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2:01:09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南京大学教育原理2004年(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南京大学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教育原理(447) 适用专业: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40 分) 1.教育的构成要素 2.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3.教育平等 4.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5.虚拟大学 6.“211 工程”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简述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党的十六大所阐述的新时期教育方针是什么? 3.简述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 1996 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提出的“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4.如何理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关系? 三、阅读与理解(每题 12 分,共 48 分) 1.中国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试就人的心理发展与环境影响的关系,谈谈你 对人才成长中的“逆境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 有抑制创造精神的力量。”在你看来,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应有哪些主要 特征? 3.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是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精神生产领域 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教育发展史上也不乏先例。19 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工业革 命,成为当时世界上产力最发达的国家,但英国教育的发展水平却远远不如近代工业尚在起 步阶段的普鲁士和丹麦、普鲁士整整晚了半个多世纪。如何理解这一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 平衡现象?它是否具有普适性? 4.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请指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即“学 习型社会”)这两种先后出现的教育理念和潮流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育短论(共 32 分) 2003 年 10 月 23 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放《校园何来“经领、蓝领”?》的 专题片:“流动人员的孩子在城市上学,是一个难题,缴纳一笔借读费自不待言。在四川成 都市温江区某中学,多交借读费的学生穿的是红校服,而按规定数额交借读费的学生穿蓝校 服;交费多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所在教室有 VCD、电视、新课桌;而其他借读生只能在 校外买饭吃,在均为旧桌椅的教室上课„„”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教育原理,写一短文加以评析。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南京大学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教育原理(447) 适用专业: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40 分)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