师组集体指导和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由导师安排课程、教学实习、指导论文,研究生根据培养计划制订学习计划,写好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或论文。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教育由党团支部负责,导师和任课教师要关心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做到教
书育人。
4、实行淘汰制。在第四学期,依据《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暂行办法》,认真进行中期筛选和综合考评。
六、教学实践
在三年学习期间,安排4周教学实践,在本科讲一章哲学原理(或中国哲学史)课。导师与有关老师组成教学指导小组,指导研究生编写好讲稿,进行试讲,搞好课后辅导,培养和锻练教材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实践完成后,由教学小组评定成绩。
七、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在学习、调研、资料搜集整理、深入研究基础上进行。要查阅与本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按照预定的研究方向作好准备。
2、研究生须在第四学期内向导师和研究室提交学位论文的选题报告,经审核通过后,着手草拟论文提纲。
3、在论文提纲草拟之后,组织研究生出外进行四周左右的学术调查,了解与专题相关的研究动态,访问咨询,收集资料,然后对提纲进行修改、充实,并着手进行论文撰写。在反复讨论基础上写出二稿,最后修改定稿。
4、学位论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评审答辩,答辨合格者,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