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
|
科目名称: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适用专业:
|
古代文学
|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 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文学批评史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文学批评史等1门古代文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批评 1.“诗言志”说的形成 。 2.道家对有关文学问题的一些看法 。 3.儒家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 。 4.法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
第二章 两汉的文学批评 1.汉儒诗歌理论的总汇《毛诗大序》。 2.汉代学者对辞赋的不同看法 。 3.扬雄发展了正统的文学观 。 4.王充对汉代正统学风的批判。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1.《典论·论文》。 2.《文赋》。
第四章 南朝文学理论的斗争和发展 1.声律论的创建和影响 。 2.裴子野和萧纲的论争 。 3.萧统主张文质并重。
第五章 刘勰《文心雕龙》 1.生平和作品的概况。 2.立论原则。 3.文学和时代的关系。 4.构思和修养的关系。 5.意境和比兴的问题。 6.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7.风骨和风格的问题。 8.文体论。 9.创作论。 10.批评论。
第六章 钟嵘《诗品》 1.论五言诗的长处和“滋味” 。 2.五言诗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 3.分品的历史渊源和标准 。 4.论继承和流派的问题。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 1.唐初的文学批评和杜甫的诗论 。 2.元稹、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 3.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 。 4.司空图的风格论和诗味说 。
第八章 宋金元的文学批评 1.宋初诗文革新运动的开展 。 2.道学家抹杀文学的谬论 。 3.苏轼对创作经验的阐述 。 4.黄庭坚的诗论和江西诗派的形成 。 5.南宋诗人对江西诗派的批判。
第九章 宋人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 1.诗话的形成和发展 。 2.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3.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4.严羽的《沧浪诗话》。
第十章 元好问的优秀诗篇《论诗三十首》
第十一章 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论
第十二章 明至清中叶的文学批评 1.明代诗文拟古主义者的纷争。 2.李贽和公安派的创新学说 。 3.明末清初三大学者的文学见解。 4.叶燮探讨诗歌原理的著作《原诗》。 5.清初诗坛的纷争。
6.桐城派的基本理论和发展。 7.明清文人对民间歌曲的评述。 8.明代戏曲理论的争论和发展 。 9.李渔《闲情偶寄》论戏曲创作与舞台表演。 10.李贽和金人瑞的小说理论 。 11.浙派和常州词派的词论 。
第十三章 清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 1.诗界革命。 2.小说界革命。 3.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第二版) 王运熙 顾易生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中下) 王运熙 顾易生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撰 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周勋初撰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 张少康撰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以上任选)
四、样卷
中国文学批评史(样卷)
一、名词解释(4*10分=40分)
1.兴观群怨
2.建安风骨
3.肌理说
4.桐城派
二、简答题(3*20分=60分)
1. 简评《文赋》中关于灵感的论述。
2. 试论陈子昂的诗学观念。
3. 简论叶燮《原诗》的批评史成就。
三、论述题(1*50分=50分)
1.结合宋代诗坛状况,谈谈《沧浪诗话》的文学批评特点、成就及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