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可预测的事情非常多,可预测的事情非常少;而可预测并且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少之又少,但是考试,无论大小,它的成功与失败却是基本上可以预测和可以控制的,因为大部分考试都是一种常规性,有章可寻的东西。也就是说,有模式(Pattern)在里面。而有模式在里面的东西,基本上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举例来说,10年前(1993年7月),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无法预测自己有一天会从物理学转向心理学,但是1997年7月底的一天,当我打算报考北大心理学系的研究生的时候,我却相信自己有99.9%把握一定能考上北大,结果我如愿以偿。1年多前(2002年3月),当我申请德国的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我把自己的目标只锁定在了德国最好的5个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教授身上,结果我成了最好的一个导师的唯一的中国学生,而他是“世界应用心理学联合会”(IAAP)的现任主席,而IAA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Psychology)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心理学组织(1921年),这一点是我在当时无法预测的;但是一年以后的我却有99.9%的信心说,2004年的10月之前,我可以在德国拿到我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而且我正在全力刷新我导师创下的做博士论文时间最短,发文章最多的记录;同时我还在刷新一个“开始的时候基础最差”的记录,因为我在从事一个交叉学科,这个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它的名字是Entrepreneurship(创业研究),一年前的我甚至连这个英文单词都不能一次性地在电脑上输入正确,而谁又能想到我可以在两年的时间内,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一个举世知名的教授手下获得博士学位呢?
你好,我叫赵向阳,是famouschool网站的创始人。我不是超人,也不是天才,我只是一个比正在考研的大多数朋友年龄大一些,经历稍微丰富一些的普通人。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较客观地揭示那些考研成功或者失败后面的一般规律,帮助那些考研的朋友预测并控制自己的成功,帮助大家实现自己久藏的人生梦想,而这也是北京梦想时代咨询公司开创之初就定下的公司理念,我希望它能永远坚持下去。
在这里,我要说,我完全可以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建立一个预测考研成功的模型,并用实证的方法和数据去检验它。在这个模型中我会着重考虑如下因素:
1, 以前的学习成绩和知识背景(Prior knowledge and achievement):别告诉我说你在大学是混过来的,那么你即使现在再怎么努力,你今年考上的可能性也很小;其次,你的成绩最好是同年级的前30%,这样你成功的概率就很大,要知道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连续的,需要时间;至于你是不是在名校读的本科,我个人认为不重要。每个学校都有很优秀的学生,那些很不牛的学校里最牛的学生比最牛的大学里的一般学生要好的多。此外,你以前大学的专业和现在要报考的专业的相关程度也很重要。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的,但是如果你能有很高的哲学和方法论方面的修养,能将以前所学的专业里面的规律,研究方法等迁移到现在的专业学习中来,能触类旁通,那么你成功的可能性就很高了。我认为学科与学科之间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相通的,甚至科学,艺术与宗教的最高境界也是相通的,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能有这样的悟性。
2, 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learning Time and intensity):我个人认为即使是跨专业考研,半年时间也就够了,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全力以赴;事实上时间并不是最好的预测成功的指标,预测成功的一个更好的指标是“学习强度”(Learning Intensity),它指的是你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的时间;事实上我考研的那半年,我白天还要工作,所以真正的时间是3个月。但是我不相信,集中式的3个月时间可以等于分散式的半年,因为知识在脑子里有一个积累,形成联结的过程;同时3个月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心理上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七十天让世界变个样”的文章,但那只是对大家的鼓励之辞,在这里我们只谈一般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我建议大家不要去看那些什么三个月考研400分的故事,那是象中六合彩一样的传奇,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和有天赋,看了只能让你更有挫折感。
3, 信息搜索能力(information-seeking competency):如果有一天你能对信息的敏锐就象一条饥饿的狼对食物那样敏锐地话,那么你就能在很多事情上做得非常成功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冗余的信息浪费了我们过多的精力。你如何判断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什么地方(信息源)?如何最迅速地得到它(途径)?如何基于有限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决策)?等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影响成功的因素。我考研的时候半年看了20多本书,平均每一周一本,星期一到星期四看第一遍,星期五到星期天看第二遍,然后这本书就被我彻底榨干了;而我在德国这将近一年时间里看了8本专著,将近600篇文献(全是英文的),我用类似《倚天屠龙记》中谢逊教张无忌武功秘籍的办法迅速让自己熟悉了整个Entrepreneurship研究领域。我知道这个阅读量是一般中国博士生的4-5倍,德国博士生的2-3倍。一个人只有对整个问题情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你才能高屋建瓴做出突破。训练自己对信息的敏锐和掌握能力是我们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生存的唯一办法,可惜我不知道有什么窍门把这个秘籍传授给别人,这大概是一种综合能力,更深刻地与创造力,甚至是与本能联系在一起。
