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一次失败,但我继续了
前几天去了趟成都,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一位高中同窗,于是闲侃一番,得知其近况,原来同为"天涯沦落人"--考研都没成功.不过他考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吾自叹弗如. 周围的朋友一个个都辞职考研,加入到万人独木的队伍中来,心中甚是感慨.近几年来,考研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考研"成了大四毕业生嘴中最常用的词汇之一,也成了如我这般八十年代"小青"继续的主旋律之一.于是考研也理所当然掀起了高考后的第二次浪潮.只不过这次不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是我们重新找回自己,认识自己,重新选择人生的途径.随着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研究生也在扩招,报考的人趋之若骛,学校的名气又一次成了报考人选择的因素. 考研的动机是什么?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为生活所迫,曾经被老一辈的人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早就不是用人单位的香饽饽了.引用一句俗话"一块石头滚下来砸到九个人全是大学生,还有一个大学生是因为上厕所了才幸免于难".这句话虽不免夸张,但大学生之泛滥也是可见一斑.研究生读出来并不能保证以后会有个好的工作岗位,好的收入,但是意味着你可能比别人多一份机会,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其二.追求自己的梦想,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高考之后我们走进了大学校园,几年后毕业,很多人都浑浑噩噩,我自然也不例外.考研成了我们重新选择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曾经梦想的捷径.现实生活总是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与困惑,在考研中我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很多人选择考研这条路的时候无不出其左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实还有第三种人,读完书后顺应潮流就考了,没太多的目的性),周围的朋友皆有如此之人 . 但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始终伴随着茫然,泪水与困惑.随着"考研",种种问题便会凸显出来.诸如"爱情,事业,工作,钱,精力"等等.虽非每人如此,但绝大多数都逃不过这些现实枷锁.于是"选择"成了考研之前必须做的事.什么叫选择?依鄙人愚见,选择是在某一事情具有不可预知性结果时,你需要做出某个决定来去定位今后的走向. 如果你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而做出判断,那么这不叫"选择",只是"决定".或许人生的魅力就在与此吧!短短的数十载,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才有我们的"憧憬",才有成功的喜悦,才有失败后的悲恸. 曾经听过一个企业家说过一句话"高学历的都在给低学历打工,理性的不如感性的".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不过这也确实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学历并不是获取成功的保证.在社会上获的成功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能力.很多学历并不高的人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书上能学到很多知识,但社会更是一本我们终身受用的书.这本书上的学问包罗万象,它的精通会决定我们以后人的发展, 于是我困惑了,选择考研对吗?三年的时间读了一个硕士,能比上别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三年吗?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迷惘,茫然,空白,犹豫. 人在做某些事的时候,往往会衡量"付出"与"回报".这是人天生的利己性,也是人的劣根性.而经济学上把这称为"理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只不过因为个体不同,于是对同一事物的主观判断便会有差异.也就是说某一事物在特定的人看来是值得的,他针对此事的行为便是"理性"的行为,尽管这可能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我有自己的理性,我依然在坚持!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选择.我对自己说:"既然选择某条路就只能坚定的走下去.无论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都只有审慎地演下去;无论人生的风帆会漂向何处,都只有决意地驶下去."信念和意志是困难与挫折的天敌,当我们怀抱希望法并坚定前行时,所有的困难都会被克服. 也许当初做另一个决定,结果会全然不同.但我还是会说现实很残酷,我做不到更好就只能放弃.固执的坚持并不能看到曙光! 沉没,沉默.在此沉沦,被世事吞噬,游离在现实和虚幻之中,亦真,亦假,亦实,亦虚---- 不爆发,只能等待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