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840法学综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考试科目:法学综合 第 1 页,共 1 页 浙江农林大学 2014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法学综合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80 分钟 一、法理学部分试题(满分 50 分) (一)简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什么是法律关系?简述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2.简述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 3.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及其法律责任的种类 (二)材料分析题(共 20 分) 苏格拉底的审判 公元前 399 年,三个雅典公民状告当时已经 70 多岁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 500 人组 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也成为西方 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 根据柏拉图的记载,按照当时的法律,苏格拉底尽管是死罪,但他可以免于执行。一 是因为他的年岁已高,可以向法庭道歉请求宽恕,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他拒绝了。再 有一个是缴纳罚金,这一点苏格拉底也拒绝了。甚至当他的朋友们为他做好了所有逃狱准 备的时候,他也平静地拒绝了。“我是伟大的雅典城邦的一员,我深爱着这座伟大的雅典 城。我要守护政治和法律的尊严,批评雅典政治和法律的弊端是我的职责所在。我怀着满 腔的热忱去追求一种富有灵魂的法律,我要为正义的法律而斗争;我必须遵守这个城邦的 法律,我也曾经享受过这个城邦的法律所给予我的利益。这是所有的雅典人所必须遵守的 法律。我愿意接受这个不公正的判决,饮下这杯毒酒。” 在司法程序与实质正义之间,苏格拉底选择了“宁静而清白地辞世,做个无辜的蒙祸 者”。 试从法的..价值..及其法的..价值冲突....的视角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情况谈谈 你对法的价值冲突的处理原则....和观点。 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上一篇文章: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841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83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