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徐州的初秋,这是这个城市收获的季节。此刻,我正在走出这座五省通衢的古城,迈向六朝古都的金陵——南京师范大学。
想学习历史,源于内心想充分观察这个世界的愿望。等到真正进入,才发现,只是观察也很难。做本科生时,最头痛的是没有发言的空间。一直困顿于如何突破权威者的笼罩发出真实的声音,几成蹲在牛角尖里出不来的人,好在那时候决定了报考研究生。师大对于我来说,首先是一条干渴已久的鱼找到了一条大河而非水洼。成为研究生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五湖四海,高手云集。有老师的不吝赐教,有同道者的经验分享,有更广阔的实战平台。我终于慢慢走出困境,体会到研究生的深意。
还记得当时考研之后等待分数的紧张,那是一种焦灼的等待,每一天都忐忑着:高手如云,会不会被淘汰?我想起了影片《指环王》。此刻,我仿佛也把一个充满诱惑的魔戒丢进了熊熊烈火。黑暗的势力被消除了,光明的中土世界来到了我的眼前。那么,我生命中的魔戒应该是什么呢?我丢弃了什么呢?
记得当时宣称要考研时,有人质疑我的学习成绩,以我大学四年未获得一次奖学金来作例证;大学日复一日的教室,日复一日的课堂,只是台前的老师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老师就像精确的钟点工,上课时间一到,准时走进教室开始宣读,下课时间一到,准时夹起皮包离开教室。足球,电影,MM,网络,成了我和身边的“阶级弟兄”们打发沉闷的课堂时光最热门的谈资。期末考试前,留出一周的时间用来突击,再加一两个通宵,惊喜地发现原来学习效率可以如此的登峰造极,厚厚的几本书中那些所谓的考试重点早已烂熟于心。考试结果出来,每科的成绩全都定格在良好,不禁为自己的高智商窃喜不已。后来,慢慢的知道,不是自己太聪明,而是老师的命题方式过于老土。
在平淡得令人悲哀的四年大学时光中,我的象牙塔之梦就像校园里法国梧桐枝叶间隙里的阳光,影影绰绰。我以为我已经将当年的梦想从心中无奈地驱散了。但事实证明并没有。当新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的梦在召唤我。谢天谢地,我的梦还在,是如此的真实,我在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在考研的过程中,面临求职的热潮,我也曾发生过动摇。是去党政部门担任公务员、还是去企业大显身手,抑或是从事自己的本行,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开始了艰难的抉择,到最后,我终于果断地决心读研。虽然这是让人痛苦的放弃。一想到家里的期望,我考研的信心就更加坚定了。我要给自己设计一条出色的道路,也准备做出更大的牺牲,去实现我的最遥远也是最坚韧的梦想。
在我人生的最困难的时期,家里的鼓励帮助了我。我最后决定了去读研。而报考的专业,就是我的本科所学的历史学。尽管它是冷门,尽管它不尽如人意,我相信专业的冷热并不能完全制约个人的发展。
经过权衡,我规划了自己的考研计划。而这时,时光已经走到了大四,距离考研的时间也很有限了。我庆幸自己当时的果断。我的考研生涯至此正式步入了一个稳定的轨道。
我是一个性很强的人,学习也很有特点。我并没有照搬大多数人的方式,起早摸黑地用功。我一切依照惯例,一切和以前一样。在此,我建议大家最好在公教里有个固定的座位,在那里,而且也比较安静。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安馨的氛围。我就在这里默默地度过了几个月的时光。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这里原来坚持学习的同学都撤退了。我却还坚持在这里看书。因为这里虽然冷,但能保持头难清醒,而且不愁安静。
说到专业的复习,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我觉得,就自己的专业历史来讲,因为是学过的,所以多少占有一些心理上的优势,而且学起来也多少省力一些。尽管如此,决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对此掉以轻心。因为我是跨校报考。历史学教材浩如烟海,这就意味着要阅读非常多的历史专业书籍。因为考研考的远远不止是书本上的东西。它要求你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而这些是死扣几本教材根本办不到的。
好在学校图书馆里有足够多的历史书籍,使我在扩大自己知识面的时候没有遇到多大的制约。我一向有读书的嗜好,可以说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习惯到现在帮了我的忙。因为我在四年里零碎读了很多很杂的历史书,所以现在备考的时候犯不着很着急。
我经常到在图书馆里面自习,所以在专业课的复习中遇到什么疑问随时可以去翻阅相关专著。而且,我在紧张的复习中还看一些休闲的图书。我从不认为到这个时候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我觉得过度紧张会把人累垮。所以把握着自己紧张的尺度。我管在图书馆读书叫“遛书”。正是这些“遛书”的时光是我四年里真正快乐的时光。有了这种“遛书”的经历,我在正式考试的过程中就游刃有余了。专业课考题中的论述题都是一些非常综合的题目,时间跨度大,知识要求杂。在考场中,越能体会到平时多积累带来的好处。
特别要提醒的是,要珍惜历年的考题。一定要好好研究历年的题目。因为它们极有可能在来年的考试中出现。我在考研中就碰到了好几个以前考过的题目。在考研试题中,年度试题的重复是很正常的。
专业课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历年试题,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把握最新的考试信息以及他人的考试经验,还可以用来和他人交流。我掌握的历史考试题都是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在此,要感谢那些在考研论坛上发布各校历年题目的热心人。因为如果从研究生部邮购,只能买到数年以前的题目。而我通过网络却找到了最新年的题目。
强调一下政治的学习。我的政治成绩差强人意,在未参加考试以前,我听许多人说报辅导班的重要性。他们说如果不报班,考试就会吃亏。我也报了,但结果不是太好。由此可见,报班与好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报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方面。况且,政治考试的区分度也不大。需要提及的是,政治的提前学习没有什么必要,时间太早,战线太长,反而由于遗忘会丧失了许多的努力。因为政治是一门以记忆为主的学科,是可以突击产生成绩的。在政治的学习中,正如大家公认的,马哲、政经是重点,抓住这两大块,同时兼顾其他,则考研获胜指日可待矣。
就总体的课程科目安排而言,我认为应该花最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因为专业课的分数值最大。其次应该是英语。政治投入的时间应该最少。
孙子兵法说:兵贵胜,不贵久。考研虽然需要充分的准备,但并不是准备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考研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要使一个人长期保持一种旺盛的精力去复习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提早准备考研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这种准备并不意味着把个人提早拉入一种大敌当前的紧张局面。考研提早要准备的,应该是各种资料的搜集、对复习的战略部署以及对时间的统筹安排。
当4月29日,当我登陆南师研究生部的网站,查询到如下的通知:“恭喜您被录取!
拟录类别:计划内非定向。“此刻,我真想像恺撒那样大声喊:”随园,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快要结束本文的时候,我觉得恍然又如回到了复试面试的时刻。我听到了面试老师的话:“好啦,你的面试到此结束,你可以走了。”
我可以走了吗?
好吧,让我走。让我把过去陈腐的一切丢到末日火山中,然后,去随园这个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当我漫步于随园所在的那条著名学府路上,与之毗邻而居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这是个与江南古都极相称的园子,一律的飞檐峭壁式古典建筑,点缀于灵秀十足的小桥流水中。坐在园中古朴的石凳上,想象着当年词学大师唐圭璋、、艺术大师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穿梭其中的样子,回想起考研时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真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