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宗教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宗教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考研试卷库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西南政法大学2012考博报名/考试地点变更
普通文章 武汉科技大学2012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
普通文章 考博顺利通过考试须知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入学考试十大必杀技-考博
普通文章 考博成功的因素-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专业课复习应当如何进行-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选择专业与学校的原则和策略-考博信
普通文章 考博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重庆大学2012年“申请-考核制”考博招生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导师的选择和首次联系-考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宗教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伦理学与宗教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01)

学院名称(盖章):    哲学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姜宗强          

编  制  时  间:  2020年 9 月 11 日 

《伦理学与宗教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01)

一、考核要求

《伦理学》科目主要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以人们现实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为探究对象,着重考核考生对道德的起源、本质、社会功能,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理论论证与实际应用,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当代社会应用伦理学的主要分支及其基本内容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宗教学》科目主要关涉宗教学这门人文学科的基本内容、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要求考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方法之后能够对现实存在的各种宗教现象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说明。

二、考核评价目标

通过《伦理学》科目的考核,提高考生分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解决伦理道德问题的能力,加强个体德性修养,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本科目还考核考生对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伦理难题和道德悖论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希望考生能够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中寻求正确解决伦理道德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展示考生对于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伦理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

通过《宗教学》科目的考核,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宗教的起源、历史发展、宗教的特殊本质与普遍本质、宗教的要素等基本理论,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对宗教世俗化、宗教对话以及宗教多元主义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且对世界诸宗教,如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的经典、教义、礼仪具备一定的了解。最后需要明白宗教的和谐对于世界的和谐与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三、考核内容

(《伦理学》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道德与伦理的区别

一、道德概念

二、伦理概念

三、道德与伦理的区别

第二节  伦理学的主要类型

一、目的论

二、道义论

三、德性论

 

第二章  道德的演进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道德的产生

一、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道德产生的主观基础

三、个体道德形成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个体道德的形成

一、选择及其责任:个体道德的逻辑起点

二、珍惜生命:个体道德的现实基点

三、个体的道德素质

第三节  个体道德的发展

一、日常生活与个体道德

二、冲突性情境与个体道德

三、个体道德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道德的践履

第一节  道德行为的动因

一、道德认知

二、道德习惯

三、道德激励

四、道德成长

第二节  道德内化

一、道德修养

二、道德品质

三、道德良心

第三节  道德评价

一、道德的评价

二、道德评价的形式

三、道德教育的评价功能

四、正义的实现

 

第四章  伦理关系

第一节  伦理关系刍论

一、伦理关系的基本内涵

二、伦理关系的形成条件

三、伦理关系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中国传统伦理关系

一、传统伦理关系的类型

二、传统伦理关系的协调原则

三、传统伦理关系的价值反思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伦理关系

一、社会转型与伦理关系变迁

二、当代伦理关系的形态及其准则

三、当代伦理关系的调节机制

 

第五章  社会伦理规范

第一节  伦理规范界说

一、伦理规范的发生及特性

二、伦理规范的目标和提炼伦理规范的方式

三、伦理规范的层次

第二节  伦理规范的类型

一、核心伦理规范

二、主要伦理规范

三、初级伦理规范

 

第六章  社会生活领域的伦理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社会公德的源起

二、社会公德的原则

三、社会公德的践行

第二节  婚姻伦理

一、婚姻形态的历史演变

二、婚姻冲突及其伦理调节

 

第七章  人与社会的伦理维度

第一节  经济伦理

一、什么是经济伦理

二、经济伦理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三、我们应具有怎样的经济德性

第二节  法律伦理

一、法律规范的特点

二、公民为什么要守法

三、法律的道德性

第三节  政治伦理

一、政治活动与政治行为

二、政治权威的伦理依据

三、政治责任的履行

 

第八章  人与自然的伦理思考

第一节  生态伦理学概述

一、生态伦理学的诞生

二、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生态伦理运动的一个现实难题

第二节 现代生态思想家们的伦理思想

一、梭罗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

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

第三节  发展中的当代生态伦理思想

一、弱式人类中心主义

二、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

三、生物中心论

四、深层生态学

五、自然价值论

 

第九章  人与技术的伦理考量

第一节  生命伦理

一、生命伦理学是什么

二、生殖技术的伦理风险

三、安乐死的伦理困惑

四、基因治疗的伦理拷问

第二节  网络伦理

一、网络伦理学概述

二、网络社会热点问题的伦理分析

三、网络社会中人的自由与责任

第三节  工程伦理

一、工程伦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旨趣

二、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三、工程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及其伦理调控

 

 

(《宗教学》部分)

 

第一章  宗教的起源

第一节  宗教的迷宫

一、研究宗教起源问题的意义

二、探究宗教起源问题的困难

三、挡不住的诱惑

四、宗教考古与“阿里阿德涅之线”

