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天津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2021年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一、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300分,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二)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各部分所占比例名词解释:10小题,每题 8分,共 8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 20分,共 100分论述题:3小题,每题 40分,共 120分三、考试内容及比例第一部分:心理学导论(50%,共计 150分)(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3.脑功能学说(三)感觉1.感觉概述2.视觉3.听觉4.其他感觉 (四)知觉1.知觉概述2.知觉的特性3.空间知觉4.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5.知觉的信息加工6.错觉(五)意识和注意1.意识与无意识2.注意概述3.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六)记忆1.记忆概述2.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3.感觉记忆4.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5.长时记忆6.内隐记忆(七)思维1.思维概述2.表象3.概念4.推理5.问题解决6.决策7.想象(八)动机1.动机概述2.动机的种类 3.动机的理论(九)情绪1.情绪概述2.情绪与脑3.表情4.情绪理论5.情绪的调节(十)能力1.能力概述2.能力的种类和结构3.能力的测量4.情绪智力5.智力发展与个体差异(十一)社会心理1.自我2.社会认知3.社会行为4.态度和偏见5.人际关系6.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十二)人格心理1.人格概述2.人格测验3.人格成因4.人格特质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5.人格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6.人格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7.人格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8.人格认知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心理统计与测量(50%,共计 150 分) (一)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2.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3.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4.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5.实验设计6.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二)反应时法1.反应时概述2.反应时的影响因素3.反应时技术(三)心理物理学方法1.阈限的测量2.心理量表法3.信号检测论(四)主要的心理学实验1.知觉实验2.学习实验3.记忆实验4.情绪实验5.注意实验6.思维实验(五)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分类2.经典测量理论模型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六)心理测验及其应用1.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2.心理测验的施测 3.测验常模4.标准参照测验5.常用心理测验6.心理测验的应用(七)描述统计1.集中量数2.差异量数3.相对量数4.相关量数(八)推断统计1.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2.参数估计3.假设检验4.方差分析5.统计功效与效果量6.一元线性回归分析7.卡方检验8.非参数检验9.多元统计分析初步10.新统计(参见甘怡群等著《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参考教材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9(第 5版)2.《心理与教育测量》, 郑日昌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第 3版)3.《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第 2版)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等,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5(第 4版)5.《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第 2版)6.《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第 4版)7.《人格心理学》,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译,2014(第 8版)
2021年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一、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300分,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二)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各部分所占比例名词解释:10小题,每题 8分,共 80分简答题:5小题,每题 20分,共 100分论述题:3小题,每题 40分,共 120分三、考试内容及比例第一部分:心理学导论(50%,共计 150分)(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3.脑功能学说(三)感觉1.感觉概述2.视觉3.听觉4.其他感觉 (四)知觉1.知觉概述2.知觉的特性3.空间知觉4.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5.知觉的信息加工6.错觉(五)意识和注意1.意识与无意识2.注意概述3.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六)记忆1.记忆概述2.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3.感觉记忆4.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5.长时记忆6.内隐记忆(七)思维1.思维概述2.表象3.概念4.推理5.问题解决6.决策7.想象(八)动机1.动机概述2.动机的种类 3.动机的理论(九)情绪1.情绪概述2.情绪与脑3.表情4.情绪理论5.情绪的调节(十)能力1.能力概述2.能力的种类和结构3.能力的测量4.情绪智力5.智力发展与个体差异(十一)社会心理1.自我2.社会认知3.社会行为4.态度和偏见5.人际关系6.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十二)人格心理1.人格概述2.人格测验3.人格成因4.人格特质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5.人格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6.人格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7.人格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8.人格认知流派理论、应用、评价与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心理统计与测量(50%,共计 150 分) (一)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2.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3.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4.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5.实验设计6.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二)反应时法1.反应时概述2.反应时的影响因素3.反应时技术(三)心理物理学方法1.阈限的测量2.心理量表法3.信号检测论(四)主要的心理学实验1.知觉实验2.学习实验3.记忆实验4.情绪实验5.注意实验6.思维实验(五)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分类2.经典测量理论模型3.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六)心理测验及其应用1.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2.心理测验的施测 3.测验常模4.标准参照测验5.常用心理测验6.心理测验的应用(七)描述统计1.集中量数2.差异量数3.相对量数4.相关量数(八)推断统计1.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2.参数估计3.假设检验4.方差分析5.统计功效与效果量6.一元线性回归分析7.卡方检验8.非参数检验9.多元统计分析初步10.新统计(参见甘怡群等著《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参考教材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9(第 5版)2.《心理与教育测量》, 郑日昌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第 3版)3.《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第 2版)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等,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5(第 4版)5.《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第 2版)6.《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第 4版)7.《人格心理学》,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译,2014(第 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