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件和人物,比如从菜贩子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的郭荣庆。他那种不甘落后、拼搏进取、勇于超越的精神,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让我们再一次从郭荣庆的故事中感受这种精神吧。2004年8月15日,在外长期打工、家住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东冶村的郭荣庆,接到从大连
辗转而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法律硕士生录取通知书,29岁的他激动得掉下了眼泪。郭荣庆1989年初中毕业,因家中贫穷只得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辞别父母外出打工养家,先后到过上海、徐州、威海、秦皇岛等地,干过建筑、扫过大街、卖过菜……每到一地,他的行李中总少不了一捆书。在外漂泊的日子里,他购买了高中的课本,一边打工,一边不知疲倦地自学。在别人的指点下他参加自学考试,先后通过专科、本科的课程。2003年,郭荣庆报考复旦大学研究生以31分之差落榜。2004年,他继续参加研究生考试,终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
从摆摊卖菜到读研,郭荣庆的人生大大地跨越了一步,期间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克服了多少困难,舍弃了多少利诱,只有他心中最清楚。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甘落后、顽强拼搏、奋起直追的精神,他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迎来了更加灿烂的人生。
一个人的发展进步需要这种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指标都跃居世界前列,这是值得骄傲的。但与此同时,在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比,我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距。譬如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方面,我们生产的汽车品牌90%是国外的,我们的机床生产技术70%是国外的,我们的药品生产90%的专利是国外的。我们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同时,单位GDP生产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我们备感压力,应拿出面壁十年的决心和勇气,奋起追赶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但遗憾的是,在不少领域、不少行业乃至不少人中,仍然缺乏这样一股精神,这样一种气概。相反,倒是有不少人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满足于眼前的繁荣,在成绩面前裹足不前甚至骄傲自大起来,这是非常可怕的。试想,假如有一天我们使用的核心技术被人家突然撤走,一些生产将何以为继,某些行业的繁荣拿什么作为支撑?
回忆2004年,郭荣庆考研的精神应值得社会普遍关注;关注郭荣庆的精神远比关注几个被炒作出来的“人”或“事”意义大得多。