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辣评:“买”来的研究生要研究什么?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故事 >> 正文 热点辣评:“买”来的研究生要研究什么?

考研试卷库
热点辣评:“买”来的研究生要研究什么?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今天看来,为师之患又深重了一点——想带学生?先得交钱。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公布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要求今年起导师每带一名研究生都得向学校交钱。其中硕士研究生三年依次为3600元、4800元、6000元,博士研究生三年依次为6000元、7200元、8400元。

  研究生论“买”,这事儿说起来也不新鲜。早在去年3月,浙江大学等就曾推出过招研究生导师要交人头费的方案,只是当时的人头费最低的仅300元/年(人文学科硕士),最高的不过4800元/年(工科博士),想不到刚过一年,市场行情就涨到了如此这般。

  按校方的说法,研究生人头费旨在打破大锅饭,鼓励能承揽大型科研项目的优质导师多带研究生。可以想见,对那些大多手握科研项目的理工科导师而言,多“买”研究生充当助手将完全名正言顺起来,所谓课题组其实就是公司化运转。拉关系、跑项目的博导奔走在外,硕导在“家”将争回来的活计逐级分派,手下的一帮子博士生、硕士生埋头找资料、画图纸、做实验。对他们来说,挂名的导师很少打照面,所谓学习就是打工,进步得靠并肩战斗的博士生对硕士生、高年级生对低年级生“传帮带”。

  不能否认,工厂式的课题组能让人得到锻炼,但即使是学校收了人头费,又把这笔钱的一部分分到研究生手里边,如此的学生劳动力是不是也太过低廉?即使他们有所不满,为拿到毕业证谁敢发出怨言?如果只要能拉到活儿的导师就被学校视为优质资产,上不封顶、变本加厉地鼓励他们“多招多带”,那放羊式的研究生培养、扩招会不会更加厉害?

  一方面,理工科导师、头脑活络人脉广的导师成了包工头、大老板,另一方面,那些搞基础学科、人文学科的导师门庭怕是更加冷落起来。一般来说,科研项目有纵向、横向两种。由政府长期设立的各类研究基金自上而下支持的为“纵”,由企业等委托的算“横”。纵向资金虽好,但僧多粥少,横向资金钱多,但基础学科、人文学科能不能得到客户青睐?

  据说法拉第在做电磁感应试验演示时,一位贵妇当即翻白眼:这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刚出生的孩子有什么用?用实用的眼光来看,细胞的发现、镭的发现、相对论的研究在诞生时恐怕都得划到没用里边,既然当下没用就没人立刻掏钱,当然也就没有项目可言,那没有项目的牛顿是不是要算大学的不良资产?有个笑话,说福兰克林也许发明了电,可真正发财的是发明电表的人,但如果中国大学一门心思就要研究立马能变现、市场能掏钱的电表,那得诺贝尔奖恐怕还要N年。

  而将本求利、看项目下菜碟模式中最尴尬的当属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不久前,那个据说打算耗资300亿元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曾挨了无数板砖,而该项目有包括数个大学在内的5个科研单位提供方案。其中一位领衔其中某套方案的著名大学教授在遭炮轰后辩白,自己有义务完成学校已经承担的项目(估计其中也有研究生们的劳动),而如此重大课题据说不过支付了学校运作费80万元。中国学者往往在求真实与受欢迎中,苦苦求索两全,人文学者尤是如此,现在你要求他们的说法马上就能变成项目、变成钱,那只能让事实按市场的需求来发生,又何来价值中立、社会良心可言?作者:毛颖颖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