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 法学基础
(法理学部分)
一、考试要求
法学综合是为了检验法学各专业考生的法学基础素养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要求考生
在全面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判断、分析和解决专业性
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法理学部分
1、法学的性质、体系与历史
法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法学体系的概念和构成、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法学的基本
范畴、法学的研究方法、近现代法学流派、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当代发展。
2、法的概念与体系
法的定义、法的基本特征、法的现象与本质、法的渊源和分类、法的要素(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法律概念)、法的效力、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3、法的起源与发展
法的起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法的历史类型、当代世界的主要法系、法律继承和法律移
植、法律全球化的基本理论。
4、法的作用与价值
法的作用与局限性、法的秩序正义自由平等效率等价值、价值冲突与解决。
5、法治与法治理念
法治的基本内涵、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评估、社会主义
法治的理论和实践、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总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发展、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理论与实践。
6、法的制定与实施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立法原则、立法程序、司法原则、司法体制与司法责任制改
革、当代中国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状况、法律责任及其归结原则、法律监督与法治监督。
7、法律职业与法律方法
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伦理、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
8、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和权力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的构成、法律关系的变化、权利的本质、权利的分类、
权利行使的原则、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权力的涵义、权力制约的理论、义务的涵义、义务的
分类和设定、权利义务关系理论。
9、法与民主、人权
民主的涵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的实现方式、人权的涵义、自然权利与
天赋人权、中西方关于人权问题的争论、当代中国的人权理论和实践、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
的意义。
10、法与社会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法与经济、法与科技、法与国家、法与政治、法与和谐社会、法
与社会治理、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和保障、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原则与意义、法与文化、法
律意识与法治意识、法与道德、法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法与宗教、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可能
性。
(宪法学部分)
一、考试内容
(二)宪法学
1.宪法的基本理论
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宪法的概念、本质、结构、基本原则、监督保障等内容;能
够分析宪法的基本作用;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所具有的特殊性;理解宪法与民
主、宪法与法治、宪法与人权的关系;对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宪法解释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特别是熟悉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原则和主要内容;对宪法监督制度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
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结合宪法监督制度的类型、思考我国宪宪法监督制度的特色及其完
善措施。
2.国家的基本制度
了解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权力分配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基本社会制度的内容;了解爱国统一战线的产生
发展;掌握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成、熟悉我国选举
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理解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
别行政区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与内容,包括公民的内涵,公民与人民、国民、国籍
等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知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演进过程,特别是要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公民基本权利的实
现与保障制度,对基本权利限制的界限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宪法救济制度。
4.国家机构
掌握国家机构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国家机构的内涵、分类、特征,我国国家机构的
组织和活动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的性质、地
位、产生组成、任期、职权、工作方式与程序等内容,并理解其中的变化发展;准确把握国
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上级国家机关和下级国
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
617 基础英语
《基础英语》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三个专
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初试科目,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评价考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
力。《基础英语考试大纲》依据《高校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特作如下规
定:
一、考试目标
本测试旨在制定统一英语试卷,规范测试的各项指标,以科学地评价考生的英语水平。
本科目属于选拔性质的水平测试,主要考查应试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其结果将作为外语
学院录取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考试形式
为了有效地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既兼顾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又
33
考虑到考试的可行性。本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对应试者进行多种试题型的英语水平测
试。
三、考查范围
本考试内容是英语语言水平测试。重点测试考生英语的阅读理解、词汇与结构和修辞运
用能力,用英语获取并表达信息的综合能力。
(一)阅读理解
1、考试要求:
该考项要求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体裁和一般话题的文字材料(生词
总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 3%)。阅读速度不低于 320 词/分钟。对所读材料,考生应
能: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考试形式:
采用多项选择题,由数篇阅读材料组成。阅读材料约含 2500 个单词。每篇材料后有若
干道多项选择题。学生应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二)完形填空
1、考试要求:
该考项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
也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考生应能根据所选文章的上下
文和所具备的词汇、语法及篇章知识补全文章中的空缺。
2、考试形式:
在难度适中的短文(300 词左右)中留有 20 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要求考生在全面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填空的词项包括结构
词和实义词。
(三)词汇与结构
1、考试要求:
该考项重点考查考生的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知识。考生应能够识别符合句子上下文的
词汇,短语及正确的语法结构。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 10,000—12,000 个
认知词汇及 5,000—6,000 个最常用搭配。
2、考试形式:
选择题或改错题
(四)文章分析
1、考试要求:
该考项重点考查考生精读英文文章的能力。要求能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分
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写作目的,能运用英语修辞的基本概念和使用规律分析和讨论文中辞格
的用法和技巧,并能够就以上相关分析写出自己的评价。
2、考试形式:
以简答题形式考查。要求对所考查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回答,回答要求语言简洁、表
达准确、逻辑性强,回答应不少于 30 个英文词。
(五)、考试题型构成分布表:
本试卷命题由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词汇与结构和文章分析四大部分构成,测试时间为
180 分钟。题型分布参照下表:
34
考项
题
型
题数
计分
20
词汇与结构
完形填空
阅读
选择题(客观题)或改错题20 小题
选择题(客观题)
选择题(客观题)
简答、分析(主观题)
20 小题
25 小题
20
50
文章分析
5-15 个小题 60
150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