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下同样求学坎坷的朋友终究梦圆
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而是想利用工作之余倾诉一下心中的无限感慨与惆怅,更多的是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能对各位研友有所鼓励,有所启发。 回首往事,冥冥之中我相信命运对自己的一番捉弄或许是一种天意,风雨坎坷求学旅程上的一幕一幕依然时常在脑海中清晰的浮现,多少次梦中仍旧追忆着流逝的青春岁月。。。。。。 1991年,小学在全乡名列前茅的我升入一所频临倒闭的初中,这一步错棋使我懊悔终生,可那时候才13岁的我又怎么能看穿世事的变迁。初一时成绩还可以,初二时学校老师和学生就开始四处逃散了,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都是在混日子。初三刚开始,亲戚帮我联系好了别的中学,可恨的是,当时的班主任和校长硬是不让我转学,不给我办学籍。现在想想,这是最值得遗憾的一件事,而我毕业前学校的财产被六个村庄分割了,后来学校却变成了一座天主教堂。1994年6月,报考普通高中失败,7月考中师又榜上无名。10月份,后来为了考中师前交的400元押金,我去了县成人中专就读企业管理专业。经过三个月的彷徨和苦恼之后,第二年春天我又回到了乡一中复读。仅仅学习了三个月,便迎来了1995年5月21日的县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不知道因何原因,考试期间数学重考了一次,而我擅长的历史,地理和生理卫生三门课考试后全部不计入总成绩,最糟糕的是,复读生每人扣10分。结果,我以7.5分之差名落孙山!命运在这一关头彻底改变了方向,至今我仍对河南省内黄县第一高级中学恨意犹在。为什么要提前一个多月考试,为什么要作废三科,为什么要对复读生扣10分? 在痛苦煎熬中,转眼秋天已至。看着昔日好友走进高中校门,我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被许多人鄙视的县农业高中。虽然学的是自己并不喜欢的种植专业,但总算是看到了考大学的希望。更关键的是,在这里我找到了小学时代曾经的威风。成绩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同时又是校学生会骨干兼班干部。那时候我喜欢写文章,主要是侧重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些抒情散文之类的。我写的《无悔的选择》《十七岁的我》《梦醒黎明》连续三年在校元旦征文中荣获一等奖。1997年冬天,我的一篇关于交通安全的征文在县里荣获高中组特等奖。那天我走上领奖台从县长手中接过我的奖品——一台双卡卡拉OK录音机,回到学校后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98年对口升学,我的成绩在安阳市同专业中名列第四,但只能进入指定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我是我们内黄县第一农职业高中种植专业第一个应届生考上本科的,我很感谢当年的各科老师和班主任菅中美老师以及张爱生校长,从前他们确实对我都很好。 进入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尽管学校不是很令人满意,我却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由于高中时代不学英语,入大学时我的外语水平几乎只限于识别ABC。多亏了我的刚大学毕业的大学英语老师张泽芬的帮助和鼓励,我第一年我把学习中四分之三的时间都用在了补习高中英语上。张老师曾经给我买教材,把她大学时候的听力磁带全部给了我,还时常请我去她家吃饭。我喜欢请教她问题,有时候我把积攒在一起的疑难集中时间去找她,张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我记得问题最多的一次,我整整问了她一个下午。对于张老师的深重恩情,我一生都铭记在心。功夫不负苦心人,2001年1月我成为班上第一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据说到毕业为止也只有三个人通过。有时候凡人在命运面前总是那样的无能为力,2001年冬季,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退学去了一所私立中学教书。 2002至2003年间,我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在河南报的是英语专业专科,后来听说河北可以直接报本科,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就又跑到邯郸考英语本科。有时候,在河南考过一科,马上坐火车到河北考另外一科,这样的奔波令我一生难忘。这艰苦的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去过几所私立学校,教过数学,英语,化学,历史,地理,音乐和电脑等。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以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一副清秀的面孔赢得了学生的拥护和领导的赞许。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在这样忙碌的两年里所创造的辉煌:自考专科全部课程及格,本科段也通过了六门课程。现在想想,我却很难相信自己当年怎么能有那么大的毅力。