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业大学分子生物学答案2007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1. 蓝-白斑筛选: 含 LacZ 基因(编码 β 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 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 DNA 插入后,LacZ 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 为蓝-白斑筛选。 2. 魔斑: 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 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 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 与 pppGpp 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 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3. SD 序列: 是核糖体与 mRNA 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4. 信号肽: :指引新合成的多肽运输到细胞特定部位发挥功能的一段序列,一 般位于新生肽的氮端。 5. 限制性内切酶: 能够识别特异 DNA 序列,并能够在 DNA 特定部位将其切开 的一类酶。 6. 碱性-亮氨酸拉链:亲脂性的α 螺旋,包含有许多集中在螺旋一边的疏水氨 基酸,两条多肽链以此形成二聚体。每隔 6 个残基出现一个亮氨酸。 7. 增强子:一种能够提高转录效率的顺式调控元件,最早是在 SV40 病毒中发现 长约 200bp 的一段 DNA,可使旁侧的基因转录提高 100 倍,其后在多种真核 生物、甚至在原核生物中都发现了增强子。 8. 冈崎片段: 由于亲代 DNA 双链在复制时是逐步解开的,因此,随后链的合成 也是一段一段的。NA 在复制时,由随后链先形成的一些短 DNA 片段称为冈崎 片段(Okazaki fragment)。冈崎片段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约为 1000~2000 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 100 个核苷酸。 9. 顺式作用元件: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转录过程受很多因素调控,我们把真核生物转录过 程中对转录起正调控作用的因素统称为顺式作用元件。 10. 密码的简并性: 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译同一种氨基酸的现象。同义密码子 (Synonymous codon):对应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 简答题 1.试比较常染色体 DNA 与端粒 DNA 复制的特点。 常染色质 DNA 复制 端粒 DNA 复制
上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分子生物学2006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