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民法学与刑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民法学与刑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西南政法大学2012考博报名/考试地点变更
普通文章 武汉科技大学2012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
普通文章 考博顺利通过考试须知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入学考试十大必杀技-考博
普通文章 考博成功的因素-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专业课复习应当如何进行-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选择专业与学校的原则和策略-考博信
普通文章 考博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重庆大学2012年“申请-考核制”考博招生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导师的选择和首次联系-考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民法学与刑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大纲

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860《民法学与刑法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本科目的考试目的在于考察有志于报考法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对法学专业中的核心基础学科《刑法学》、《民法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领会《刑法学》、《民法学》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内容,具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水平,能够运用相应的专业知识分析实践案例。

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民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理解民法基本原则,掌握关于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和民事责任的理论和知识。掌握物权法律制度、合同制度、人格权、婚姻家庭制度、继承制度、侵权责任的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我国《民法典》,了解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熟悉《民法典》的架构,深刻领会《民法典》的制度变化和完善及其意义。在全面掌握民法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好的运用民法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

1、《刑法学》(第九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版;

2、《刑法学(上册.总论)》,贾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民法总则》(第二版),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5、《民法》(第五版),房绍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名词解析、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分值分配

   《刑法学》、《民法学》各占50%。

六、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民法学

 

第一编 总则

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性质和基本原则;掌握民事主体的概念、种类、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掌握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种类、特征;掌握民事权利的概念、分类、内容、行使和保护;掌握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特征、形式、意思表示、成立与生效、有效条件、无效和可撤销行为、效力待定行为;掌握代理概念、特征、种类、终止、无权代理;掌握诉讼时效概念、分类、起算规则。

熟悉:民法的渊源和效力、《民法典》立法情况,民法的适用和解释;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民法的沿革、民法的任务。《民法典》的制度完善。

第二编 物权

掌握:物权的概念、特征、分类、内容、取得、效力、保护、变动规则。

熟悉:与债权的区别,《民法典》的制度完善。

第三编 合同

掌握: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转让、终止、违约责任等合同的一般规则;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合服务同、合伙合同等19种典型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制度。

熟悉:《民法典》的制度完善。

第四编 人格权

掌握:人格权的概念、特征、分类、内容、保护。

熟悉:《民法典》的制度完善,与身份权关系。

第五编 婚姻家庭

掌握:婚姻家庭的基本原则、结婚制度、离婚制度、收养制度。

熟悉:《民法典》的制度完善。

第六编 继承

掌握:法定继承原则、继承人、继承顺序、遗产范围、遗嘱继承与遗赠、遗嘱的形式、遗产的处理。

熟悉:《民法典》的制度完善。

第七编 侵权责任

掌握:侵权责任概念、特征、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分类、构成要件、责任形式。

熟悉:《民法典》的制度完善。

第二部分 刑法学

第一章   刑法概说

掌握: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渊源;刑法解释的概念与分类。

熟悉:制定刑法的根据和刑法的任务;理解和把握我国刑法的体系;了解我国刑法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掌握: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特点;深刻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司法适用要求。

熟悉: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我国刑法中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上的体现。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掌握: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的含义;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时间效力的规定。

熟悉: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第四章 犯罪概念

掌握:刑法中犯罪的概念;深刻理解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熟悉:犯罪的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和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意义。

第五章 犯罪构成

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

熟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犯罪构成的特征;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六章 犯罪客体

掌握: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的分类;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熟悉:理解不同分类的犯罪客体的作用;犯罪客体分类及其意义;犯罪对象的概念。

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

掌握: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特征和要件;理解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根据;理解危害结果的概念、特征、种类和地位。

熟悉:

理解刑法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概念、含义和意义;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如何理解刑法中的危害结果。

第八章 犯罪主体

掌握:犯罪主体的概念、共同要件;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内容与程度;理解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掌握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理解精神障碍、生理功能丧失与醉酒对刑事责任的影响;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和作用;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因自由行为理论。

熟悉: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我国刑法关于精神障碍、又聋又哑的人、醉酒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犯罪主体特殊身分对定罪量刑的意义;单位犯罪的特征;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

掌握: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要件;罪过的概念及构成;犯罪故意的概念及其类型;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概念;法律认识错误的概念;事实认识错误的概念。

熟悉:研究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划分的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的概念;法律认识错误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影响;事实认识错误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影响;期待可能性理论;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的处境。

第十章 正当行为

掌握:正当行为的概念和种类;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构成条件;紧急避险的概念及构成条件。

熟悉: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第十一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掌握: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及其存在的范围;犯罪既遂形态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犯罪预备形态、犯罪未遂形态和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熟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之间的区别;理解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立法规定;理解理解共同犯罪的形式;掌握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熟悉: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条件;共同犯罪成立的客观条件;共同犯罪成立的主观条件;一般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的含义;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概念。

第十三章 罪数

掌握:罪数的概念;继续犯的概念;想象竞合犯的概念;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结合犯概念;惯犯的概念;连续犯的概念;牵连犯的概念;吸收犯的概念。

熟悉:罪数形态的判断标准;各罪数形态的处罚原则;连续犯与相关罪数形态的区别及其处断原则;牵连犯与继续犯的区别及其处断原则;吸收犯与相关罪数形态的区别及其处断原则。

第十四章 刑事责任

本章内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十五章 刑罚概说

掌握: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的功能;我国刑罚目的的内容和含义。

熟悉: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的区别;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相互关系。

  第十六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掌握:我国刑罚的体系;我国刑法规定的各刑种的概念、内容和适用对象;我国刑法中限制死刑适用的规定。

熟悉:我国刑法规定的各种附加刑的基本概念;我国刑法中死刑适用标准、适用程序;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概念、种类;死缓及其法律后果。

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

掌握:刑罚裁量的概念;理解刑罚裁量的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的概念。

熟悉:掌握刑罚裁量情节及其适用规则。情节的种类,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的种类。

第十八章 刑罚裁量制度

掌握:累犯的成立条件;自首的成立条件;数罪并罚的概念、原则;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的适用;缓刑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熟悉:累犯法律后果;立功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坦白的概念。

第十九章 刑罚执行制度

掌握:减刑、假释的概念;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

熟悉:假释犯的考验、考察及其法律后果。

第二十章 刑罚消灭制度

掌握:时效的概念;我国刑法中关于追诉期限的规定和计算。

熟悉:我国的特赦制度。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