也正是有了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专科毕业证,我的人生才有了决定性的转机,要不然这一辈子再也无颜面对家乡父老。记得03年暑假去河南大学考口语和听力,有许多学生没有回家而是在复习考研,我就想自己能有一次考研的机会该多好啊。 2004年春天,我从家乡安阳来到省会郑州,凭着一张自考专科文凭在河南省人才交流找到了一份工作。说来我与这家出版单位还挺有缘份,因为以前自学考试所用的辅导书就是其出版的,而今自己却又来这里做编辑工作。顺便提一下,是河南天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光明日报出版社河南考试编辑部),借其威风,印有我名字的书籍也遍布祖国南北。我自考专科毕业证是03年12月份拿到的,只能按同等学历报考研究生,而且最早也就是考06年的,因为差三个月不够考05年的资格。但在04年11月份我还是报了名,只是想经历一下以便从中积累经验,事实上也确实吸取了一些教训。由于做编辑工作很忙,更何况知道即使考上了也不会被录取,所以一点也也没有复习。结果成绩还不是太坏,这就更加坚定了我日后辞职考研的决心。 农历04年腊月28,经由同学介绍,我离开郑州乘坐火车到广西南宁去工作。当北方还是白雪皑皑时,南国却依旧绿树丛生。望着列车窗外的青山秀水,来自华北平原的我心境顿时豁然开朗,为一路上的美景所陶醉。 在南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果特别便宜。香蕉5毛一斤,甘蔗3毛,菠萝1块钱两个,桂圆2元,荔枝5块钱3斤,此外还有好多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品种。在南宁,我第一次去了迪厅,第一次去唱KTV。由此感觉到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但必须有钱才可以真正体会得到。在南宁,曾经我和同事驾车去北海玩,第一次见到了蔚蓝的大海,那一时刻真正感觉到了世界之大。虽然工作很轻松,但依然不会忘记今年自己的最大目标-----考研。我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在网上搜索信息,悠闲的工作环境让我成了一个标准网民。 我曾经在考研网上发表了这样一个帖子: “26岁的我,河南人,曾经当过教师和编辑,报考西南师范大学失败一次,今年准备再战!曾经因为对生命的不确定,以及对理想的追逐,只顾风雨兼程,至今孑然一身!当一切尘埃落定,蓦然回首,却突然发现这人世间最美、最真、最纯的原来就是爱情!经过良久的思考终于决定选择网络来寻找这一生中最爱的人!当然,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思考:1、网络究竟是虚幻还是真实,其结果并不在于网络本身,而是网络背后的人;2、历经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但我始终选择做这样的人:宁可因为真诚而吃亏,也决不占便宜而欺骗,因为前者让我心中坦荡,即使输掉整个世界,我依然快乐。而后者,即使得到整个世界,心中却始终不安。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我依然相信,此刻,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位女孩,她善良、真诚,她智慧、豁达,她乐观、大气,她寻找她的信念,如同我一般坚定、勇敢。因为,我们知道,今生,只有彼此地相遇,生命才会精彩!欢迎同命相怜的考研朋友来交流感情。”当时写出这样的语句确实抒发了自己心中所想,虽然大家对我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茫茫人海,相识即缘! 没有料到的是,我这些平凡的话语引起了众多研友的共鸣。通过打电话,发短信,聊QQ,发邮件等,我们互倾心声,一起探讨考研的梦想,共同品味拼搏的艰辛。现在我QQ号里500多人全是考研的朋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涉及到除港澳台地区之外的所以省份。其中有教师,职员,专职考研者,还有大多数是学生。现在想起来,我真的为之感到无比荣幸。许多研友在考研期间一直保持着联系,今年成绩出来之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里,愿成功者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同时也希望一时失意者再接再厉,相信苍天不负苦心人,千万不能放弃。我是从6月份开始看书的,我们单位离广西大学很近,业余时间甚至工作时间都会溜进去看书。其实所谓的努力也只限于记英语单词,那时候学校不确定,考什么专业也说不准。 后来我先选择的城市是重庆,《雾都夜话》这个电视栏目让我对之向往已久,更何况这里山青水秀,风景怡人。我选择的学校是西南师范大学(现已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更名为西南大学),据我所知,这里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加上自己水平有限,不敢有太高的奢望。不过还好,去年7月,该学校已被教育部列入“211工程”。我选择的专业是政治学,,一来考试科目比较简单,二来很适合像我这样同等学历的人报考。将来如果考公务员,这个专业或许还占优势,就业时实在不行的话,找个高中教政治也可以的。8月份,利用出差之机,我顺便拐到重庆,并且去了西南大学一趟,感觉那里的环境真好,很适合谈恋爱。回到广西后经过几番周折,我正式辞职于9月21日离开了南宁。我的网名也因此改为“别了,南宁”,也算是希望能从此告别往昔流浪的生活,期待执著的追求让生活不再漂泊。 