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考研失败者的四大教训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故事 >> 正文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考研失败者的四大教训

考研试卷库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考研失败者的四大教训

  当我们在象追星一样追逐考研高分人士的时候,有谁听听失败者的声音。也许,他们的经验对正在迷茫的你会更有用。

  考研失败者经常说:1、到考试之前几天才发现自己只有最后两个月才真正紧张起来,真正学了些东西。以前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却什么也没得到,连大三的专业课学习也荒废了。3、分数出来后,太后悔了,当初要是能多学学××就好了。他们是要告诉你:同学,这里是考研的雷区,千万别布我的后尘!!

  这类考生往往从一开始就对考研认识不清,以至于千里之行“死”于足下,还没有开始就已预示着结局的失败。这些误区是:

  一、目标、计划不明确

  有的考生从来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考研,对自己没什么要求,读研亦可,工作也不错。所以总觉得还有退路。一旦有了困难,有了压力,很容易就懒惰下去,甚至逃走。有的考生虽看淡结果,却目标很明确,不到考完决不放弃。破釜沉舟搏一搏,用十足的力气赴考,最终获得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另外,盲目复习很容易导致一科“瘸腿”。不注意技巧和方法,也不注重长远打算,看到什么复习什么或者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计划走都是考研复习中的大忌。一定程度上说,考研的道路是孤独的,是一个人经历。虽说可以分享经验,可以请教学长,有人指导复习会更好,但是更多的是自己结合自身特点去总结,不是为别人考研,也不是为辅导班。不要成为他人所谓经验的牺牲品。

  二、浮躁

  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日子,漫天飞雪,考生们从四面八方赶赴各个考场。虽然天气寒冷,大多数考生的脸上却是笑意盈盈,一派轻松。一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往那种拼死考研的学生明显少了,而“考着玩”的心态在考生中却相当普遍。

  考研的确很有意义,但是并不“好玩”。有的人输得起,有的人输不起。如果总是徘徊在考研之外,太“体贴”自己,知难而退,就注定一事无成。这也是考研复习总是事倍工半的重要原因。

  三、输不起

  有些考生备考时的投入太大。我国目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来说是非常难的,所以要想考研,就必须投入相当大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备考,由于考研的竞争非常强烈,而且随着考研的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日益“繁荣”的考研市场,每年各种考研辅导班层出不穷,高校中考研辅导班的广告铺天盖地,各种考研辅导材料、模拟试题花样翻新,各大书店中考研资料占相当大的比例,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考研成功率,每个报名考研的同学的书包里总有几本甚至一二十本所谓当年“最新”的考研资料,这些资料还往往价格不菲,这对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已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对其中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这只是经济上的投入,相对来说还不是太大。还有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就笔者所知,凡考研的同学,除极个别基础非常好的以外,都需要从前一年暑假开始,至少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复习,而且这一个学期中每天的净复习时间至少要8小时以上,否则想考取研究生是相当困难的。这是时间上的投入,同时也是精力上的投入。

  四、本末倒置,该学的没有学到

  这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众所周知,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投入,其目的是希望大学生们在高校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大学时段里,学校将为学生开设十几门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都是经过严格筛选论证后开设的,是完成本专业学习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就现在大学的课程安排来看,三、四年级是是主要专业课的学习时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安排恰恰是应届毕业生的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这样此前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复习考研最紧张的时间,有的同学甚至从三年级就开设着手复习基础课,并在学习时只对考研课感兴趣,其它课都逃课或者上课时复习别的内容,也就是说在这一个多学期甚至一年多的时间里,考研的毕业生们将拿出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考研,而复习的内容仅仅是外语、数学、政治和仅有的两门专业课,而且几乎所有复习考研的同学在四年级第一学期都放弃了大部分课程的学习,而潜心复习考试所需的一两门专业课。据了解,高校中就曾出现过考取了研究生,但因为某一两门专业课没有通过而不能毕业的现象,这对毕业生来说应该是一个相当大的损失,即便是蒙混过关,将来升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时候,也会因为专业基础不牢而造成学习相当吃力,如果不能被录取,直接进入社会,将更难面对社会的要求。

  让问题和缺点都露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完善。你有没有进入以上这些误区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