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大小:0.1-10.0 MB
资源类型:rar
发布时间:2018-9-1 10:34:17
资源评分:★★★
资源简介:浙江大学普通心理学2002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有答案)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2《普通心理学》兼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反射:神经系统的最基本方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从其产生来 说都是反射。反射是指有机体的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应答。 2.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曲。P161 3.模式识别:人们能够确认他们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将它也其他的模式区 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R46 4.图形掩蔽:由于在短暂呈现条件下,图形的轮廓尚未形成,而被另一个含此图 形的图形所掩蔽,这种现象叫图形掩蔽。P138 5.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最初 7-10min 内,感觉阈限骤降,而感受性骤升。整个暗适应持续约 30-40 分钟。P102 6.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 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P245 7.心境与应激: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以外 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两者都是较典型的情绪状态。P360 8.诱因理论: P333 9.素质:有机体以遗传为基础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 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构造与生理机能的特点。 10.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 常用的基本单位。P430 二.简答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P127 答:(1)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 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2)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3)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 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4)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 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恒常性。 (5)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 到正常的状态,即知觉适应。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P185 答:(1)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2)人本身的特点,不随意注意与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 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影响下,由于人自身的状态不同,不随意注 意的情况也不同。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多做的贡献 P23 第 1 页共 3 页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