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业大学基础生态学评分标准2005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1 浙江林学院 二 OO 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基础生态学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总分 30,每小题 3 分) 1)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2) 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 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 3) 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同种生物(动物、植物)个体的集合。 4)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5) 生活型是指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6) 群落演替指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相继被另一种群落取代的过程。 7)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8) 一般的演替系列的终点取决于该地区的气候性质,主要表现在顶极群落的优势种,能够 很好地适应于地区的气候条件,这样的群落称之为气候顶极群落。 9)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 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10)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 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 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二、 填空(总分 20 分,每空 1 分) 1) 一般生态因子按性质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人 为因子)5 类。 2) 生态金字塔的种类有(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3 类 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3 类。 4) 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有(湿生植物 )、(中生植物 )、(旱生植物 )3 类。 5)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 类。 6)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可分为( 随机型 )、( 均匀型 )、(成群型 )3 类。 三、 简答题(总分 60 分,每小题 10 分) 1) 简述陆地表面光的变化规律。 光质和光照强度在纬度;海拔;地形;日;季节方面的变化。 2)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动态的关系。 定义:每一个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对整个种群个体数量的比率(3 分)。3 种类型(3 分)及其 与种群动态的关系(4 分)。 3) 比较 r—选择者与 K—选择者的特征。 r—选择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 代周期。 K—选择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
上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基础生态学试题2005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试卷2005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