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9:33:43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2016年武汉科技大学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B卷答案考研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B 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对立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物 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 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依赖于人而存在 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 揭示,就在于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 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 4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 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 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 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 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o 这五种社会形 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 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 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 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 真理的客观性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