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1:18:56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2002年考研真题及考研试题答案
南开大学 2002 年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 专业: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试析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2.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分别主要有哪些? 3.加入 WTO 在短期内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4.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失衡(指货币供需失衡)的消除在机制上有什么 区别? 5.美国和日本属发达国家,但为什么飞机制造业在美国比较发达而在日本未能发展起 来?试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6.为什么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有助于稳定汇率?试举例说明。 二、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到目前为 止,几乎所有的 WTO 成员都同时至少参与一项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为什么在多边贸易体制不 断发展的今天区域一体化又再度复兴?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对多边贸易体制会产生什么影 响? 2.在战后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担心跨国公司在本国拥用太大的市场势力 而伤害本国企业,对外国直接投资采取限制或管制的政策,但 70 年代中期之后,很多发展 中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转而采取中性或积极鼓励的外资政策。试根 据相关的直接投资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转变的原因。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 2002 年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 专业: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 试析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答:(1)要素积累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要素积累对一国比较优势的影响要基于这种积累的方向与程度。这是因为在可利用的技 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总量和结构直接决定了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和形 状。生产要素的总量越大,生产可能性曲线离原点越远,某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相对丰富,则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会偏向代表密集使用的商品轴上凸出,因此,随着一国生产要素总量的积 累,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会外移,外移的方向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增长比率。要素总量 的增加将会导致一国可供消费和供给的商品总数的提高。 如果一国开始生产并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如果劳动存量的大量增加,例如 一国人口的急剧增长,将导致劳动价格的迅速下降,这时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将更具有优 势,比较优势也就没有发生改变。与此同时,如果某国是劳动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但是数 年后,由于该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且这种积累导致了资本价格的急剧下降,使这个国家 由劳动禀赋相对丰富转变成资本禀赋相对丰富的时候。这种要素积累将会导致比较优势的转 变。 (2)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考虑技术的变化,而技术是决定一国经济活动和贸易格局的重要因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