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考研国家线大跳水 扩招能否缓解就业压力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故事 >> 正文 09考研国家线大跳水 扩招能否缓解就业压力

考研试卷库
09考研国家线大跳水 扩招能否缓解就业压力

  今年研究生扩招 复试线最高降25分

  专家称用扩招来缓解就业压力只是“杯水车薪”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今年的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结果显示,除历史学专业外,大多数学科分数线相较去年普遍下降。

  据了解,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一扩再扩,俨然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渠道之一。然而,有数据显示,如果不是因岗位对于学历有特殊的要求,企业更倾向于招本科生。

  复试分数线集体跳水

  教育部称,今年的考生多达124.6万,分数线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保持相对稳定。信息时报记者发现,广东省考生所在的A区,除了历史学分数上升外,其他学科的单科成绩、总分均全线下降,公共课下降1~9分不等,专业课下降2~23分不等。其中,工学更是猛降25分,经济学、理学等学科也下降了20分。

  而此前,34所高校公布各自的复试分数线,大部分院校专业分数线也下降了。比如北京大学的法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的复试分数线都比去年有所降低,降幅多数为5~10分。

  日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公布的今年研究生复试最低分数线,与去年相比多数专业总分也降低了,经济类专业下降尤其明显。中山大学有近半数专业总分要求降低,部分专业外语、政治考分下调5分左右;华南理工大学也有近半数专业总分要求降低,作为华工强项的工学微降5分,经济类下降尤其明显。

  扩招是分数下降的主因

  刚刚跨专业考上法学类研究生的广东工业大学大四学生刘军告诉记者,他考了325分,由于2008年法学类专业的国家线是330分,他认为自己应该很难进入复试,便打算出去找工作。但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今年划定的法学类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15分,比去年足足降低15分。这意味着,他将有足够的把握进入复试环节。

  多学科分数线集体跳水,显然是刘军所愿意看到的。“在学校多待两年,自己可以更充实些。”同时,眼下就业压力这么大,也是他决定读研的考虑因素之一。

  而今年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应届毕业生小江告诉记者,他们一个班30多人,有近20人选择了考研。今年国家线放低,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造成今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下降的原因,研究生扩招政策首当其冲。”广州某高校研究生部一招生负责人分析指出,扩招导致研究生录取率大幅提高,分数线势必下降。据了解,今年全国共有124.6万人报考研究生,比去年增加4%,但由于扩招,录取率提高至38%。此外,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也对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招考有所影响,间接导致这类学科分数线下降。

  研究生就业现状尴尬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考研是为缓解就业压力。数据显示,2009年广东高校毕业生33万人,但截至3月10日,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7.61%,而去年同期大学毕业生和专科学校毕业生的签约率约为60%。

  然而,“扩招热”下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就业率统计调查中,甚至出现了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专科生的现象。据悉,智联招聘去年中对北京地区24所高校22400名毕业生的抽样调研显示,北京高校毕业生2005年~2007年的初次就业率为80.6%,研究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本科生,分别为64%和73.4%。被调查的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如果不是岗位对于学历有特殊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要本科生,因为本科生拥有3个优势:一是年龄,二是薪酬,三是工作心态稳定。

  职场专家陈斌分析认为,研究生对工作的期望值高于本科生,却又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使得就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人期望通过提高学历来建立起自己进入社会的信心,但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

  相关报道

  研究生扩招:

  就业危机的解药or毒药?

  2009年,直面610万毕业生就业问题而推出的“研究生扩招”,可以说是一条“缓兵计”。然而,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其催生的“后遗症”也引发社会各界的担忧。

  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研究生扩招会与当年的大学生扩招一样,最终导致研究生总体素质降低,就业压力却依然没有解决。

  忧虑1

  “杯水车薪”难解就业压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张扬2007年以优异成绩保送读研,却在2009年毕业之际,遭遇媒体职位缩减的窘境,至今还未签约。“以我们班为例,就今年来说,签约率还未达到去年的一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周同学向信息时报记者透露,据他了解,该专业的签约人数只有十几人。

  “教育部扩招专业型硕士,必将对我们文科硕士专业造成就业上的冲击。”张扬表示,该举措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危机,“但是,若是3年后社会还是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此次扩招将反而加剧了就业竞争压力。”

  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李懿恒指出,“专业硕士”扩大招生只是杯水车薪,“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本科生的就业问题,毕竟扩招也还是有限的。”李懿恒指出,经济危机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3年后的经济形势未定,5万名专业硕士在毕业之际,可能依然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生不应把读研当成逃避就业的借口,其实在国外,就有大量大学毕业生成为产业工人、知识农民。”

  忧虑2

  扩招加剧“重量不重质”现象

  据一招聘网站的统计,接受调查的专业型硕士中,60%存在就业上的问题,为数不少的HR经理表示“更愿意接收统招硕士”。

  “主要是因为专业硕士招生门槛低,部分学生素质较低。”广州大学一教授表示。而在广州一高校的BBS社区上,“法硕难找工作,专业型硕士为何还要扩招”的帖子引起了不小波澜,自称为应届法律硕士毕业生的发帖者叙述了他在投递近60份简历、参加35次面试之后仍未找到心仪工作的经历。网友“开花的树”认为,法律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一直“被诟病为创收项目”,是中国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中山大学法律硕士王同学透露,“鱼龙混杂的招生标准使专业硕士素质参差不齐,周围很多同学都是应试型产物,自身文化素质、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研究生普遍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专业硕士扩招有可能唤起一些人片面追求学历的畸形心态,扩大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不可避免重现,必须引起警惕。

  忧虑3 

  导师分身乏术 教育资源不足

  据悉,在一些高校,一位教授往往带着七八个学生,根本“分身乏术”,而扩招意味着教师资源将继续被稀释。“导师往往同时还带着几个法学硕士,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更别提跟名师学绝活了。”暨南大学研究生李想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自习室、食堂、宿舍是大学生面临的生活“三大难”,一下子扩招研究生,能否满足需求呢?

  李懿恒认为,眼下的情况十分矛盾,一些学校什么专业都敢设,导致一些应用性学科扩展过快。但与此同时,一些师资条件较好的基础性学科,却因各种原因名额较少,甚至某些理工科硕士生名额太少,常常导师比学生多。“优化配置有限的教学资源,高校为这5万人提供与现有水平持平的培养,在本次扩招专业硕士问题上值得重视。”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