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业大学201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1 2010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参考答案 说明:以下答案供阅卷时参考,考生所回答内容与本答案不一致时,主要看对基本原理阐述是否正确,或者举例和 联系实际是否恰当,言之是否有理,酌情给分或扣分。 一、比较分析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哲学与世界观(10 分) 答案:(1)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的;哲学是把零散 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以理论的形式高度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 想体系,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2、可能性与现实性(10 分) 答案:(1)可能性与现实性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潜在的发展趋势与现实存在的事实之间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可能性是指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可以实现但还未实现的东西;可能性具有客观根据, 条件具备时可转变为现实。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的综合。(2)可能性与现实性是 对立统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可能的东西不一定都会成为现实;现实性也已不再是 可能性,而是已经实现的可能性,二者的界限不能混淆。可能性与现实性又是统一的,(3)二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 条件下互相转化。可能性存在于现实性之中,是潜在的还没有展开的现实性;现实性是可能性发展的结果,是充分展 开并已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具有发展成现实性的内在根据,现实性的事物又包含着产生新的可能性的内在根据。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转化为新的可能性。这种不断相互转化,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0 分) 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 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 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矛盾论与系统论(10 分) 答案:(1)系统论全面揭示了对象的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在系统论看来,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 个方面,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系统的存在不仅要依赖要素的存在,而且要依 赖与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正是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产生了有机的统一体——系统。 矛盾论以其对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理解,为系统论提供了哲学依据。系统论则把系统联系、结构——功能 相联系、控制联系等显现出来,给予这些关系以数学模型定量化的描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使之具有更广泛 的内涵。 (2)矛盾论与系统论又是相互区别的。矛盾论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世界的,它揭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 和联系的内容,指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而系统论揭示的只是事物联系的一种形式,即要素与要素、系统 与要素、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矛盾运动。 二、问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上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201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浙江林业大学2010年林业经济学试题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