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2001答案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考博信息网|www.kaoboinfo.com 提供全国各大高校历年考研、考博真题试卷、资讯 考研咨询 QQ 135255883 考博咨询 QQ 33455802 电话 15115167335 邮箱: 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来信交流! 1 中国人民大学 200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世界经济 考试科目:世界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考试时间:1 月 15 日上午 考试编号:(508) 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 200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世界经济 考试科目:世界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考试时间:1 月 15 日上午 考试编号:(508)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ODA:即代表政府开发援助,它集中体现在其官方性(或公共性)、优惠性和政策性 上,故与私人财源、以商业为条件、以赢利为目的的民间贸易及投资性质截然不同。ODA 内容既包括无偿援助,也包括需要由受援国予以偿还的优惠贷款。无偿援助仅仅是对外援助 的一部分,它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安全战略色彩或鲜明的人道主义援助性质。如美国在冷 战时期实施的巨额军援往往都是“慷慨”的无偿援助,而在对发达国家提供的经济开发援助 中,有偿贷款却占很大比重。日本提供的双边ODA资金中,有偿援助的比重远远大于无偿 援助,政治色彩同样浓厚。1992 年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制定的新的政治标准强调, 如果受援国违背了其政治标准就可能采取停止或削减ODA的制裁措施。显然,这种开发援 助是一种体现政治意图的经济行为。 2. 一价定律: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价格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者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贸易商品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 运输费用外,其价格都是相同的。所谓可贸易商品是指套利活动能使其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保 持在较小范围内的商品。根据此定律,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可贸易商品以 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的折算,在数值上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ba PeP ⋅= 。 (Pa,Pb 表示同一可贸易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e 表示两国货币的汇率。) 一价定律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期,英国金块主义者 J.威得利首次提出的概念,它反映 了一种国际商品的套利条件。一价定律的成立基于自由贸易的严格假定,即商品与服务能在 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这一定律的意义在于现实中自由贸易的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 因此国际间就会产生商品套购,套购者根据贱买贵卖的原则,在低价国购买,运到高价国出 售,从中获取无风险套购利润。一价定律与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绝对 购买力学说的前提之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提供基本的绝对形式,可以说购买力平价说是一 价定律的翻版。 3. 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又称弹性论,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金本位 制度全面崩溃的背景下,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 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之后又经美国经济学勒纳(A.P. Lerner)等人进一步完善。弹性分析理论是一种适用于纸币流通制度的国际收支理论,它着 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该理论舍弃了劳务进出 口和国际间资本流动,贸易收支等同国际收支,同时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在此 基础上,该理论应用微观分析方法推导出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 (即,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 1)的成立和时滞效应(即 J 曲线效应)的大小。 弹性论的重要贡献在于纠正了以往的片面看法,正确地指出了只有在一定的进出口供求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2002答案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2000答案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