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
一、环境监测部份(占50%)
(一) 绪论
考试内容:环境监测目的和分类、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 环境标准。
考试要求:
1.理解环境监测概念,区分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分析。
2.理解环境监测分类
3.掌握环境标准的概念、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4.了解环境监测的特点和优先监测。
(二) 水和废水监测
考试内容: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样的预处理、物理指标的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金属化合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考试要求
1.掌握地面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工业废水采样点的设置,采样的时间和频率。
2.掌握水样保存方法和水样预处理的方法。
3.了解水样温度、颜色、残渣、浊度、透明度、气味等物理指标的测定。
4.掌握水样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含义及COD、BOD5的测定。
5.掌握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6.了解三氮含义及测定。
7.掌握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及铬的光度法测定,了解双硫腙萃取光度法测定重金属。
8.掌握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的原理。
(三) 空气和废气监测
考试内容: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空气监测样品的采集、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污染源监测、 标准气的配制、降水监测
考试要求:
1.掌握大气监测布点和大气样品的采集,采样效率及其评价方法。
2.掌握大气二氧化硫(四氯汞钾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及氮氧化物(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的测定。
3.了解一氧化碳、二气化碳及总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4.掌握PM10和PM2.5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5.掌握静态配气法与动态配气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6.了解烟道气采样点设置以及烟尘浓度测定。
7.掌握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原理。
8.了解酸雨监测。
(四) 固体废弃物
考试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 危险废物定义和鉴别、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危险特性的监测方法、生活垃圾监测
考试要求:
1.掌握危险废物定义和鉴别方法。
2.掌握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了解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五) 土壤质量监测
考试内容:土壤污染及土壤背景值、 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预处理、土壤中污染物测定
考试要求:
1. 掌握土壤污染及土壤背景值定义。
2. 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 掌握土壤样品的消解与提取。
4. 理解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5. 了解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六)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考试内容: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生物体污染监测
考试要求:
1.掌握生物监测概念及生物监测特点。
2.掌握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方法。
3.掌握鱼类毒性试验方法。
4.了解微生物和藻类监测水体污染。
5.掌握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6.掌握生物样品的消解,了解生物样品的提取、浓缩和净化。
7.了解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及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七)噪声污染监测
考试内容:声音和噪声、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噪声标准 噪声监测
考试要求:
1.了解噪声的定义、噪声污染的特征。
2.掌握级的叠加,掌握计权声级、等效声级及统计声级概念及等效声级的计算。
3.掌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交通噪声监测。
(八)监测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
考试内容:名词术语、 数据整理、 离群值的检验、 环境分析质量保证、 环境标准化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环境标准物质、 实验室间协作试验
考试要求:
1.了解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检测限。
2.了解离群值的检验。
3.掌握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和使用。
4.掌握实验室内和室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
5.理解环境标准物质特性及作用。
[参考教材]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二、环境化学部分(占 50%)
(一) 绪论
1.了解环境污染物类别及其环境化学问题,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化学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特点。
2.理解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明确学习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二)大气环境化学
1.要求掌握大气的层结结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2.碳、氮、硫循环,污染物降解和大气自净能力;
3.基本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性污染的形成、机理和防治对策;
4.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明确逆温及其形成过程,污染物转化过程;
5.掌握酸雨、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原理;我国酸雨基本特征。
6.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其转化,颗粒污染物来源与消除。
(三)水环境化学
1.掌握天然水的基本性质,污染物存在形态;
2.掌握酸度、碱度定义及其水体pH调节问题;
3.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一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所学原理计算水体中金属存在形态,确定各类化合物溶解度pC与pH图的制作,以及天然水中各类污染物的pE计算及pE—pH图的制作;
4.掌握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如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机理及其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四)土壤环境化学
1.了解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2.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3.掌握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归规律与效应;
4.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和它的作用机制;
5.掌握典型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及其环境效应;
6.了解受污染环境修复一般技术及原理;掌握土壤电动力修复技术及原理
(五)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要求了解典型污染物的名称、来源、用途和基本性质;
2.掌握它们在环境中的基本转化、归趋规律与效应。
3.环境中Hg、As等重金属的转归与效应;环境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转归与效应
4.Hg、As等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形态转化;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形态转化
(六)绿色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
1.掌握绿色化学基本定义及其原理
2.了解绿色化学的应用
参考教材:
《环境化学》,戴树桂 主编 2006年10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