第二节  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探究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必要性

二、人和自然关系的二重化与宗教的起源

三、社会关系的神圣化与宗教的产生

第三节  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一、宗教观念产生的认识论前提

二、宗教观念形成的“历史道路”

三、“宗教的可能性”存在于“最简单的抽象”中

 

第二章  宗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宗教发展观的形成及其理论背景

一、生物进化论的产生及其背景

二、近现代历史进步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三、宗教发展观的确立

第二节  从“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和“一神教”

一、宗教历史发展的两个向度

二、作为原始宗教的“自然宗教”

三、从“自然宗教”到“多神教”

四、从 “多神教” 到“一神教”

第三节  从“氏族宗教”到“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

一、作为制度性宗教原始形式的氏族宗教

二、从“氏族宗教”到“民族宗教”

三、从“民族宗教”到“世界宗教”

 

第三章  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

第一节  犹太教概论

一、犹太教的历史源流

二、犹太教的经典和教义

三、犹太教的礼仪和节日

第二节  基督宗教概论

一、基督宗教的历史源流

二、基督宗教的经典和教义

三、基督宗教的礼仪和节日

第三节  伊斯兰教概论

一、伊斯兰教的历史源流

二、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教义

三、伊斯兰教的教法、礼仪和节日

 

第四章  印度教、佛教和道教

第一节  印度教概论

一、印度教的历史源流

二、印度教的经典和教义

三、印度教的礼仪和节日

第二节  佛教概论

一、佛教的历史源流

二、佛教的经典和教义

三、佛教的戒律、行事和节日

第三节  道教概论

一、道教的历史源流

二、道教的经典、神仙崇拜、教义和方术

三、道教的戒律、清规和节日

 

第五章  宗教的要素

第一节  宗教意识(上):宗教信仰与宗教观念

一、宗教要素概论

二、宗教信仰

三、宗教观念(1)宗教神话

四、宗教观念(2)宗教理论

第二节  宗教意识(下):宗教情感与宗教经验

一、宗教情感

二、宗教经验

第三节  宗教行为

一、巫术

二、禁忌与戒律

三、宗教礼仪

四、宗教节庆

五、宗教修炼

第四节  宗教组织与宗教制度

一、宗教组织

二、宗教制度与宗教体制

 

第六章  宗教的特殊本质

第一节 宗教奥秘与对神圣者的信仰

一、关于宗教的语源学解释与宗教的基本意涵

二、宗教的奥秘与信仰的超越

第二节  宗教奥秘的解读与作为信仰神圣者的人

一、宗教发生学与宗教信仰的生存论维度

二、宗教信仰与人生救赎

三、信仰的内在性与人的“自我意识”

四、“向人自身的复归”与宗教意识的演进

 

第七章  宗教的普遍本质与功能

第一节  宗教的社会本质

一、宗教之为一社会群体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宗教

三、“成为宗教徒”与宗教社会化

四、“宗教世界”与人类社会的“二重化”

第二节  宗教的社会功能(上):宗教与社会共同体

一、宗教之为一社会意义系统

二、宗教与社会的维系

三、宗教与社会的创建

四、教的社会功能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  宗教的社会功能(下):宗教与各亚社会系统

一、宗教与政治和法律

二、宗教与经济

三、宗教与道德伦理和民风民俗

第四节  宗教的文化本质和文化功能

一、宗教的文化本质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三、宗教与科学

四、宗教与文学艺术

五、宗教与哲学

 

第八章  宗教的世俗化

第一节  宗教的世俗化与宗教的历史发展

一、宗教世俗化与宗教神圣化的张力

二、宗教世俗化的历史维度

三、宗教世俗化的现当代维度

四、宗教的世俗化与宗教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宗教的世俗化与现当代神学的发展

一、宗教的世俗化与宗教及其神学的两难处境

二、从正统派到虔敬主义和理性主义(自然神学)

三、从理性主义(自然神学)到自由主义

四、新正统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五、宗教的世俗化与神学的未来发展

 

第九章  宗教对话与宗教多元主义

第一节  宗教的地理分布、宗教冲突与人类文明

一、宗教的地理分布与人类古代文明

二、宗教的空间传播与宗教冲突

三、当代的宗教分布与地区冲突

四、宗教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第二节  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

一、宗教对话的三种模式:排他主义、兼容主义和多元主义

二、希克的多元主义假说及其乌托邦性质

三、作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的宗教对话

第三节  宗教对话的层次性、基本中介和现实途径

一、宗教对话的层次性与平面化

二、宗教对话的不可能性、可能性与基本中介

三、宗教对话的现实途径:从文化对话到宗教信仰层面的对话

 

四、参考书目

1、李萍主编:《伦理学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3版。

2、段德智著:《宗教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