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业大学2010年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浙江林学院 2010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正题) 科目代码:808 科目名称:毛泽东思想概论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1、《新青年》 答案要点: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17 年 1 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1918 年 1 月,《新青年》由陈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 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3 分)《新青 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宣告:“我 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为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新青年》在社 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 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3 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要点: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 命题。(2 分)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 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 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 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 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 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2 分) 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他向全党提出 了普遍地深入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给以批判的总结,和调 查研究当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的任务。(2 分)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要点:1949 年 3 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 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 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2 分)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 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 分)在胜利面前,毛 泽东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如果国家,主要的就是人民解放军和我们的党腐化下去, 无产阶级(能)不能掌握住这个国家政权,那还是有问题的”。 (2 分) 4、“一化三改”。 答案要点: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 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 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 “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 分)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 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 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2 分)
上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2010年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201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