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科生涯是在杭州度过的,美丽的西湖就在我的学校边上,但是她没有留住我。各种各样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促使我离开了这座城市,来到了上海。放弃报考本校的研究生的确是个能痛苦的决定,因为这预示着我将面临许许多多未知的困难。
说起考研的经过,现在想起来还是比较平淡的。也许我有些异类吧,大三的整个暑假我都是在上海度过的(当然不是在准备考试),为的是能够最早的获得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想来当时真的是很放松,别的同学早已在学校上了一个暑假的复习班,而我还轻轻松松的在上海游荡。真正开始复习是在九月底了,那段时间寝室楼里考研气氛极其浓郁,促使我安下心来看书,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比较投入。由于专业的关系,直到大四第一个学期我的课程还是很多的,每周专业课有15-6节,所以时间非常紧张。这个半年我基本上没有缺过几次课,有些实在不想听的课我就自己背背单词。从头一天起,我就为自己制定了比较详尽的复习计划。这对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天我都尽最大可能完成当天的任务,有了目标也就不会出现乱的不知道看什么才好的现象了。基本上每天都知道该做些什么,当然这其中难以预计的事情很多,像什么签约请客、生日宴会等等是躲不了的,因此安排一定量的机动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没有上过考研班,所有的课程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复习的,这的确有些冒险。因为有很多东西自己理解要花更长的时间,譬如数学,有时候解一道题要比别人多成倍的时间。还有政治,这一直让我比较后悔,因为没有去听过课,所以在复习重点上发生了偏差。我一直尽量通过和别人多交流来获取新知识,这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专业课,我得复习是比较按部就班的。首先是看书,将一些上课是没有学明白的地方重新学一遍,不懂的就向学得好的同学问,接下来就是反复的针对仅有的两年的旧卷子不停的加强、研究。
考研的那几天杭州天气异常阴冷,我几乎是在浑身打抖的情况下完成考试的。我还算运气好被安排在浙大附中考试,离寝室又近又方便。考试的整个过程的确是一种煎熬,每场考试回去都有同学放弃,这反而更增强了我坚持到底的信心,因为我相信考的人越少我的机会就会越大,尽管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竞争对手。
两天半相比这半年而言是在是很短,不经意之中就过去了。最后一个上午回到寝室,整个人仿佛又一种解脱的感觉,寝室楼里一片喧哗。想到再也不用去教室抢位置自修,再也不用忍受路途中的寒风,再也不用羡慕的看着别人在那里饮酒作乐,我不仅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那个下午我美美的睡到了吃晚饭。
之后我开始寻找工作,从杭州找到上海,为的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三月是成绩下来的日子,不高不低的分数让我很是尴尬,处在公费与自费的边缘,整个那段时间我感觉很颓废,加上工作始终没有落实,心里很不是滋味。
命运在三月底发生了改变,我四处邮寄的简历有了回应,一家很不错的设计院把我招了进去,整个人一下子有了依托。当我不再为一定要读研究生烦恼时,四月我收到了面试通知。这中间的一个月真的很快乐。
面试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底,因为在此之前的一阵子我问了很多人几乎都认为我一定是自费了,我也没有打算就这样花费巨大的去读书。面试那天的经历我真的有些忘乎所以了,在焦急的等待这轮到我的时候,教务员几乎是很肯定的告诉我公费的名额就在我眼前,我兴奋的都不知道面试的时候是怎样回答问题的了。:)
就这样我来到了同济,就这样我不安分的度过了大四。
总的来说,考研留给我最多的还是一种经历,这尽管和高考有些相像,但又是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考研所有的一切都要有自己来决定,并且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的帮助让自己有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