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3:15:31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华东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2001(有答案)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民事诉讼法学 2001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群体诉讼 [解答] 群体诉讼,又称代表人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由其推选出代表人为 维护本方当事人利益而进行诉讼,法院作出判决对该群体诉讼所有成员均有约束力。我国的 代表人诉讼分为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和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它是在共同诉讼的基础 上吸收代理诉讼制度的某些特征而设立的,解决众多当事人纠纷的一种制度。 [评述] 名词解释主要测试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解答时应回答该概念的基 本内容、所指对象的范围、基本特征等内容,回答应当简洁、规范、明了。群体诉讼是我国 1991 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新规定,的内容。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是总结了 80 年代以来 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案件的经验,借鉴并吸收美国集团诉讼和日本选定代表人制度的立法经 验而建立的,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基本制度,也是考试的重点和热点。 [解答参考资料] 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约定管辖 [解答] 约定件辖又称合意管辖、协议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 生后,以书面的方式约定管辖法院。当事人可以约定管辖法院是法律赋予当事人重要的诉讼 权利,是当事人民事自治原则在诉讼管辖制度中的具体表现。在我旧民事诉讼中,涉外民事 诉讼的协议管辖的范围、管辖面、管辖种类均比国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宽泛。 [评述]协议竹辖是一种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管辖制度。此概念 是民事诉讼管辖制度巾的基本概念。 [解答参考资料] 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3.拘传 [解答] 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适用拘传的 条件为,必须到庭的被什,即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 告,经过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适用拘传措施,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提出意 见,报本院院长批准,并需要填写传票,直接送达被拘传人,由被拘传人签字或盖章。 [评述] 拘传是五种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之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行为人,采 取有制裁性质的强制措施,有利于排除干扰,维护正常的法庭秩序,保证民事审判和执行活 动的顺利进行。作为名词解释,准确回答出拘传的概念及其适用的条件就可以了。 [解答参考资料] 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4.执行 [解答] 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执行根据,运用国家司法执行权,依据执行程序迫使 被执行人实现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的行为。其特征是:执行是国家执行组织依法所进行的行 为;执行是国家执行组织凭借国家司法执行权所进行的行为;执行是以强制措施实现法律文 书确定的内容的行为。 [评述] 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程序是以司法执行权为基础的法 定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完成。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执行难”问题,关于执行程序 的立法体例、保障措施、实际操作等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执行的有关内容不仅是民事诉讼 法学的重点,而且也是民事诉讼考试的热点问题。将执行作为名词解释,只需回答出它的概 念和特征就可以了。 [解答参考资料] 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5.财产保全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