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江汉大学《语言与文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2021年江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语言与文学理论编号847一、考试性质“语言与文学理论”是我校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二、评价目标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对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程度。要求考生理解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好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的能力。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名词解释20 分(共 20 空,每空 1 分,所有考生必答)30 分(共 5 小题,每题 6 分,分专业选作)20 分(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分专业选作)60 分(共 6 小题,每题 10 分,分专业选作)20 分(共 1 小题,分专业选作)分析题简答题论述(或评论)题4.试卷内容结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约 30%约 50%约 20% 四、考试内容(一)语言学理论1.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2.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3.语言学的应用价值4.语言的社会功能5.语言的思维功能6.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7.语言符号的系统性8.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9.语音的物理、生理属性10.音位的确立标准和分类11.音位的组合和聚合12.语法和语法单位1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4.变换分析15.语音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16.词汇和词义17.词义的各种关系18.句义19.语用20.文字的产生、性质和类型21.书面语和口语22.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23.语言的分化24.语言的接触形式和类型25.语言系统的演变(二)文学理论第一部分 文学理论1.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2. 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1)文学的性质(2)文学的价值与功能3. 文学活动的构成(1)文学创作(2)文学作品(3)文学接受(4)文学批评4.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1)文学的历史演变(2)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第二部分 文学批评绪论 文学批评的性质1. 文学批评的历史和功能(1) 文学批评的历史(2)文学批评的功能2. 文学批评方法论(1)社会历史批评(2)印象批评(3)心理批评3. 文学批评的写作
2021年江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语言与文学理论编号847一、考试性质“语言与文学理论”是我校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二、评价目标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对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程度。要求考生理解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好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的能力。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名词解释20 分(共 20 空,每空 1 分,所有考生必答)30 分(共 5 小题,每题 6 分,分专业选作)20 分(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分专业选作)60 分(共 6 小题,每题 10 分,分专业选作)20 分(共 1 小题,分专业选作)分析题简答题论述(或评论)题4.试卷内容结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约 30%约 50%约 20% 四、考试内容(一)语言学理论1.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2.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3.语言学的应用价值4.语言的社会功能5.语言的思维功能6.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7.语言符号的系统性8.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9.语音的物理、生理属性10.音位的确立标准和分类11.音位的组合和聚合12.语法和语法单位1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4.变换分析15.语音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16.词汇和词义17.词义的各种关系18.句义19.语用20.文字的产生、性质和类型21.书面语和口语22.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23.语言的分化24.语言的接触形式和类型25.语言系统的演变(二)文学理论第一部分 文学理论1.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2. 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1)文学的性质(2)文学的价值与功能3. 文学活动的构成(1)文学创作(2)文学作品(3)文学接受(4)文学批评4.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1)文学的历史演变(2)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第二部分 文学批评绪论 文学批评的性质1. 文学批评的历史和功能(1) 文学批评的历史(2)文学批评的功能2. 文学批评方法论(1)社会历史批评(2)印象批评(3)心理批评3. 文学批评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