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经济学观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考研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如今的考研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考“钱”。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费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在职考研者的花费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加上误工费、交通费等,估计还要高一些。.所有考研者的经济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的经济支出。而且考研的次数越多,其经济成本就越大。
时间方面,考研者的时间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用于考研的时间。考的次数越多,时间成本也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考研者是不是错过了很多机遇呢?
还有心理压力成本。几乎每个考研过来的人都认为那段时间复习时间人简直成了读书机器。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
当然,做任何事情,不付出任何成本而渴望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何况,考研是人往高处走的表现,也是人生取得重大转折的手段。问题在于,众人都想走这条相同的道路,往往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可能造成金钱、时间以及精力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对个人而言,也许是小事,若聚合起来却让人触目惊心,几乎所有考研者都是相当优秀的人才,其时间、精力更加宝贵,付出的经济成本简直无法计算。
笔者并非否认考研的意义,也不是说优秀人才不要考研,而是说国家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是个人发展成本的累加。因此,如果每个青年都不计成本地考研,不就大大增加了我们这个并不很发达的国家的发展成本吗?何况,并非每个专业都一定得硕士才能胜任,考研也不是个人发展的惟一出路。
《中国青年报》 200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