在那个黄昏时分我踏上离开广西的旅程,挥一挥手,让身后的一切成为永恒的回忆。当列车停靠在长沙,我去了湖南师范大学,由于住处不好找,并且学习的地方也太拥挤(就一个地下阅览室外校生可以去)。后来,我去了湖南农业大学,也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个同学在读研。那天天下着雨,我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站在露雨的棚子下面等同学来接我,等了很长时间,那一时刻心中很懊悔没有直接去重庆。后来还算幸运,当天就找到了一间房子(160元/月),距离教学楼仅50米,就这样开始了100多天的奋斗和煎熬。 毕竟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枯燥的学习使我难免时而心生烦意。在这期间,我平均每星期上一次通宵网吧,刚开始是为了看《大长今》,但后来时常是因为晚上睡不着觉。我必须承认自己那时候的心态不是很好,并没有全心投入,就是心很不安分。长沙的冬天还是有些冷,而且教室也没有安装暖气,手冷的时候只好用矿泉水瓶子接开水取热。还曾记得现场报名的时候,有个老师不让我报,原因是我既不是这里的学生也不报考湖南农大。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又写了一份考场纪律保证书,才算答应给我破例。当时,也确实有好多和我同样角色的考生只好去社会考试院报名了。在复习期间,我一般不熬夜,只有一次逞强去阶梯教室坚持到凌晨三点,而第二天却睡了一个上午。临考前一个月,教室占位置的人很多,几乎很难找到地方学习,找教室很辛苦。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在一个教室里一气之下,把那些空占座位的书全部仍到了讲台上。本来有些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众目睽睽很吃惊的看着我。我却很从容的在第一排坐下来,拿出我6毛钱买的报纸《参考消息》看国内外大事。现在想想,一个人考研真的很苦,尤其是看到别人成双成对把研考的时候,心里很不平衡。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如果能回到从前那段时光,我肯定会找个人一起去努力。但是湖南的学生提防心理很强,我始终也没有缘分遇见这样一个人。日子虽然过去很久了,但依然可以感觉的到那个冬天的辛酸与孤寂。 我学习的时间主要用在了专业课上面,我把书上的内容总结成了100道问答题。每天背诵一遍。曾记得迎着夕阳西下,踏着浏阳河大堤边走边背的情景,感觉很壮观。政治也没有怎么去复习,只是看了一些选择题,考场上的主观题全是临场发挥的。至于英语每天仍然坚持记单词和做阅读,作文也没有怎么写过,只是在考试前一星期自己搞了一个“万能模式”。考试的两三天一直下雨,元月15日考过英语之后我就去上网对答案了,政治还可以,英语阅读只有20分。现在想想自己很傻,竟然有闲心去搞这个。当全部考完后,校园里冷静了许多,我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那天天阴沉沉的,我再次来到过去我经常光顾的湖南农业大学第七教学楼。大门已经封锁, “沉着冷静,考出水平”的条幅还在空中飘扬,只是人去楼空。心中的失落感顿然而生,也许今生不会再来这里了,于是在心中默语:别了,农大;别了,浏阳河;别了,长沙! 在河南老家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节,在情人节那天,我乘坐2221次列车来到了举目无亲的重庆。先花100元租了个单间,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吧。随后,买了张重庆市区交通地图和《重庆晨报》,开始搜索招聘信息。之后去了几次解放碑人才市场投了好多简历,并不是很理想。2月19日在陈家坪会展中心举行的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我应聘到了现在这家单位做办公室主任,2月24日开始上班。直到今天一切都很顺利,我觉得一方面自己很幸运,另一方面还是因为自己以往的经历和执著认真的品质。 2月25日上午,导师告诉我考研成绩可以查了!当时网络有问题,电话又打不进去,便麻烦导师去研招办打听一下。没过多久。电话打过来:政治74,英语65,基础课121,专业课140,同专业第一名!我当时激动的只知道说谢谢了。其实当初报考这个专业也是觉得导师比较和蔼,对我的咨询百问不厌,至始至终李教授一直非常鼓励我。所以我觉得,选择一个好导师是非常关键的。 4月的复试不是很顺利,加试的三门课成绩不是很好,我又是同等学历,本来公费就少的可怜,竞争又很激烈。最后,我被划在了自费的行列。我心里清楚,同等学历对自己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将来何去何从,随缘吧!但无论生命的旅程多么坎坷,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为命运所屈服。其实,命在自己手中,路在自己脚下。 五一长假过后,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思绪,写下了自己的故事。希望真真切切的话语能对四面八方的朋友有所启示,尤其对于同等学历考研的朋友,更希望大家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谨慎选择学校和导师。考研所涉及的事情很多,我愿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与雄心壮志者一起去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