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7:09:48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2013年昆明理工大学833食品化学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 1 页 共 2 页 昆明理工大学 201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考试科目代码:833 考试科目名称 :食品化学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 1.水分活度;2.淀粉老化;3.低甲氧基果胶(LMP);4.助色团;5.油脂冬化;6.蛋白质盐析 二、判断(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在常压及 0℃时,食品中的冰只有普通六方晶体是稳定的。 2.单分子层水的总量称为单层值,在高水分食品中单层值约为总水量的 0.5%。 3.在浓度较稀时,相同浓度的双糖的渗透压约为单糖的两倍。 4.β 晶型油脂为六方形堆积,其熔点低,密度小,不稳定。 5.食品中的游离脂肪酸可以催化油脂的水解作用。 6.在油脂的光氧化中,不饱和脂肪酸中与双键相邻的亚甲基(α -亚甲基)上的氢特别容易被除去, 形成新的自由基。 7.固体脂肪指数高,屈服值大,欲使脂肪变形所需施加的剪切应力就大,说明该油脂塑性好。 8.油脂精炼中的碱炼是指除去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 9.在 15%的砂糖中加入 0.017%的食盐会感到比无盐时更甜,这种现象叫做味的对比现象。 10. Fe 2+ 很难被人体吸收,而 Fe 3+ 却容易被人体利用。 11.花色苷在酸性溶液中呈色效果最好。 12.视黄醇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和菌类食品中。 13.氢化能降低油脂的熔点、改变塑性、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14.脂肪酸的平均不饱和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鱼>家禽>猪>牛和羊。 15.线性多糖的溶液比相同分子量的支链多糖溶液黏性大。 16.在>93.5℃的饱和乳糖溶液中产生 β-水化乳糖结晶,它是无定形的,在水中溶解度小,会使甜 炼乳、冰淇淋等乳制品带有沙状口感。 17.果胶不耐碱水解,在弱酸下稳定。 18.未糖苷化的类黄酮并不易溶于水,形成糖苷后水溶性加大。 19.味觉从刺激味感受器开始到感觉到味,需 1.5~4.0ms。其中咸味的感觉最快,苦味的感觉最慢。 20.一定时间内植物产生氧气的体积和消耗二氧化碳的体积比称为呼吸商。 三、问答题(共 112 分) 1.简述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5 分) 2.举例(至少 3 例)说明乳糖水解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6 分) 3.举例(至少 3 例)说明钙的食品功能性质。(6 分) 4.举例(至少 4 例)说明维生素 C 在食品中的功能作用。(8 分) 5.至少说出 4 种食品加工中的脱涩方法。(8 分) 6.举例(至少 4 例)说明淀粉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8 分) 7.简述食品等温吸湿曲线中的滞后现象及形成原因。(8 分) 8.比较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溶解性及吸湿性并说明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9 分) 9.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因素有哪些?(12 分) 10.影响食品泡沫形成和稳定的因素有哪些?(12 分)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