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闪娉婷
谨以此帖献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同学们:
2004年河北省普通本科文科类某大学的毕业生朋友告诉我她的亲身体验:去年的这个时候,经历了考研痛苦折磨,虽然对考上没报什么希望,但是根本没有对就业这个问题有什么感觉,直到接下来的这一年中切身体验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校与社会的不同,才真正叹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一无创业基金,二无关系,就业的途径一般如下:
一.考公务员.这也是她们班就业最早最受大家羡慕的.200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上的比例大概是5%,一个班基本上就是二三个,进了中央的非常少见,基本都是国税之类的,有的还是地级市,去了西安,福建等远离家的地方.05年的国家公务员走的也很少,但是12月底省统一组织的各市公务员考试考上了一部分,大概有四五个.
二.考研.一个班真正考取了第一志愿的大概有三四人(是该校历年考研率最低的一届,大约是因为扩招,师资不足等原因所至).还有一部分280分以上的标准掏高价上了本校的省招,大约有三四人.在读研期间只要再考过一次国家线就可以拿到和统招相同的文凭.但这样上的这样的"省招"课时很少,据说平时就是"回回家,相相亲"三年毕业后研究生的文凭含金量再降,很难确保没有真才实学的能有多大竞争力.
三.工作.据说当时人力资源专业的一个女孩因亲戚关系签到海尔,非常轰动.对于这样太普通不过的大学来说,毕业生能进入好企业,大国企,得体的西装革履或者优雅的职业套裙的小白领梦想不是容易实现的.能有这样的机会的比考上公务员的还少.一些去了例如石家庄比较大的房地产公司的,每天工作时间几乎10余小时,工资800到1000,只能保证基本生活,毫无可能储蓄.
四.考资格证的.她是法学的,6月份去向已定的学生大部分都各就其位,剩余下的大约70%的学生有的留在学校有的回户口所在地准备司法考试,两个班90余人只过了一个,对于这个结果,在学校对专业课敷衍了事的四年混过来的知根知底的大家就不用奇怪了,河北省今年司考通过率是7%.还有一些辛辛苦苦又准备了一年考研的同学,得等到明年5月份的最后结果,前前后后是24个月的艰苦奋斗.然而,能确保结果吗?
这些情况是真实的,是河北省普通高校最难就业的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法学99年扩招后人数急剧增长,只要看看考研分数线里法学的录取分数线和每年司考证的通过率就对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了.我的这个朋友在去年考完研后发誓再不受这个罪了,但是在毕业后的一年中,她尝试了种种其他出路,最终又回到考研这条路来,她说,考研是捷径.根据她的分析和经验,不敢象十八九岁那时对世界蛮有追求和理想,对于有点小想法,不甘温饱,想多赚些钱孝敬父母,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的二十三四岁的"成人",毕业后那些美丽的梦想支离破碎,在生活和现实的夹缝中煎熬,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优越的创业条件,没有家庭背景的支持,没有名校高才生的水平,没有好运气被某企业的老总"相中'接收,四年懵懂潇洒的挥霍了大把的青春和时间后,他们发现自己除了残存的几年青春和时间一无所有,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中不乏工作几年后发现已被自己的生活圈钳制,不求改变就仿佛看得见自己今后几十年的大概样子的人.拿目前较为稳定较为不错的公务员来说,大约平均一下20年的收入水平,按每月攒上1000元来说,一年是1万2千,也就是说40岁的时候大概是24万,这个数目距我们对于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的物质标准有多大差距?谁不想风度翩翩的周旋于业务的谈判桌前,八面玲珑,但从一张白纸到圆滑成熟的磨练又谈何容易.知道为领导开车门的正确姿势吗?知道酒桌上的繁琐礼节吗?酒量大吗?会撒谎吗?能及时领会上司话的潜台词吗?纵然足够聪明足够机灵揣能揣摩透上司的意思,旁边那些虎视耽耽的同事会给你这些机会吗?对付得了流言蜚语吗?知道好心也会办错事吗?知道怎么处理干不好工作得罪人干好工作也得罪人吗?所以我朋友说:我还是情愿去琢磨阅读理解.
不仅要考下来,更要知道为什么考,接下来要做什么.考研给不了你一个确定的好前途,它只是给你提供一些机会,比如读了研就会发现离读博不太远,比如考过了研究生的英语就会发现托福,雅思也不太难,比如考公务员可以报只要研究生的岗位,从而减少一些竞争对手,比如对于工科的学生可以更深的研究.许多时候付出很大的努力只是换了一个机会,但是对于聪明人来说,一个机会就足够了.考研决不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既然社会目前还是认可文凭,那就至少还是一个得到社会接纳的捷径之一.考研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扮演的角色不是桥梁,而是船,关键不是走够了多少步就必然到对面那么简单,而是必须用力划,要用技巧,要随风向波浪及时调整,要避开礁石,一切都只有可能,当然,乐观一点来看,也没有什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