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是没得办法了,只希望新闻单位能关注一下他,帮他找份工作,让他能养活自己!”4月11日,湖南常德市鼎城区的张文华女士跟着记者走出老远,仍在恳求记者,她痛楚而渴望的眼神刺得记者心痛。让张文华又恨又疼的“他”是今年已经42岁的弟弟迪夫,一位在家待业长达7年,仅差最后一学期就毕业的北大肄业博士。(4月17日国际在线)
一位北大肄业博士,尽管其没有获得真正的北大毕业证书,但北大的招牌已足以为其开通了就业的“绿色通道”。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曾让家人引以自豪和骄傲的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北京、长沙等地找工作碰壁后就一直一厥不振,至今已待业达七年之久,成为家人的“心痛”。
无疑,北大肄业博士成为社会的“闲置资源”,这是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实。那么,凭着北大的名气和个人的实力,北大博士缘何迟迟找不着工作,以致于期盼媒体来为其鼓与呼?
虽然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既然能够从湖南医科大学考取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继而成为北大的博士,说明了迪夫有着超人的能力和学识。既如此,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气氛日浓的语境下,北大博士找份满意的工作并非难事。可事实并非如此。
不妨先来看一看北大博士在与记者交谈中所说的话,“我一般不和别人说什么,看你们还有些水平,我只喜欢和聪明的人打交道。”“爱因斯坦也曾为工作发愁,如果不是有人帮助他,也不会成功。”在和记者交流的过程中,迪夫常常自顾自地高谈阔论,还几次拿自己和爱因斯坦比较,觉得自己没有碰到贵人相助。“养活自己还不容易?但我不愿意,因为这实现不了我的理想。”
应该承认,这位北大博士是一位聪明人,他曾经有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任何理想、任何抱负都不是昙花一现式的海市蜃楼,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追求和目标。品读北大博士的话,不难发现其最大特点就是好高鹜远、罔顾实际。当现实与理想一旦发生碰撞,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哀叹自己生不逢时、缺少“伯乐”等等,如此缺失直面现实的勇气,缺失奋力拚搏的精神和自信,缺失挑战自我的毅力,自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尽管他拥有渊博的学识都不可避免。
因此,北大博士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媒体的身上,显然是“病急乱投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真正能帮助北大博士就业的“伯乐”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学会用平常的心态看待自己,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 陆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