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笔记讲义 >> 正文 浙江大学新闻业务2001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浙江大学新闻业务2001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浙江大学200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每个 4 分,共 20 分)1、 采访意志2、 消息头的三要素3、 选材六忌4、 编者按语5、 参照编排二、辨析题(每个 5 分,共 20 分)请判断下面说法是否准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 所谓记者的“体验性观察”,就是一面参与具体的工作,一面当记者。2、 新闻价值是衡量事实是否可以报道的唯一标准。3、 白描手法只适用在消息写作中使用,而不适合用于通讯写作。4、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来说,它更重要,处于第一位,高于报道。三、简答题(每个 5 分,共 10 分)1、 简述如何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个性特征。2、 简述编辑符号的性质与特征。四、论述题(每个 10 分,共 30 分)1、 试论当前人物通讯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 结合实际分析当前电视新闻中大量使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3、 以“焦点访谈”为例,谈谈你对当前国内广播电视评论类节目个性特征的理解。五、实务题(共 20 分)根据下列材料,改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消息,要求主题集中,角度得当,语言流畅,并设计一个精彩的导语。(8 分)为消息精心制作标题(4 分)为消息配一篇 250 字左右的短评。(8 分)用“一日千里”来比喻“九五” 期间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毫不为过。今天,通信业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已远远超出了五年前人们的预期——原计划:发展电话用户 7870 万户,达到 1.23 亿户,其中发展移动电话用户 1440 万户,达到 1800 万户。城市具备满足每户居民 1 部电话的能力。农村实现行政村同电话,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 10%。到 2000 年 5 月底,全国本地电话用户已经达到 1.24 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5605.8 万户;因特网用户超过 1000 万户。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网的规模双双位居世界第二。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 13%。“九五”期间,电信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增长速度在中外通信史上都是少见的。让老百姓感觉变化最大的还是移动电话的发展。“八五”末期,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才 363 万户。“九五”开始,中国移动通信加速发展,令世界为之震惊;1997 年末用户达到 1000 万户,1999 年增长到 3000 万。仅仅半年之后,到 2000 年 6 月,移动通信用户突破 6000 万。“九五”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信息产业部决定续建京九广、北沿江、兰西拉等 25 条长达 3.4 万公里的光缆干线。1998 年 12 月 30 日,提前两年建成了覆盖神州大地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它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大容量、高质量的通信网络基础,并为今后积累了巨大的网络资源,进而使我国干线传输网的技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