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又一批大一的新生步入了象牙塔,在高三饱受折磨后一些新生计划着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到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但回顾今年学生毕业时的情形,看到更多的是大学生们找工作时的慌乱、艰难。学生们已经淡化了专业对口,不再关心户口问题,甚至对工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英语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
准确等还是对其就业产生影响。专家认为,其实职业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应该人手一份
在一次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只学到书本知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识。而且对未来的发展盲目,没有规划。
白玲工作室首席专家白玲认为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决胜点在于长期的点滴的积累,有很多同学找工作之前会突击拿一些证书,有的同学很自卑没有骄人的成绩,其实,这些并不可怕,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没有注重有计划的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素质。证书、成绩、丰富的经历只是求职的表面文章,真正的“内功”才是最后面试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这种“内功”是需要认真规划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四个步骤
白玲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她说:“一般的大学生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
其次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如毕业后进入国际知名管理顾问公司从事研究分析、咨询工作。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或有用证书或考试的通过和获取。
从试探期到分化期,四个年级侧重不同
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规划的误区
大学生虽然重视了规划,并有相应的目标和实施途径,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规划的效果。
误区一:急功近利。机电专业的李小琴今年刚上大一,因为父母希望自己以后可以上研究生,所以放暑假期间每天都自学英语和数学,感觉和高中一样紧张,工作的事情先不考虑,社会活动也不想参加,怕影响学习。
白玲认为,早准备不是坏事,但也不用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或两耳不闻窗外事,首先小琴的目标不是出自自己的意愿,这与小琴年龄小、决定能力不强有关,但到了大三或大四,有了自己的主见再想转向就会为时已晚,即使以考研为目的也不应该一条腿走路,毕竟早晚要就业,如果不增加自己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书读得再好再多也只能纸上谈兵。当然,如果以提高认识社会为主要目标,则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就是旷课去打工。
误区二:准备不足。大学生往往在时间、实力和经验方面准备不足。时间准备不足表现为误以为找工作应从大三开始准备就可以了,其实对社会的认识、资料的收集、能力的提高需要提早准备;实力准备不足表现为误认为看得见的准备(比如证书、成绩单)比看不见的素质重要。其实单位看重的是个人长期积累的素质,如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认识等;
经验准备不足表现为误认为有一些社会实践的背景就可以帮助自己找工作。其实,经验的获取是需要一段时间、反复进行的,个别时间的尝试不表示个人拥有有价值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