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5:04:46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宏观经济学2003年(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 200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宏观经济学(403) 试题一、(30 分)根据下列资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 净投资 125 社会保险税 130 净出口 15 个人消费 500 储蓄 25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政府转移支付 120 公司所得税 50 企业间接税 75 个人所得税 80 政府购买 200 资本折旧 50 试题二、(20 分)试述投资乘数理论。 试题三、(20 分)举例说明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试题四、(20 分)说明货币政策三大政策工具的运用。 试题五、(20 分)结合图形和数据说明两部门均衡收入决定的过程。 试题六、(20)结合图形和数据说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种两部门国民收入失衡的调整过程。 试题七、(20)结合图形和数据说明均衡的国民收入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要点 试题一、 国民生产总值=个人消费+净投资+资本折旧+政府购买+净出口=890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840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765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60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525 试题二、 (1)投资乘数公式。 (2)投资乘数大小与 MPC 和 MPS 的关系。 (3)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过程。 (4)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试题三、 (1)宏观财政政策的含义。 (2)举例说明扩张的财政政策的举措和作用。 (3)举例说明紧缩的财政政策的举措和作用。 试题四、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调整准备率的举措和作用。 (3)调整贴现率的举措和作用 (4)公开市场业务的举措和作用。 (5)三大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 试题五、 (1)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