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8-31 23:52:37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西北政法大学基础课7(法理、宪法、民诉)2003年试题及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西北政法学院 2003 年民商法专业基础课试题 科目名称:基础课 7(法理、宪法、民诉) 法理学部分 一、概念辨析(每题 5 分,共 15 分) 1.法与法律 答:法与法律是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而言: (1)“法”的本义是指一种判断是非曲直、惩治邪恶的规范。汉语中的“律”字很早 就与“法”字同义,具有规范、统一人的行为之意。“法律”一词在清末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法律是从抽象意义上而言的,指法的整体;狭义的法律是从 具体意义上而言的,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此可见, 法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法律,但与狭义的法律则不一样。 (2)法与法律还可以从“应然法”与“实然法”的角度进行区分。法是指“应然法”, 即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人类普遍的理性要求;而法律是指“实然法”,即国家制定的具体的法 律规则。从这种意义上说,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 (3)在其他国家中,法与法律通常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并且表示广义的法的词还有权 利、正义之意,表示狭义的法律的词则还有规律、法则之意。 2.法制与法治 答:法制与法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的含义在强调法律要 建:立在礼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依法办事等方面是 相同或接近的。但二者也存在以下区别: (1)法治一词明确厂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性,而法制——词则难以表达此意; (2)法治一词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而法制主要强调法律和制度及其实 施,而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范围是难以界定的; (3)法治——词蕴涵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而法制所包含的法律和制度,从 字面看是叫,性的; (4)在我国,法制一词早已有之,但法治则是最近几年才获得正式的承认。从法制到 法治的概念转换,标志着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法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总之,法治较之法制,其内涵更为丰富,更符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目标要求。法制是 一种手段,而法治则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且也是一种价值选择。当然法制也是有重要意 义的,法制正是法治的重要前提。 3.法律的局限性与法律的漏洞(西北政法学院 2003 研) 答:法律的局限性与法律的漏洞都表明了法律的某种局限性,但二者具有以下区别: (1)内涵不同。法律的局限性指的是法律功能与作用的局限性,而法律漏洞则是指法 律本身所存在的漏洞,因此,二者所谈的其实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2)表现不同。法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法的作 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 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在实施法律所需的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 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等等。而法律的漏洞则主要表现在:立法者考虑不周而使法律存在一 定程度的不周延性;立法者由于对拟予以规范之事实的了解不够而不加规范;等等。 (3)认识意义不同。对法律的局限性的认识,要求我们克服“法律万能论”的误区, 并把法的调整机制同其他社会调整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建立良性的社会秩序。对法律漏 洞的认识,要求我们克服“概念法学”等对法律的不现实的看法,并注意使用法律解释方法, 运用法律原则进行弥补等。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