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2003年(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0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世界经济 考试科目:综合考试(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 考试时间:1 月 19 日下午 考题编号:410 西方经济学部分(60 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 3 分,共 15 分) 1.新货币数量论 2.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理) 3.黄金割率 4.治理通货膨胀的渐进主义 5.李嘉图等价定理 二、简答及计算题(每个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坚持和发展原有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的。 2.某厂商生产产品 F,销往两个相互隔绝的市场——完全垄断的本国市场和完全竞争 的外国市场。已知厂商生产 F 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为 MC=Q,本国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P=12 -4Q;外国市场 F 产品的价格为 4。 试问: (1)该厂商应当采取何种定价策略? (2)计算并作图说明在该策略下厂商在不同市场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 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总供给曲线的特征及理论基础。 三、论述分析题(15 分) 1996 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8 次连续降息;(2) 扩大财政支出以及国债发行规模;(3)在“十五”计划将“适度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 策相结合”作为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请问: (1)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2)从理论角度讲,哪些因素决定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率? (3)如何理解“十五”计划中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 ①什么是“适度的货币政策”? ②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的政策组合? ③为什么要将该种政策基调以正式官方文件确定下来? 附:近几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人民银行统计 季报》,2001 年) 表 1 国家财政债务收入 单位:亿元 时期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债务收入 量 1967.3 2476.8 3310.9 3715.0 4180.1 46.4.0 表 2 个人储蓄存款年利率水平(%) 时期 1996.6.1 1996.8.23 1997.10.23 1998.3.25 1998.7.1 1998.12.7 1999.6.10 2002.2 储蓄 年利 率 9.18 7.47 5.67 5.22 4.77 3.78 2.25 1.98 表 3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 时期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2004答案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2003答案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