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我国工业化的思路是什么?这与我们当前提出的“新工业化道路”有什么关系?
【考点背景透析】
建国以来,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的时代课题不同,我国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如何实现工业化以至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这为我国一步一步实现现代化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今天我们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在其特殊形式下采取的不同的发展思路,我国对如何实现工业化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符合时代形势的理解,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国家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对此,考生应有足够的重视。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一化三改”
1.“一化三改”的提出
1953年12月,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拟订、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和中共中央批准的文件《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的公开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这条总路线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2.“一化”和“三改”的关系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所有制的问题,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和“三改”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的辨证统一,推动我国社会迅速地向社会主义飞跃。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个客观规律,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方面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中国从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作为“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系而不可分离的。”由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方针,因而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并没有放松对经济建设这个任务的努力。在提出总路线的1953年我们就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建设的资金达7亿两黄金,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也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使改造工作的实际步骤能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之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因为如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个及其深刻、复杂和困难的社会变革中,不但没有引起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而且使这一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的重要推动力量。即使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时期,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也是逐年上升的。
3.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相伴提出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来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屡遭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就是因为中国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造成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近代以来,所有的志士仁人都希望中国独立与富强起来,但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才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而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有赖于国家的工业化,即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只有实现了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好地显示出来。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本企业职工乃至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党和政府开展的打击投机倒把、调整和改组工商业、“五反”运动、粮食棉花的统购统销以及企业内部的工人监督生产等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和步骤,必然地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惟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3)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为了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任意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
(4)中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已经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因此,这个变化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支持国家财政、稳定经济局势、保障人民和社会利益的主要经济力量,又是现有基础工业的主体,“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由它来承担。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而不能依靠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5)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在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各种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实际上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在城市,在同资本主义经济反抗国家限制的不法行为的斗争中和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从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程度不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6)国际环境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理论与实践,也对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在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国际事务中敌对,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支持和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阵营不景气,社会主义国家则充满活力,显示了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样的世界格局,不能不促使我们党尽早考虑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它改变了原来十年、二十年以后一举转变的设想,形成了从现在起逐步过渡的现实构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愿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4.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从1953年起,在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相关材料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党的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此后,工业化的道路就集中在如何安排农、轻、重的问题上
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就是当时党的中心工作
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探索的第一个里程碑。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上。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现在,“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也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分析是正确的,它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综合实力起点非常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落后的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历史证明,这个科学认识是正确的。这是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
2.当时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指出:“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在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了这一基本方针,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是建立在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
3.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认识的波动
(1)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要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5年10月,他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五十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中国何时建成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在经历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不是遥远的将来”的“大跃进”的失败后,毛泽东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认为前一阶段时间比后一阶段要长,中国当时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阶段。1961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客人蒙哥马利时又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些见解虽然没有展开,而且以后又有反复,但是毕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实现来源。
相关材料3: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1.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要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5年10月,他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五十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初步形成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在1954年开始逐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了原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新中国的发展目标。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在1954 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他说,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它主要体现了物质文明的要求。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他说:“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样就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同时,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比较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关材料4: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毛泽东高度重视工业化的问题,认为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想,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号召:“在革命胜利之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明确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毛泽东看来,三大改造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由之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则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必要条件。
2.毛泽东把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视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犯大的原则性错误,在工业化一开始,就注意避免犯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错误,探索着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农业国的基础上尽可能快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同时也适当安排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要根据形势和经验作适当的调整,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他辩证他地论述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提出了发展重工业的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他认为,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这里已经有了农业是重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思想。
3.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中的特殊地位。在1957年1月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集中阐释了他关于重视发展农业的基本观点。他指出,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他从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是轻工业的原料的主要来源、农业是轻工业和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主要出口物资、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等六个方面的论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他说: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的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这就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
4.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
相关材料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的并开始实施的,我国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它使我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也造成各种产业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是农业落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严重滞后、教育和科学很不发达。因此,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目前我国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工业化,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工业化的内涵和道路有所不同。但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实现工业化必须和实现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党的十六大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包含着三个重要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任务:
——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中国经济在持续了20多年的高增长之后,在未来20年中,还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但是,仅凭经济规模的叠加,已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只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需要和资源供应的矛盾将日趋尖锐。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所说,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
——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如何吸收在城镇化进程和结构调整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重要的渠道。要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重视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扩大就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着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因此,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而忽视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工业化过程是科技进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命题视角点拨】
新兴工业化道路是这几年的热门知识点,在2004年、2005年出过多项选择题,还没有出过大题,这一知识点可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联系起来,是一道大的材料题,希望考生开阔思路,作跨章节、跨学科(毛概、邓三论)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