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考研迎来了尾声,顺利进入理想的学校以及向往的专业让我大大的松了口气。在放下包袱准备迎接新的旅途的时候,我想将我的考研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朋友与我一样享受考研成功的喜悦。
择校:适合自己才是真的好
这是从一开始决定考研就应该考虑的事情。在这里我重点讲讲名校情结。
很多人觉得考研终究是为了圆一个名牌大学的梦想,在大都市尤其是这样。在上海,我身边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都是在高考的时候打了很高的分数,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上心目中蒙昧以求的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学校,所以在考研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圆自己的一个梦。其实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大可不必,名校固然有名校的好,但是仅仅为了好的名声而不加考察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盲目报考就不那么值得。当然也有人选择名校是觉得那里的教学条件好。这个我承认,名校的条件确实比一般的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我考的国际问题研究院,我在考之前曾经咨询过他们的招生负责人员,这个院的一些课程都是请复旦、交大的老师上的,而且我在他们的网站上也看到卡特、基辛格都曾经过来与他们的研究生交流或者开讲座,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所以当有的人觉得我报考这个学校很亏的时候,我却不这么觉得。
其实,选择考研学校并不一定要选最好的,最重要的是从综合方面考虑周全。而且名校存在着很多机缘的、人为的因素,所以一定要慎重。如果你是认定了死理,考不上再重考那也无妨,那我不得不说很佩服兄台的志气,但青春的时间就这么几年,把时间放在一个并不需要如此坚持的问题上,难道不会觉得不值吗?。选择学校,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择专业:兴趣第一
除了学校外专业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些。因为专业很可能直接关系到以后你从事的行业与职业,这才是与人生息息相关的。
我是跨专业考研,所以知道跨专业考取还是挺不容易的,因为要把别人四年学的东西在半年内学完,然后与他们一起参加考试。我有一门专业课是国际经济,当时觉得很难,因为我没有一点经济学基础,整个过程靠的是自己跨过宏观和微观经济直接自学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能够坚持很不容易,我觉得这也主要是因为我是真心喜欢这个专业的。当真心的投入去喜欢一个专业的时候会学得更快,潜意识就会更加用心,也更容易成功。
我认为考研既然是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那么选择一个真心喜欢的专业是很重要的,没有必要因为现在金融贸易工资高而因此一窝蜂的挤到这些个专业。因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佼佼者,在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就算辛苦也是觉得开心的,而只要用了心去工作,无论在哪个领域你都能取得不菲的成绩。
我认识的一个人在哈佛读会计,毕业后到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月薪非常高,但是每天他都不开心,因为这份工作他并不喜欢。最后终于辞职,重新考了个大学,从头学习自己喜欢的心理学。
如果不喜欢原来的专业,那么考研是一个改变的机会,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要让一辈子后悔。
心理心态:最重要的是坚持
个人觉得考研拼的是心理素质。
在这里,我想感谢我寝室的朋友们,因为他们基本都考研,所以大家共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也有一些其他的朋友在半途放弃,或者报了名却没有去考试。我为他们觉得可惜,因为我见过他们在酷暑的时候去上政治课,见过他们在晚上九十点仍在自习,这样不试一试而因为怯懦放弃掉了,实在不值得。
但是,考研有情绪起伏是很正常的。我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尤其是在11月份左右,突然觉得还有很多东西都不会,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觉得不想考研了,只想把这些书都扔出去,然后再好好的出去玩一下。我想每个考研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我真的实行过我的上述想法,但最后还是把扔在墙角的书捡回来了。在这种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打气,让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其实时间过得很快。我现在回头看过去的时光觉得有些恍然。其实谁也不比谁好很多,每个人都有不会的地方,谁都不是神仙,不高兴的时候索性就放自己一天假,想玩什么玩什么。
关于英语:强调真题
政治我的分数不高,也没什么好说的,英语还可以,所以大概说下自己的经验。
我的英语从来没有背过单词,基本没有做过专项训练,基本就是只做真题。从十月份的时候开始就不定期做真题,开始只是泛泛的,但做完一遍之后我发现并没有把真题的知识点吃透,于是去书店又买了一套真题。后来发现新买的讲解没有原来的那本好,于是把原来那本书的答案撕下来,对照的新买的题看。到最后临考前那几天的时候也是如此专注在真题上,我认为那时再看其它资料没什么大意义,所以还是做做真题找感觉比较好。虽然反复做真题题目都相同,但还是觉得每一次做都有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收获。
我的分数虽然不是让人一看惊人的高,但由于终究我是成功者,我还是挺愿意写出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的。在这里,我希望能让学弟学妹有借鉴之处,少走弯路。祝大家考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