4, 情绪稳定性和调控(emotion stability, regulation and control):你必须尽可能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尽可能把自己的心境调节到一个积极,愉悦的状态,如果你能再有一点点兴奋(但是不要兴奋地过头,睡不着觉了)地话,那就太好了。情绪是认知的放大器或者消减器,它使得你的学习效率成倍地增加或者减小;我以前只体验到情绪对简单学习前人的知识有这样的作用,但是通过我在德国做博士的体验,我发现新的研究设想甚至可以在情绪的调节下象自来水一样自动流出来。当然,情绪调控与你得到的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有关系,但是,当你不能控制外界对你的社会支持的时候,你就只能靠自己了。我知道这很难,特别是对那些二十出头的,大学应届即将毕业,而从来没有在社会上摔打过的朋友来说,就更难了。那么就把考研当成一次训练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的最好机会吧!调节自己情绪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有规律的生活和工作。简单地说,你把自己当作一个机器好了,让他按时工作,按时休息,按时娱乐,要张弛有度。我相信最好的机器是那些润滑地很好,运转平稳的机器,而不是那些忽快忽慢的机器。
5,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如果让我只选一个心理学的指标来预测你的成功的话,我会选自我效能感。它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的,在预测工作绩效,创业成功,学业成功等等方面有很高的效度。自我效能感简单地说就是你自己觉得自己做成功某个事情的把握大小。它与个人以前的整个的相关经历有关系,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心理指标。我自己就经常会突然地涌上这样一种感觉,假如我觉得我自己在做某个事情时一定能做到地话,最终我就真的做到了;这种感觉屡试不爽,而且它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让我每每感到惊讶。自我效能感是可以测量的,找任何一本心理测量方面的书,上面都有介绍。
6, 目标(Goal):我的德国导师在讲课的时候宣称,“如果只允许我在工作心理学中选择一个理论来预测一个人的工作绩效地话,我会选择goal-setting theory(目标设置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非常具体的,比自己的目前状态高一些的目标是行动的最好推动器。我相信,一个人的梦想就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你最好多做白日梦,非常具体地梦想自己如果有一天考上自己向往的大学的情境,非常具体地梦想自己如何在考场上势如破竹的样子,这会给你强大的激励,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训练方式,很多运动员的训练(如跳高,跳水等等)中都有白日梦的训练。我刚到德国时,我的导师要求我在三个月内拿出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Research Proposal)来,我当时傻乎乎地信以为真,可我的德国同事都说“别理他,那只不过是他的一贯策略而已,没有人能达得到”,可是当我真的去努力的时候,我真得做到了!我导师也感到很惊讶。所以一个非常具体,较高的目标(而不是高的无边无际的目标)对成功是非常有效的。切忌摇摆不定,尽早定下你的报考大学,专业和导师,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7, 策略(Strategy):策略从来就是让你事半功倍的利器。你的学习策略如何(哪本书哪个章节是最重要)?你的考试策略呢(你有没有收集最近五年的试题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你的公关策略呢(是人的地方都有关系,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等等。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涉及很多了,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策略家。
综上所述,我们就有了下面的一个粗糙的模型。请注意,任何模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简化,但是它必须抓住关键的因素,使得模型尽可能简约,但是预测和解释效度尽可能高,解释的变异(Variance)尽可能多。关于这个模型,我需要解释几点:1)它是建立在Action theory上的。Action theory是一个有浓厚的德国心理学色彩的理论,它的基本假设是“No action, no success”,具体体现到这个模型中就是我们引入了Goal和Strategy。一般来说,这Goal和strategy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Action的最重要组成部分;2)这个模型几乎同时涵盖了经典心理学(尤其是前苏联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知,情,意三个部分。知(以前的知识背景和成就,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信息搜索能力),情(情绪的稳定性和调控),意(主要涉及到目标设置,策略)。至于自我效能感,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归类。3)在这个粗糙的模型中,情绪稳定性和调节,自我效能感是Moderator(中介变量),也就是说它们起的是放大器或者消减器的作用。Moderator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因为篇幅有限,所以我就不祥述了。4)这几个概念之间还有更为复杂的关系,但是我只画出了最重要的关系,其他细节我就忽略了。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模型来预测你的考研成功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或者行为科学的模型。我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来建立模型,但是我采用了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它。我知道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研究,如果我收集数据并加以检验地话,我就能发表一系列的论文。如果我再能把它商业化地话,我又有可能赚上它一百万,甚至更多。这就是研究,这就是商业,这也就是生活。
最后,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快乐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也希望北京梦想时代咨询公司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