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5:17:12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2(附参考答案)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参考答案 2002 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28 分) 1.指以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为出发点的观点。心理 学经历了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霍尔是最早研究 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就从普莱尔的婴幼儿阶段扩展到青年 期。荣格是最早对成年心理开展研究的心理学家。以后的何林渥斯等出版了关于发展心理学 的书籍,将生命全程观的思想进一步发展。 2.指在成年晚期发生的一种认知活动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主 要表现在感知觉和记忆方面。成年晚期感知觉出现衰退,受老化影响最明显的是听觉和视觉。 视力下降,出现“老花眼”,对弱光和强光的感受性明显下降,对视觉信息加工的速度也下 降。这段时期存在听觉缺陷的比较多。其他如味觉、嗅觉等也明显迟钝。老年人机械记忆减 退,记忆广度下降,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衰退,再认能力较差,回忆力显著下降。 3.婴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依恋指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 社会性联结,由于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艾斯沃斯 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儿童的依恋表现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 恋、反抗型依恋。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性 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也叫学习障碍。这类儿童主要包括以下状况:存在一种以上基本心理过 程失调,如记忆、视觉、听觉、口语;学习中存在困难,如听、说、读、写、算等的困难; 外表的学习潜能和实际的低水平成绩不成比例;但排除视觉、听觉、智能等缺陷以及经济文 化、环境、情绪困扰等的原因。这类儿童需要特殊教育的矫治,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学习水 平。 5.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 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例如,学生在学习 完长方形以后学习正方形的概念。学生首先接受新概念(正方形),并与原有概念(长方形) 联系起来,把新概念纳入到原有概念中;其次,必须将新概念“正方形”与原有的有关概念 (如三角形、圆形等)加以区别,精确分化;最后,还需要使一般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长方形等有关概念融合,贯通成一个整体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 6.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 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所谓重组,是指重新 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于新 情景。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只是各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 合。通过这种迁移,可以提高经验的增殖性,扩大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 7.一种深加工策略,又叫记忆术。所谓精加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 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 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常见的精加工策略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 词法、视觉想象、寻找信息之间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等。 二、论述与简答(52 分) 1. 答:(1)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和动物不 同的 高级心理机能。他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 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同时,他着重研究了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