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1:17:00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南开大学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2003年考研真题及考研试题答案
南开大学 200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区域经济学) 专业:区域经济学(区域所) 共 50 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二、问答题(任选一题作答,30 分) 1.试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 如何发挥城市的这种作用。 2.利用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你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 200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区域经济学) 专业:区域经济学(区域所) 共 50 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答: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可以从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 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商品和劳务的 不完全流动性四个方面论述。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我们可以用生产要素的完全的或部分的不流动性来概括资源分布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 的影响,也就是说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所以区际之间可以组织分工和某些部门的专 业化生产,这也是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原因之一。如果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能 够完全地自由流动,则会导致要素价格、生产成本和收入水平趋于均衡,也不存在区域之分。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可以从几方面解释,一是有些要素对地表的附着力很强,在常态下 无法自行流动。二是有些流动性很强的要素,由于政策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流动。第三,不同 民族、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风俗、宗教信仰也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总之,生产要素的不完 全流动性使一国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得到空间上的均衡分布,这就成了区域分异的客观物资基 础。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经济活动具有不完全可分性,这是因为:首先,从产品的生产工序方面考虑,许多生产 过程,可根据操作技术的不同划分若干个生产工序,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这种不同的 生产工序不可能在空间截然划分开来并在不同的地点组织生产;第二,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 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节省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第三,众多企业聚集在某一地点, 可以实现聚集经济;第四,企业之间的以提供商品或服务为主的相互联系不稳定或这种稳定 需要特殊中介的,在交易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大的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为了节约这种联系成 本,最好使相互接近。 总之,产品生产过程空间分割的非经济性(尤其是上游阶段的产品)、规模经济、聚集 经济、联系成本的节约,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尽可能聚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 成以成为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显然,这种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不能够从资源禀赋的差异来说明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